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井套损修复用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唐凡
朱永刚
+3 位作者
张涛
董文魁
徐春梅
管盼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2,共6页
长庆油田气井套损严重,使用水泥封固时存在气密性差、注入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套损修复用环氧树脂固化后的气密性和强度,通过纳米SiO_(2)掺杂环氧树脂制备了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用于修复气井破损,考察了该复合体系固化前的流...
长庆油田气井套损严重,使用水泥封固时存在气密性差、注入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套损修复用环氧树脂固化后的气密性和强度,通过纳米SiO_(2)掺杂环氧树脂制备了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用于修复气井破损,考察了该复合体系固化前的流变性、固化后的力学强度和封堵能力,并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复合体系固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该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具有剪切稀释性和黏弹性,不同温度时复合体系的固化时间均在3 h以上,保证充足的注入时间;与常规环氧树脂相比,引入纳米SiO_(2)后复合体系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达106.8 MPa、拉伸强度达72.1 MPa,对孔隙的封堵强度达37.7 MPa,能有效阻止地层流体进入井筒并满足重复压裂时井筒承压要求。纳米SiO_(2)能修复树脂固化后的微裂隙,提升力学强度。长庆油田气井施工表明,该堵剂体系具有较强的密封和承压能力,为套损井修复和重复压裂重建井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套损
纳米SiO_(2)
抗压强度
突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娟
郑立伟
+3 位作者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I0007,共5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115加量为0.3%时,能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5 mN/m以下,使油水界面张力值达到10-3 mN/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当温度达到100℃、NaCl浓度达到500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仍较低,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表面活性剂在80℃、12 h的吸附量小于1 mg/g;DS-115与碱、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0.3%的DS-115溶液0.3 PV后,能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驱油剂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井套损修复用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唐凡
朱永刚
张涛
董文魁
徐春梅
管盼盼
机构
中国
石油
长庆油田分
公司
油气工艺研究院
陕西弘大众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
石油
长庆油田分
公司
第二采油厂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基金
中石油集团重大现场试验专项“水平井找堵水技术试验”(项目编号2019F-28)。
文摘
长庆油田气井套损严重,使用水泥封固时存在气密性差、注入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套损修复用环氧树脂固化后的气密性和强度,通过纳米SiO_(2)掺杂环氧树脂制备了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用于修复气井破损,考察了该复合体系固化前的流变性、固化后的力学强度和封堵能力,并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复合体系固化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该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具有剪切稀释性和黏弹性,不同温度时复合体系的固化时间均在3 h以上,保证充足的注入时间;与常规环氧树脂相比,引入纳米SiO_(2)后复合体系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达106.8 MPa、拉伸强度达72.1 MPa,对孔隙的封堵强度达37.7 MPa,能有效阻止地层流体进入井筒并满足重复压裂时井筒承压要求。纳米SiO_(2)能修复树脂固化后的微裂隙,提升力学强度。长庆油田气井施工表明,该堵剂体系具有较强的密封和承压能力,为套损井修复和重复压裂重建井筒提供支撑。
关键词
气井
套损
纳米SiO_(2)
抗压强度
突破压力
Keywords
gas well
casing damage
Nano-SiO2
compressive strength
breakthrough pressure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娟
郑立伟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机构
长庆油田分
公司
第六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
陕西
省宝鸡市
石油
机械
有限
责任
公司
研究院
陕西弘大众为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玉门油田分
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玉门油田分
公司
青西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I000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07-002)。
文摘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115加量为0.3%时,能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5 mN/m以下,使油水界面张力值达到10-3 mN/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当温度达到100℃、NaCl浓度达到500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仍较低,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表面活性剂在80℃、12 h的吸附量小于1 mg/g;DS-115与碱、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0.3%的DS-115溶液0.3 PV后,能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驱油效果。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驱油剂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tertiary oil recovery
amphoteric surfactant
interfacial tension
oil displacement agent
EOR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井套损修复用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唐凡
朱永刚
张涛
董文魁
徐春梅
管盼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张娟
郑立伟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