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立方体型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艳芳
刘百仓
+1 位作者
郑哲
郑雪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4,共7页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了阴、阳极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阴极表面积作为唯一变量时,阴极表面积越大,电池的产电性能越好,当Acat∶AAn=5时MF...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了阴、阳极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阴极表面积作为唯一变量时,阴极表面积越大,电池的产电性能越好,当Acat∶AAn=5时MFC产电最佳;当阳极面积作为唯一变量,AAn∶Acat=0.41时,电池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减小电极间距能有效地减少内阻,同时有利于底物和生成物的流动传质;提高输出功率,电极间距为21 mm的装置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面积
阳极面积
电极间距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膜面积及阳极面积对立方体型MFC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艳芳
刘百仓
+1 位作者
李洪涛
郑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338-7342,共5页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了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面积和阳极面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的影响。阳极以厌氧污泥作接种体,并且未使用中...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了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面积和阳极面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的影响。阳极以厌氧污泥作接种体,并且未使用中介体,两室分隔物使用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阴极使用无催化剂的普通碳电极。采用几种不同的阳极面积和阳离子交换膜面积,以最大功率密度和内阻等作为比较参数,比较其产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①当阳离子交换膜面积较小时,功率密度随其增加而增大,内阻则随其增加而减小。但两者的变化幅度均逐渐减小,两者到达极值后,功率密度随其增加而减小,内阻则随其增加而增大。在膜面积为21 cm2的时候,电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最佳;其开路电压(OCV)为233 mV,最大功率密度为3.44 mW·m2,电池内阻为2.10 kΩ。②MFC产能除了与膜面积相关外,受阳极面积的限制也很大。要得到最大的能量输出,膜面积应该略大于阳极面积。最佳产能时离子交换膜与阳极的面积比为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
内阻
膜面积
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立方体型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艳芳
刘百仓
郑哲
郑雪艳
机构
四川大学
建筑
与环境学院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建工集团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17)
文摘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研究了阴、阳极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阴极表面积作为唯一变量时,阴极表面积越大,电池的产电性能越好,当Acat∶AAn=5时MFC产电最佳;当阳极面积作为唯一变量,AAn∶Acat=0.41时,电池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减小电极间距能有效地减少内阻,同时有利于底物和生成物的流动传质;提高输出功率,电极间距为21 mm的装置产电能力和运行效果最佳。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面积
阳极面积
电极间距
功率密度
Keywords
microbial fuel cells
cathode surface area
anode surface area
power density
分类号
TM911.45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膜面积及阳极面积对立方体型MFC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艳芳
刘百仓
李洪涛
郑哲
机构
四川大学
建筑
与环境学院
中建一局
集团
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7338-73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17)资助
文摘
以生活污水为底物,普通石墨棒为电极,构建立方体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了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面积和阳极面积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力的影响。阳极以厌氧污泥作接种体,并且未使用中介体,两室分隔物使用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CEM),阴极使用无催化剂的普通碳电极。采用几种不同的阳极面积和阳离子交换膜面积,以最大功率密度和内阻等作为比较参数,比较其产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①当阳离子交换膜面积较小时,功率密度随其增加而增大,内阻则随其增加而减小。但两者的变化幅度均逐渐减小,两者到达极值后,功率密度随其增加而减小,内阻则随其增加而增大。在膜面积为21 cm2的时候,电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最佳;其开路电压(OCV)为233 mV,最大功率密度为3.44 mW·m2,电池内阻为2.10 kΩ。②MFC产能除了与膜面积相关外,受阳极面积的限制也很大。要得到最大的能量输出,膜面积应该略大于阳极面积。最佳产能时离子交换膜与阳极的面积比为1.37。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功率密度
内阻
膜面积
面积比
Keywords
microbial fuel cellspower density internal resistance membrane area area ratio
分类号
TM911.45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极面积和电极间距对立方体型MFCs产电能力的影响
王艳芳
刘百仓
郑哲
郑雪艳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膜面积及阳极面积对立方体型MFC产能影响的研究
王艳芳
刘百仓
李洪涛
郑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