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CM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平 刘康 黎晓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7,共6页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现场安全管理的状况,保证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和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现场安全管理的状况,保证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和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随机性,同时使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的信息量得到充分表达,分别运用测量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云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价,构建基于测量-云模型(M-CM)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将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成熟度等级为可管理级,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成熟度模型 建筑企业 测量模型(MM) 云模型(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的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量化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平 刘康 黎晓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效率,依据危险源对安全管理影响的重要性,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相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总结出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采用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出危险源的... 为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效率,依据危险源对安全管理影响的重要性,探讨建筑施工现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相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总结出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采用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引入测量模型方程构建路径分析图,并以路径系数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将测量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量化分析中,结果表明:危险源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性较强,建筑施工现场各个阶段危险源的管理侧重点不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各个阶段的风险等级大多为一般危险或显著危险,均不能忽视,其中消防材料管理的风险等级最高,为3.09,与现场实际相符,说明该方面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故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其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现场安全管理 危险源 测量模型(MM) 格雷厄姆评价法(LE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降压法井筒渗水模拟试验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昂 杨钧皓 +4 位作者 张文忠 李远谋 薛智轩 范六一 田胜祺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3,共13页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不断向深部开发,复杂的岩层赋存条件对井筒的建设和使用带来很大挑战。深部立井经常穿越多层含水层,顶板承压水造成的井壁渗水问题尤为严重,不仅威胁到矿井安全,还给传统的注浆治理方法带来挑战,如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不断向深部开发,复杂的岩层赋存条件对井筒的建设和使用带来很大挑战。深部立井经常穿越多层含水层,顶板承压水造成的井壁渗水问题尤为严重,不仅威胁到矿井安全,还给传统的注浆治理方法带来挑战,如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和渗漏重复等问题。为此基于疏水降压理论建立了一套可视化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模拟了不同岩层、不同放水孔数条件下的井壁水压、放水孔流量变化,分析了放水孔流速与渗流规律、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发育规律以及渗流水压和井壁压力变化规律,并以彬长文家坡煤矿为例开展了现场疏放水试验。结果表明:出水口流速随管道通径增大而增大;双孔涌水流量相比单孔增幅较大,三孔涌水量增幅较小;距井越近水位降深越大,降落漏斗影响范围随放水孔数增加而增大,单层放水试验降落漏斗形状与降水孔保持对称状,漏斗底端呈现锥形。放水初期水压下降快,后期趋于稳定;将模拟试验结果应用于现场,通过在文家坡煤矿主副井之间打疏放水孔,进行单孔和双孔放水试验,单孔稳定涌水量为75 m^(3)/h、双孔稳定涌水量为175 m^(3)/h,试验显著降低了地下水位,并形成了最大降深达40 m的降落漏斗,现场实测与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疏水降压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深部顶板承压含水层影响下井筒渗水防治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井筒水害 相似模拟 降落漏斗 疏水降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承压“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昂 张文忠 +3 位作者 周永根 王伟东 田胜祺 杨宇轩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3,共11页
普遍分布于淮南矿区的“Y”型分支断层由于其特殊的构造特征,较常规断层更容易发生活化突水,为揭示深部开采高承压水“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提出安全开采关键性技术参数,以刘庄煤矿8号煤工作面底板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新型原岩... 普遍分布于淮南矿区的“Y”型分支断层由于其特殊的构造特征,较常规断层更容易发生活化突水,为揭示深部开采高承压水“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机理,提出安全开采关键性技术参数,以刘庄煤矿8号煤工作面底板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新型原岩相似材料及与之匹配度较高的承压水模拟系统,依托自制的相似试验平台,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水压传感器、水流量监测系统及红外热成像等多种定量及定性监测手段,对开采扰动与承压水导升协同作用下底板突水机理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循环使用的新型棒体、块体材料与硅胶水囊承压水系统契合良好,能够科学可靠地模拟现场情况;工作面推进63 cm是“Y”型分支断层进入活化阶段的临界点,此后承压水沿主断层向分支断层内导升,水压逐渐增大;当工作面推进至71 cm,底板分支断层完全活化,工作面发生突水,主断层水压降低、水流量增大;采动应力对底板裂隙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分支裂隙呈现出沿垂直方向扩展发育的规律,工作面推过79 cm,底板裂隙逐渐闭合,突水情况得到缓解。结合模拟结果及现场实际情况,探讨了3种“Y”型分支断层底板突水应对治理措施和预案,为类似断层底板防治水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分支断层 底板突水机理 相似模拟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法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精细化建模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坤 李腾飞 +3 位作者 苏明周 耿帅 张宸恺 张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77,共9页
为研究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已有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一个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模型进行了精细化建模研究。首先,探讨了模型的单元选择,纤维截面划分和材料本构参数定... 为研究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已有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一个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模型进行了精细化建模研究。首先,探讨了模型的单元选择,纤维截面划分和材料本构参数定义问题。同时,考虑到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主要依靠消能梁段的剪切变形来耗能,因此,如何模拟结构中消能梁段的剪切效应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采用OpenSEES提供的组合截面和零长度单元两种方法来对消能梁段进行建模,剪切材料分别考虑了Steel 02和滞回材料。将不同消能梁段建模方法的模拟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精细化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采用零长度单元和Steel 02的组合方式来模拟消能梁段的剪切效应能够同时满足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利用OpenSEES进行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的动态响应分析和复杂模型分析提供了建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偏心支撑框架 OPENSEES 纤维截面 剪切效应 零长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Y”型断层分支底板断裂力学判据及模拟研究
6
作者 李昂 孙靖昕 +5 位作者 张文忠 张壮 杨宇轩 王伟东 吕伟 范六一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105,共14页
【目的】断层分支作为主断层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不易引起人们重视,但断层分支是引起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以安徽刘庄煤矿为工程地质背景,在考虑Mohr-Coulomb准则岩体压剪断裂判据基础上,建立断层分支渗流与应力双重影响下的断裂... 【目的】断层分支作为主断层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不易引起人们重视,但断层分支是引起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以安徽刘庄煤矿为工程地质背景,在考虑Mohr-Coulomb准则岩体压剪断裂判据基础上,建立断层分支渗流与应力双重影响下的断裂力学灾变模型,分析得出断层分支发生劈裂破坏时的临界水压及断层分支到底板破碎区最小安全距离,研究断层倾角、最小主应力、主断层长度和渗透水压对临界水压及最小安全距离的影响规律和主控影响因素,并模拟分析断层分支在采动影响下塑性区及渗流场的演化特征,开展现场压水试验的验证工作。【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断层分支倾角越大越易发生突水;最小主应力越大,断层分支裂隙越不容易发生扩展;(2)当主断层倾角为60°且断层分支与主断层夹角为60°时,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工作面推进至断层分支正上方位置时,断层导升通道整体活化贯通;当工作面推过断层分支正上方10 m后,断层分支尖端裂隙与工作面底板破坏带贯通并引起底板突水;(3)通过现场压水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证实断层分支会造成底板裂隙提前与断层相互贯通,引起工作面出水。研究结果可为煤矿采场底板含此类断层分支时的防水煤柱留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Y”型断层分支 断裂力学模型 断层突水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高承压水双层结构底板破坏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昂 周永根 +4 位作者 杨宇轩 于振子 牟谦 王满 张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7-219,共13页
平煤矿区首次开采近全岩下保护层工作面用于解放其上部受瓦斯突出威胁的己组煤炭资源,近千米埋深开采近全岩层势必加大底板破坏深度,一旦扰动隔水层内L5弱富水性含水层形成寒灰水间接补给通道,影响工作面底板安全稳定。为此首先建立双... 平煤矿区首次开采近全岩下保护层工作面用于解放其上部受瓦斯突出威胁的己组煤炭资源,近千米埋深开采近全岩层势必加大底板破坏深度,一旦扰动隔水层内L5弱富水性含水层形成寒灰水间接补给通道,影响工作面底板安全稳定。为此首先建立双层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理论模型,推导出三种工况下双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解析解;然后通过自主设计的孔隙水压力(弹簧)和地层有效应力(千斤顶)协同工作的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模拟分析了采场顶底板变形形态和破坏特征;最后使用钻孔应变测量方法在平煤十二矿己_(15)-31040近全岩工作面开展底板破裂发育形态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双层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出己_(15)-31040近全岩工作面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6.59 m;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底板破坏集中于开切眼及工作面两端,具有明显滞后破坏特征,最大破坏深度为17.8 m,工作面推进159.9 m进入充分开采后,底板应力逐渐恢复;现场实测结果显示底板岩体在工作面前方7.9 m出现压剪滑移破坏,工作面推过钻孔前后底板分别表现出压剪和拉剪破坏,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介于16.5~18 m。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和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大埋深、高承压煤岩层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全岩下保护层工作面 近千米埋深 寒武系灰岩 底板水害 相似模拟 钻孔应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及熵权灰靶法的分包商选择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梅 杨佳兴 张喜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在建筑工程分包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项目分包商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分包商选择不当会给施工带来更大的风险.同时分包商招标时也存在着控制价难以确定、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熵权灰靶法的两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 在建筑工程分包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项目分包商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分包商选择不当会给施工带来更大的风险.同时分包商招标时也存在着控制价难以确定、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熵权灰靶法的两阶段分包商选择模型首先提出了转换值概念,找到了承包价与分包价之间的转换关系,以S建筑公司的以往工程数据为基础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分包招标控制价然后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再用灰靶决策确定最优分包商最后以S建筑公司的实际的分包过程为例,验证了该选择模型的可行性为分包商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包商选择 BP神经网络 熵权法 灰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