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粉煤灰处理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云飞 李立 +4 位作者 孟昭福 马文梅 成毅 任朋娟 张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9-164,共6页
【目的】针对目前排放废水中含氟量严重超标问题,研究粉煤灰粒径、改性方式对废水中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为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试验... 【目的】针对目前排放废水中含氟量严重超标问题,研究粉煤灰粒径、改性方式对废水中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为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25(56)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中氟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当粉煤灰粒径<0.15mm时,其对废水中氟离子去除效果最佳;用1mol/L盐酸改性粉煤灰对含氟废水的处理效果比1mol/L氢氧化钠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改性粉煤灰添加量为15.0g,吸附时间为90min,聚丙烯酰胺(PAM)(质量分数1%)用量为0.05mL,pH为4.0,吸附温度为45℃时,去除废水中氟离子效果最佳,对含1 000mg/L氟离子废水的去除率可达86.7%。【结论】得到了改性粉煤灰处理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最佳条件,改性粉煤灰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含氟废水处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粉煤灰 含氟废水 吸附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Ca(OH)_2处理高氟废水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晓艺 闫小武 +7 位作者 李立 丁立群 孟昭福 孟祥至 赵君楠 孟立涛 刘燕 王义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204,213,共6页
【目的】研究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氟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配制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0 000 mg/L 的NaF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投加量、pH、反应温度、平衡时间对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 【目的】研究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氟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配制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0 000 mg/L 的NaF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投加量、pH、反应温度、平衡时间对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验证。【结果】粉煤灰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2,粉煤灰投加量为300 g/L,温度40 ℃,振荡30 min,此条件下氟离子去除率可达99.6%;Ca(OH)2 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1~2,Ca(OH)2投加量为30 g/L,温度20 ℃,振荡15 min,此条件下Ca(OH)2 对氟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96%。在粉煤灰最佳条件下处理强酸性高氟工业废水(pH〈2,氟离子质量浓度为6 109 mg/L),氟离子去除率仅为54.5%;在Ca(OH)2最佳条件下处理相同的强酸性工业废水,氟离子去除率为99.97%,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结论】获得了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以Ca(OH)2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粉煤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CA(OH)2 高氟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立 马云飞 +2 位作者 丁利群 刘燕 孟昭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采用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石灰加入量3.0 g/mL,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6.8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F-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氟废水,F-去除率为97.53%。Mn2+,Fe3+,Mg2... 采用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石灰加入量3.0 g/mL,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6.8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F-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氟废水,F-去除率为97.53%。Mn2+,Fe3+,Mg2+,Al3+,Zn2+单独存在时,随5种阳离子质量浓度增大,F-去除率略有增加;当5种阳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500 mg/L时,F-去除率下降。PO43-,SO42-,CO32-,NO3-单独存在时对F-去除率影响不大;当4种阴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800 mg/L时,F-去除率低于对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吸附 含氟废水 共存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助类Fenton氧化法催化1,2-二氟-1,1,2,2-四氯乙烷脱氟反应的研究
4
作者 邱贞龙 李立 +4 位作者 丁利群 孟昭福 闫晓艺 孟祥至 赵君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针对1,2-二氟-1,1,2,2-四氯乙烷(F112)具有高能量碳氟键,很难被光解、水解及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旨在为含氟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在紫外线高压汞灯的作用下,以类... 【目的】针对1,2-二氟-1,1,2,2-四氯乙烷(F112)具有高能量碳氟键,很难被光解、水解及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旨在为含氟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在紫外线高压汞灯的作用下,以类Fenton氧化法中的Fe3+/H2O2为催化剂,研究溶液初始pH、Fe3+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温度、紫外光源与溶液距离对F112脱氟率的影响。【结果】在溶液初始pH=1、Fe3+投加量为7.5mmol/L、H2O2投加量为500mmol/L、反应温度40℃、紫外光源与液面距离为12cm的条件下,F112脱氟率均最大,脱氟效果均最佳。【结论】得到了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为含氟有机物的降低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类Fenton氧化法 FE3+ H 2O2 脱氟率 1 2-二氟-1 1 2 2-四氯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洛青岗、玉石坡萤石矿稀土元素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5
作者 薛玉山 王瑜亮 +3 位作者 代定 杨海龙 刘新伟 张云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7-1170,共14页
为查明萤石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研究选取陕西省商洛市西部的青岗萤石矿和玉石坡萤石矿,矿体分别赋存于曹坪岩体和沙河湾岩体中,达中型规模,受断裂构造控制。对赋矿花岗岩及萤石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究成矿过程,为矿区深边部... 为查明萤石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研究选取陕西省商洛市西部的青岗萤石矿和玉石坡萤石矿,矿体分别赋存于曹坪岩体和沙河湾岩体中,达中型规模,受断裂构造控制。对赋矿花岗岩及萤石开展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究成矿过程,为矿区深边部和外围找矿突破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至少存在两个成矿期次,赋矿岩浆岩可能为氟元素的主要来源。研究区萤石及赋矿花岗岩稀土元素均表现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特征,萤石LREE/HREE值介于1.88~10.70,δEu值范围为1.08~1.61(除一件为0.86外),δCe值范围为0.68~0.95。萤石矿形成环境为弱氧化环境,稀土元素及Fe、Cr等杂质含量变化是矿区内萤石致色变色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区萤石矿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印支期后的构造热液活动是矿区主要的成矿作用。青岗萤石矿、玉石坡萤石矿沿走向和倾向还有继续扩大找矿的潜力,应加强地质工作,以期探获更大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稀土元素 找矿方向 青岗 玉石坡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型油墨清洗剂的研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覃小焕 闫小武 +1 位作者 王丽莉 张文存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858-1860,共3页
为克服传统溶剂型油墨清洗剂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等缺点,以复配表面活性剂、溶剂、水及其它助剂制备了一种微乳液型油墨清洗剂,对微乳液稳定性等及油墨去污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油墨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使用... 为克服传统溶剂型油墨清洗剂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等缺点,以复配表面活性剂、溶剂、水及其它助剂制备了一种微乳液型油墨清洗剂,对微乳液稳定性等及油墨去污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油墨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使用时,微乳液型清洗剂的油墨去除率达95%以上,最佳清洗温度为25~40℃,最佳清洗时间为15 min,具有安全性能高、清洗能力强、防锈缓蚀性好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墨清洗剂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NO_2^- 被引量:6
7
作者 于艳 焦锋刚 樊雪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建立了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NO_2^-的方法。实验以Metrosep A Supp5-250/4.0型色谱柱为分离柱,3.2 mmol/L Na_2CO_3-1.0 mmol/L NaHCO_3溶液为淋洗液,分析饮用水中的NO_2^-。结果表明:NO_2^-在0.0569~10.0mg/L浓度范... 建立了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NO_2^-的方法。实验以Metrosep A Supp5-250/4.0型色谱柱为分离柱,3.2 mmol/L Na_2CO_3-1.0 mmol/L NaHCO_3溶液为淋洗液,分析饮用水中的NO_2^-。结果表明:NO_2^-在0.0569~10.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69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102.0%~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49%。该方法用于饮用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