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改性NiW/Al2O3-SiO2催化剂煤焦油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轩 牛梦龙 +1 位作者 潘柳依 李稳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6-942,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实验室自制的Al_2O_3-SiO_2载体制备出不同F含量的煤焦油馏分油加氢NiWF/Al_2O_3-SiO_2系列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以低于360℃煤焦油馏分油为原料对各催化剂试样进行加氢反应评价。采用N_2吸附-脱附、NH3-TPD、...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实验室自制的Al_2O_3-SiO_2载体制备出不同F含量的煤焦油馏分油加氢NiWF/Al_2O_3-SiO_2系列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以低于360℃煤焦油馏分油为原料对各催化剂试样进行加氢反应评价。采用N_2吸附-脱附、NH3-TPD、XRD、SEM、GC-MS等方法对催化剂及加氢产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F的加入对NiWF/Al_2O_3-Si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影响不明显,活性金属分散均匀,随着F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强酸酸量先增加后下降,弱酸酸量反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F含量催化剂对石脑油和柴油收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当F含量为1.0%(w)时,加氢产物中的S和N含量显著下降,脱N率最高,同时石脑油和柴油收率最大;随着F含量的增加,芳烃的饱和程度及产物的基团分布发生了变化,其中NiWF-1.0催化剂的芳烃饱和活性最高,产物中环烷烃的含量达到了47.3%(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改性 催化剂 低温煤焦油 加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加氢脱硫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永红 霍鹏举 +3 位作者 杨天华 李伟 韩磊 杨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9-1347,共9页
以减压蜡油(VGO)加氢脱硫(HDS)小试实验数据为基础,针对VGO HDS反应速率快慢,将原料中硫化物划分为快反应速率、中反应速率、慢反应速率3个集总,建立VGO HDS反应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并采用Levenberg-Marguardt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求解。... 以减压蜡油(VGO)加氢脱硫(HDS)小试实验数据为基础,针对VGO HDS反应速率快慢,将原料中硫化物划分为快反应速率、中反应速率、慢反应速率3个集总,建立VGO HDS反应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并采用Levenberg-Marguardt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18%,预测值可靠,外推性良好,模型参数计算结果符合加氢反应规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液时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VGO HDS过程的影响,得到了HDS详细的反应规律,可为VGO HDS反应集总动力学研究和实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蜡油 加氢脱硫 集总动力学 加氢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 Mt/a 催化裂化装置用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勇 王宁波 +3 位作者 王明峰 张书勤 张娟利 马晓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借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动量衡算和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的三环节理论,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再生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过量主风和补燃干气造成烧焦罐线速高、停留时间短、氧浓度低和水蒸气分压大,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烧焦利用... 借助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动量衡算和能量平衡、火用平衡的三环节理论,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再生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过量主风和补燃干气造成烧焦罐线速高、停留时间短、氧浓度低和水蒸气分压大,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烧焦利用热减少和回收利用率低,装置能耗增加。通过降低主风、停烧干气、减小回炼比和提高剂油比等措施降低工艺总用能;改造余热锅炉,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优化换热、减少过程火用损和热损失等改善能量回收率,可降低能耗31.04%,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能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