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田废弃油基钻井泥浆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柯 高树生 +4 位作者 吴赵平 张乐 屈撑囤 鱼涛 马岚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7-1601,共5页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8.5%以上,可用于油田工作液的再配制;底泥中的含油率为4.56%,经固化处理后,抗压强度可达15.977 MPa,可用于油气田现场铺设井场或道路,固化体浸出液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脱水 透光率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破乳/超声协同处理气田废弃油基泥浆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树生 吴赵平 +4 位作者 张文柯 张乐 屈撑囤 鱼涛 马岚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4,共6页
气田废弃油基泥浆是气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乳状液体系,组成复杂且性质稳定、处理难度大,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危害大。采用化学破乳-超声-离心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化学破乳段的体系pH值为5—6,温度为60℃,200 r... 气田废弃油基泥浆是气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乳状液体系,组成复杂且性质稳定、处理难度大,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危害大。采用化学破乳-超声-离心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化学破乳段的体系pH值为5—6,温度为60℃,200 r/min下搅拌时间40 min,AR36型破乳剂的加量8 mg/L;超声强化段的频率25 kHz,功率30 W,超声时间11 min;混凝及离心处理段的阳离子PAM加量60 mg/L,混凝后搅拌时间15 min,离心机转速3000 r/min,离心时间20 min时,油回收率和减量化率均达到94%以上,回收油中含水率降低至0.5%以下,底泥中含油率降低至5%以下。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在破乳剂/超声的协同作用下,油水固稳定的乳化状态可被打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超声 混凝剂 泥浆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类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树生 张文柯 +2 位作者 丁秋炜 王素芳 姚光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3,107,共4页
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壳聚糖类絮凝剂(M-CTS),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对比评价了M-CTS、聚铝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油质量浓度为2 6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75 mg/L的某气田含醇污水的除油、除悬浮物效果,结果表明,加药量为600 m... 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改性壳聚糖类絮凝剂(M-CTS),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对比评价了M-CTS、聚铝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油质量浓度为2 6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75 mg/L的某气田含醇污水的除油、除悬浮物效果,结果表明,加药量为600 mg/L时,M-CTS除油率达到90%以上,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100 mg/L以下;同时,对加入M-CTS后污水的絮凝动态过程、絮体SEM表面形貌及Zeta电位进行了分析,推断其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作用机理不是电中和,其具有一定的破乳作用,且主要是通过桥连作用进行絮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壳聚糖 气田含醇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