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以永宁油田任山区块为例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谢伟
王延锋
李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5,共10页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任山区块延长组长2油藏的富集规律,利用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长2油层组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由河道砂坝、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微相构成,其...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任山区块延长组长2油藏的富集规律,利用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长2油层组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由河道砂坝、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微相构成,其中河道砂坝微相由灰白色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河道砂坝微相砂岩以长213小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为11.6%,渗透率变化较大,发育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较为强烈的成岩作用有绿泥石薄膜胶结,自生高岭石胶结及长石、岩屑颗粒的溶解作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为0.57~0.88,表明砂岩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长2油藏的分布受局部构造和供烃条件的控制,充足的油源供应是长2油气成藏的最关键因素,本区西南部靠近长2—长7暗色泥岩发育区,是长2油气最有利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储层特征
油气富集
长2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地震波强化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静
夏军勇
+2 位作者
刘玺
吴飞鹏
蒲春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2,共8页
针对低频人工地震波对泡沫稳定性的协同强化效应,基于垂直液膜排液模型和波动理论,建立了低频人工地震波激励下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采用高阶偏微分方程组无因次变换、隐式和显式差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复合求解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针对低频人工地震波对泡沫稳定性的协同强化效应,基于垂直液膜排液模型和波动理论,建立了低频人工地震波激励下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采用高阶偏微分方程组无因次变换、隐式和显式差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复合求解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低频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的泡沫液膜厚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布及排液速度等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低频振动可降低排液后期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强化Marangoni效应的作用效果,提高了泡沫液膜的稳定性。当振动频率接近泡沫液膜固有频率时振动效果最佳,最佳振动频率约为50 Hz。振动加速度越大,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恢复速度越快,Marangoni效应延缓泡沫液膜排液的能力越强,稳泡性能越好,但振动加速度并非越大越好,最佳振动加速度约为0.5倍重力加速度。合理的振动参数会大幅提高Marangoni效应的作用效果,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越小,振动提高Marangoni效应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波
泡沫稳定性
液膜排液
波动理论
动力学模型
振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频波激励下泡沫强化起泡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静
夏军勇
+2 位作者
刘玺
吴飞鹏
李正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为探究低频波对泡沫起泡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毛细管和多孔介质玻璃刻蚀模型,开展低频波激励下泡沫起泡性能表征试验并对协同强化起泡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频波激励下可缩短起泡时间、提高泡沫液利用率和气泡数目提高倍数;毛细管静...
为探究低频波对泡沫起泡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毛细管和多孔介质玻璃刻蚀模型,开展低频波激励下泡沫起泡性能表征试验并对协同强化起泡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频波激励下可缩短起泡时间、提高泡沫液利用率和气泡数目提高倍数;毛细管静态起泡时间缩短高达42%,其对应最佳频率和加速度分别为15 Hz和0.5 g(g为重力加速度);多孔介质动态起泡泡沫液利用率和气泡数目提高倍数分别比不加振动时提高了16.33%和5.59倍,其对应的最佳频率和加速度分别为25 Hz和0.3 g。揭示了低频波可通过降低泡沫液膜垂直方向上的拖拽力、增加水平方向上的剪切力以及降低气泡发生缩颈分离和液膜截断时的临界压力,进而缩短了起泡时间、提高了起泡速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波
强化起泡
毛细管
多孔介质
起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以永宁油田任山区块为例
被引量:
13
1
作者
谢伟
王延锋
李红
机构
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中西部地质历史时期湖相白云岩类比研究及实验模拟"(编号:41272115)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任山区块延长组长2油藏的富集规律,利用岩心分析测试、测井曲线以及试油等资料,对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长2油层组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由河道砂坝、天然堤及泛滥平原微相构成,其中河道砂坝微相由灰白色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河道砂坝微相砂岩以长213小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为11.6%,渗透率变化较大,发育残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较为强烈的成岩作用有绿泥石薄膜胶结,自生高岭石胶结及长石、岩屑颗粒的溶解作用,自生伊利石结晶度为0.57~0.88,表明砂岩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长2油藏的分布受局部构造和供烃条件的控制,充足的油源供应是长2油气成藏的最关键因素,本区西南部靠近长2—长7暗色泥岩发育区,是长2油气最有利富集区。
关键词
沉积相
储层特征
油气富集
长2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ng 2 oil reservoir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地震波强化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静
夏军勇
刘玺
吴飞鹏
蒲春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庆
油田
采油
工程研究院
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320,518743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8CX02095A)。
文摘
针对低频人工地震波对泡沫稳定性的协同强化效应,基于垂直液膜排液模型和波动理论,建立了低频人工地震波激励下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采用高阶偏微分方程组无因次变换、隐式和显式差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复合求解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低频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的泡沫液膜厚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布及排液速度等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低频振动可降低排液后期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强化Marangoni效应的作用效果,提高了泡沫液膜的稳定性。当振动频率接近泡沫液膜固有频率时振动效果最佳,最佳振动频率约为50 Hz。振动加速度越大,泡沫液膜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恢复速度越快,Marangoni效应延缓泡沫液膜排液的能力越强,稳泡性能越好,但振动加速度并非越大越好,最佳振动加速度约为0.5倍重力加速度。合理的振动参数会大幅提高Marangoni效应的作用效果,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越小,振动提高Marangoni效应效果越好。
关键词
人工地震波
泡沫稳定性
液膜排液
波动理论
动力学模型
振动参数
Keywords
artificial seismic wave
foam stability
liquid film drainage
wave theory
kinetic model
optimum vibrat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频波激励下泡沫强化起泡特征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静
夏军勇
刘玺
吴飞鹏
李正斌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大庆
油田
采油
工程研究院
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320,518743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8CX02095A)。
文摘
为探究低频波对泡沫起泡性能的影响机制,利用毛细管和多孔介质玻璃刻蚀模型,开展低频波激励下泡沫起泡性能表征试验并对协同强化起泡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低频波激励下可缩短起泡时间、提高泡沫液利用率和气泡数目提高倍数;毛细管静态起泡时间缩短高达42%,其对应最佳频率和加速度分别为15 Hz和0.5 g(g为重力加速度);多孔介质动态起泡泡沫液利用率和气泡数目提高倍数分别比不加振动时提高了16.33%和5.59倍,其对应的最佳频率和加速度分别为25 Hz和0.3 g。揭示了低频波可通过降低泡沫液膜垂直方向上的拖拽力、增加水平方向上的剪切力以及降低气泡发生缩颈分离和液膜截断时的临界压力,进而缩短了起泡时间、提高了起泡速率和效果。
关键词
低频波
强化起泡
毛细管
多孔介质
起泡机制
Keywords
low frequency wave
enhanced foam generation
capillary
porous media
foam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以永宁油田任山区块为例
谢伟
王延锋
李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地震波强化泡沫稳定性微观动力学模型
刘静
夏军勇
刘玺
吴飞鹏
蒲春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频波激励下泡沫强化起泡特征
刘静
夏军勇
刘玺
吴飞鹏
李正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