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植物-根际菌协同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邓振山
王阿芝
+4 位作者
孙志宏
李军
张海州
马琳
李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菌、石油烃降解菌、根际促生菌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菌、石油烃降解菌、根际促生菌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过程中扁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8.75%,经过56 d的修复试验,对照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27.08%;种植扁豆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44.81%,比对照组提升了17.73%;添加微生物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最大为70.57%;种植扁豆并添加微生物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83.05%。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各种微生物,利用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降解
石油污染土壤
扁豆
根际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株高氯·马拉硫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
2
作者
邓振山
南婧
+2 位作者
张海州
李军
韦革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184,共6页
【目的】分离能够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寻高氯.马拉硫磷无公害降解方法。【方法】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并受高氯.马拉硫磷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高氯.马拉硫磷...
【目的】分离能够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寻高氯.马拉硫磷无公害降解方法。【方法】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并受高氯.马拉硫磷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对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特性和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结果】获得了1株能以高氯.马拉硫磷作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相似性最高,为99.79%,因此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株最佳摇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24h,培养温度30℃。在此培养条件下,培养2d的菌株对500mg/L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率达到67%。【结论】分离菌株对高氯·马拉硫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试用于高氯·马拉硫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马拉硫磷
荧光假单胞菌
降解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植物-根际菌协同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
10
1
作者
邓振山
王阿芝
孙志宏
李军
张海州
马琳
李鹏
机构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市微
生物
研究所
陕西延长油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基金资助项目(2012CGX7)
(2012KTZB03-02-03)
+2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计划面上项目(2013JM3004)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10719019)
文摘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探究根际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选择根瘤菌、石油烃降解菌、根际促生菌并与豆科植物扁豆的不同组合为调控因子,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了土壤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过程中扁豆与根际微生物均能提高土壤石油降解率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处理前,石油土壤的污染水平为8.75%,经过56 d的修复试验,对照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27.08%;种植扁豆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44.81%,比对照组提升了17.73%;添加微生物裸土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最大为70.57%;种植扁豆并添加微生物组的土壤石油污染降解率为83.05%。种植植物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合理添加各种微生物,利用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修复的效果。
关键词
协同降解
石油污染土壤
扁豆
根际
微生物
Keywords
synergistic biodegradation
petroleum-contaminated soil
lentil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分类号
Q938.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株高氯·马拉硫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
2
作者
邓振山
南婧
张海州
李军
韦革宏
机构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
省
延长
油田
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
延安市微
生物
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18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2012KTCG02-02)
文摘
【目的】分离能够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寻高氯.马拉硫磷无公害降解方法。【方法】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并受高氯.马拉硫磷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对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特性和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结果】获得了1株能以高氯.马拉硫磷作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相似性最高,为99.79%,因此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株最佳摇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24h,培养温度30℃。在此培养条件下,培养2d的菌株对500mg/L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率达到67%。【结论】分离菌株对高氯·马拉硫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试用于高氯·马拉硫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关键词
高氯·马拉硫磷
荧光假单胞菌
降解
培养条件优化
Keywords
beta-cypermethrin malathio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degradation
optimization of cultural conditions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植物-根际菌协同作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邓振山
王阿芝
孙志宏
李军
张海州
马琳
李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株高氯·马拉硫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
邓振山
南婧
张海州
李军
韦革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