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市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雪英 冯兴平 +1 位作者 高照良 张经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184,200,共4页
针对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水平低,缺水形势严峻;石油工业用水比重过大,重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延安市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可持续利用理念,提出了相应开发利用对策:(1)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 针对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水平低,缺水形势严峻;石油工业用水比重过大,重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延安市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可持续利用理念,提出了相应开发利用对策:(1)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防污型社会;(2)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3)加快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4)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可持续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作用与效益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爱社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5期27-28,共2页
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辖13个县(区),总面积367万km2,74%的面积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据调查,全市长1km以上的沟道共203万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114条,50~100km2的有105条... 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辖13个县(区),总面积367万km2,74%的面积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据调查,全市长1km以上的沟道共203万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114条,50~100km2的有105条,10~50km2的有765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治沟骨干工程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川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249-251,共3页
全面调查宜川县人类建设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分布、程度、危害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发生和变化的原因,摸清全县人为活动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不同类别人为活动的水土流失规律,对当前该县范围内人为水土流失... 全面调查宜川县人类建设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分布、程度、危害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发生和变化的原因,摸清全县人为活动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不同类别人为活动的水土流失规律,对当前该县范围内人为水土流失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掌控,从而保证在管理、技术和投入上更有针对性,为宏观决策和《水土保持法》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并在对调查结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陕西宜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次降雨下的山坡道路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学选 琚彤军 +1 位作者 郑世清 刘雪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574-578,共5页
黄土丘陵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由于大规模以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建设和以石油资源开发引起的山区道路建设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 黄土丘陵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由于大规模以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建设和以石油资源开发引起的山区道路建设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新环境下,水土流失源于道路侵蚀则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分析了2005年7月2日次降雨引起的支道山路(植物路)、干道山路、石油运输道路和农林草地小区、小支沟的径流、泥沙系统监测结果,提出在本次降雨条件下,三类道路的产沙强度分别为:支道山路500t·km^-2、干道山路3163t·km^-2和运油道路13500t·km^-2,而农林草地下垫面的产沙强度则仅为:5.68~184.38t·km^-2,道路产沙强度远大于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道路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42%。而灌草地侵蚀产沙仅占流域的26.7%。进而提出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应该重点放在道路防蚀的观点,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道路侵蚀 水土流失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