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网络对1811年新疆阿克苏洪涝事件及社会响应过程的研究
1
作者 王理民 张莉 李屹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洪涝事件是威胁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历史时期的典型洪涝事件及社会响应过程,可以深入理解长时段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能够为防范当前及未来洪涝事件风险提供历史视角。首先,利用历史文献等资料,重建1811年阿克苏洪涝... 洪涝事件是威胁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历史时期的典型洪涝事件及社会响应过程,可以深入理解长时段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能够为防范当前及未来洪涝事件风险提供历史视角。首先,利用历史文献等资料,重建1811年阿克苏洪涝事件从自然系统到支撑系统和人文系统的时空过程;其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此次洪涝事件的影响程度及社会响应力度、关键节点及其功能。结果表明:1)此次洪涝事件发生在相对暖湿的气候背景下,是极端降水、地势低洼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此次洪涝事件影响及社会响应过程共识别出26个节点、73条关系链;“内涝”“粮食生产受损”“基础设施损毁”“饥民”是洪涝事件影响人类社会的关键节点,也是人类社会有效阻断或抑制洪涝事件影响程度加深的关键方向。3)依据人类社会响应过程随时间推移的变化,将社会响应过程分为调整过程和适应过程;前者有效避免了灾后恶性事件的发生,后者可能提高了阿克苏城抵御未来洪涝事件风险的能力,对于稳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洪涝事件 档案资料 干旱区 社会网络分析 阿克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方兰 李璐平 李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101,共15页
双碳目标下,促进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双向协调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正的STIRPAT模型,利用2006—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面板数据描述典型特征事实,继而实证检验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碳生产率... 双碳目标下,促进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双向协调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正的STIRPAT模型,利用2006—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面板数据描述典型特征事实,继而实证检验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基准结果显示: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促进碳生产率提升,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和资本劳动比提升,促进碳生产率提升;研发强度负向调节双向直接投资协调发展的效应。建议加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扩大双向直接投资规模,同时兼顾投资结构优化,激发对外开放活力,畅通技术创新渠道,关注双向直接投资与研发强度的协同发展,促进黄河流域在“双循环”下实现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国际直接投资 碳生产率 黄河流域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娇 尹诗杰 曹源圆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6期146-154,共9页
资源型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值得关注,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研判。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利用熵权法从全省和地级市两个层面对比分析2005—2017年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以下简称ERE系统)承载力的... 资源型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值得关注,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对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研判。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利用熵权法从全省和地级市两个层面对比分析2005—2017年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以下简称ERE系统)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探究各市的承载力变化规律及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1)近十年间山西省整体ERE系统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环境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2)从空间格局上看,山西省地级市综合承载力的省内差距逐渐缩小,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由2005年的1个中等承载力、6个较低承载力和4个极低承载力城市跃升为2015年的3个较高承载力城市和8个中等承载力城市。(3)综合考量ERE系统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可将山西省综合承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晋中和晋城市为第一梯队,属于良好协调优质发展型,省会太原市位列其次,而阳泉和运城市属于轻度不协调衰退型。(4)人均水资源量短缺、环境污染重、产业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是目前阻碍山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协调发展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县区反贫困研究--基于陕西省50个国定贫困县的系统广义距估计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芳 刘明 郭锋航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2-48,共7页
基于2000-2012年陕西省50个国家贫困县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距动态面板方法,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两个层面,深入探讨贫困县区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U"型关系,金融资... 基于2000-2012年陕西省50个国家贫困县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距动态面板方法,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两个层面,深入探讨贫困县区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U"型关系,金融资源流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严重制约金融减贫积极作用;金融发展规模无论正向还是负向效应都高于金融发展效率;贫困地区呈现较强的贫困惯性,经济增长、城镇化和政府财政支出是贫困减缓助推之力,而收入分配不均明显阻碍了减贫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规模 贫困县 系统广义距 金融发展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长安城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82,共6页
西汉与唐王朝建都于西安,为了巩固政权及保卫京城,都曾着力经营与国都属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在两王朝前期,随着国势的强大,都城日益兴盛,并带动了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也因农牧业兼营的生产结构未受... 西汉与唐王朝建都于西安,为了巩固政权及保卫京城,都曾着力经营与国都属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在两王朝前期,随着国势的强大,都城日益兴盛,并带动了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也因农牧业兼营的生产结构未受到破坏。但西汉巫蛊事件及唐安史之乱后,这两个王朝国运丕变,汉、唐长安城受到破坏而衰落,使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唐长安城 黄土高原地区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地区收入水平研究——基于陕西省贫困县、非贫困县和全部县的空间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芳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2,共3页
选取2000-2012年陕西省84个县区数据,构建系统广义距动态面板模型,计量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在不同经济区域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人均收入呈现"U形关系",贫困县金融发展规模正向效应较高,而非贫困县金融发展... 选取2000-2012年陕西省84个县区数据,构建系统广义距动态面板模型,计量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在不同经济区域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人均收入呈现"U形关系",贫困县金融发展规模正向效应较高,而非贫困县金融发展效率作用较强;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和城镇化明显带动人民收入提升,投资水平、医疗水平也有一定影响,而收入分配则对贫困县有负向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县城金融 金融发展效率 陕西 贫困县 城乡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西北地区环境指数实现“巴黎承诺”有无可能? 被引量:69
7
作者 刘莎 刘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4,共14页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EKC假说理论构建面板联立模型,以股市绿色环保概念公司子样本作为绿色金融代理变量,编制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系统反映和判断绿色金融与环境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参考国家层面CO2减排巴黎承诺预测西北地区环境综...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EKC假说理论构建面板联立模型,以股市绿色环保概念公司子样本作为绿色金融代理变量,编制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系统反映和判断绿色金融与环境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参考国家层面CO2减排巴黎承诺预测西北地区环境综合指数达到峰值时间。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与绿色金融间存在交互作用,绿色金融对环境质量显现正向效应但作用偏低。在绿色金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西北五省区环境综合指数变动趋势除宁夏以外均符合EKC倒"N"型曲线,比照我国"在2030年达到CO2排放峰值"的减排承诺,可在该时间节点以前达到环境综合指数峰值,从而总体上向低环境污染转换。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规模效应,建议降低西北地区绿色金融门槛,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向绿色产业联合投资,将西安作为绿色金融集聚城市,积极构建内陆地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环境变化 减排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面板联立模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9-177,共9页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农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鹤年 张力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与空间:明清西北城镇体系的多元建构与经济中心的成长——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萍 杨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81,共12页
明清西北城镇体系出现多元发展势头,各区域行政治所城镇作为地方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其经济发展速度却在减缓,许多地区形成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陕西西安、泾阳、三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明代受藩王政治的影响,作为陕西布政使司所在... 明清西北城镇体系出现多元发展势头,各区域行政治所城镇作为地方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其经济发展速度却在减缓,许多地区形成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陕西西安、泾阳、三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明代受藩王政治的影响,作为陕西布政使司所在地千年古都西安,伴随其政治与军事地位的提高,经济地位却在下降,三原、泾阳成长为本地区经济中心。清代西安与泾阳、三原共同承担了西北地区商贸转输的职能,西安经济发展速度虽有所加快,但仍然不能独立成长为地区经济中心,其中原因与清王朝对于地方中心城市的军事控制也有很大关系。这一案例虽存在于西北地区,但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封建体制下的国家与地方关系有很大的意义,也是研究历史时期城镇多元体系格局的很好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三原 泾阳 城镇体系 多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贫困农村经济机会、关系型融资与农贷配给——基于对陕西、青海1138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 韩晶晶 戈伟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依据在陕西、青海农村调研数据做实证观察,发现农村金融机构过高估计农村金融风险,对农村潜在经济机会估计不足。关系型融资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借贷中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前者降低了信贷风险,在后者却成为寻求金融租金的温床,本质... 依据在陕西、青海农村调研数据做实证观察,发现农村金融机构过高估计农村金融风险,对农村潜在经济机会估计不足。关系型融资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借贷中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前者降低了信贷风险,在后者却成为寻求金融租金的温床,本质差异在于两种金融机构的产权属性与激励兼容不同。与正规金融关系型融资联系,农村金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即贷款投放对象向有实力的基层干部或者农村富裕户集中,结果产生马太效应和加剧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农贷市场中赖账者未必是真正的贫困农户,乡村干部置身其中搭便车、寻租责不可免。农户作为原生态信用载体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但是需要重新构造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从而形成农村信贷活动的"信誉触发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亟须果断地放开民间组建金融机构,政府职责是因地制宜制定与执行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信用 关系型融资 农贷配给 民间金融 信誉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击了开封城赖以通商的贾鲁、惠济二河,造成水运环境的恶化,同时又淹没城池,破坏农田,削弱了开封城经济发展的内源力。尽管官民多有治理工程之兴举,开封城亦曾达到一定的繁荣局面,却并未能扭转最终衰落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开封城 水环境 经济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家园定量研究: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祖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5-329,共5页
目的为探讨中国传统民居这一文化景观的定量模式。方法在指标选取原则与层次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传统民居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其评价方法体系。结果以陕西传统民居为人类家... 目的为探讨中国传统民居这一文化景观的定量模式。方法在指标选取原则与层次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传统民居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其评价方法体系。结果以陕西传统民居为人类家园实例,计算其可居性评价指数、社会性评价指数、美感性评价指数以及综合评价指数,提出关中民居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等,并对民居保护和旅游拓展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最后讨论了中国传统民居资源丰富,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完善,类似研究重复尚需深入等问题,并尝试建立一种研究文化景观的定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评价 模式 陕西 人地关系 人类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型与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杭帆 郭剑雄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型。正是这一人口转型,带来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划时代存在,也区分了工业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超越工业化经济的工业化两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人口...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型。正是这一人口转型,带来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划时代存在,也区分了工业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超越工业化经济的工业化两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人口转型形成的人力资本内生化机制,不可能有工业化高级阶段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完成。人口转型的经验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人口转型 B-M-T转折点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士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20年,城镇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其意义尤为重大。本刊2012年起开始重点关注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20年,城镇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其意义尤为重大。本刊2012年起开始重点关注城市史、城市历史地理研究(见本刊2012年第1、3、8期相关内容),试图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鉴借。我们希望,学界同好都能加入本刊的这些讨论,共同推进我国城市史及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汉城市 城市发展 社会变迁 地理学研究 城镇化建设 城市历史 城市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毅 周宏伟 高小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村镇及民居都具有民族特色,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浩如烟海。因此,将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面地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内容、方向和成果进行分析,才...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村镇及民居都具有民族特色,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浩如烟海。因此,将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面地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内容、方向和成果进行分析,才能够为之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示,更能够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保护开发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利用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和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并按照民族类别来总结述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对甘肃省回族的研究最多;从内容来看,对传统民居的类型和分布的研究成果最多。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不足,未来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村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士光 《农业考古》 1991年第3期84-92,共9页
江流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由长江与其主要支流之一的汉水长期冲积而成的一块广阔的由河湖相沉积物构成的平原湖沼区。其南部缘以长江,跨越大江就达洞庭湖平原;其西部限以巫山,穿过三峡可上溯至四川盆地;其北部以荆山、大洪山为界,并以随(... 江流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由长江与其主要支流之一的汉水长期冲积而成的一块广阔的由河湖相沉积物构成的平原湖沼区。其南部缘以长江,跨越大江就达洞庭湖平原;其西部限以巫山,穿过三峡可上溯至四川盆地;其北部以荆山、大洪山为界,并以随(县)枣(阳)、襄(樊)宜(城)走廊与南阳盆地相通;其东部有幕阜山、大别山夹峙南北,然顺流东下可达长江下游地区。平原包有武汉、沙市、荆门市及枝江、当阳、江陵、松滋、公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 垦殖 江汉平原 农业区 形成 农业环境 历史变迁 Wan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西北地区开发建设中的大环境保护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6,175,共7页
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加上山西与内蒙古西部构成的“大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因存在多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又因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江河之源、风暴之源与沙尘之源,所以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居于关键性地位。... 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加上山西与内蒙古西部构成的“大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因存在多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又因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江河之源、风暴之源与沙尘之源,所以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居于关键性地位。随着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在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时,必须实施大环境保护方略,即绿色屏障方略、兴水保障方略及集约洁净生产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北地区 大环境保护 绿色屏障方略 兴水保障方略 集约洁净生产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辉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实施低碳经济是将环境价值融入经济资产中,并通过市场交易兑现其价值,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这必然需要政府搭建合理的制度框架,有序引导环境资产市场化进程,逐步将其融入市场交易体系之中,赋予环境资产以经济价值地位。因此,适... 实施低碳经济是将环境价值融入经济资产中,并通过市场交易兑现其价值,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这必然需要政府搭建合理的制度框架,有序引导环境资产市场化进程,逐步将其融入市场交易体系之中,赋予环境资产以经济价值地位。因此,适度管制下的市场化环保决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研究认为,进一步完善保障市场化的制度和健全市场交易机制,是我国推进适度管制下市场化低碳经济模式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管制 市场化 低碳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4,共7页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脱胎于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历史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 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脱胎于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商业活动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历史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域商品生产的空间差异及其变迁,商路与商品运输条件,商业市场的地域分布格局,区域商品流通与商贸区的研究。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经济学及商业史研究存在相互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差别。加强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同时对于推动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找寻历史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商业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学方法 学科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