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线草营养器官结构及主要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5
1
作者 康杰芳 李娜 +1 位作者 袁琴琴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12-2416,共5页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银线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萜类、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线草的根皮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较小,韧皮部狭窄;茎皮层细胞也排列整齐,在韧皮部外方包围有多层束状纤维;...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银线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和萜类、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线草的根皮层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较小,韧皮部狭窄;茎皮层细胞也排列整齐,在韧皮部外方包围有多层束状纤维;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片上、下表皮均无毛被,气孔器多为不规则型。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根的皮层、茎的皮层和韧皮部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线草 营养器官 形态结构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穗金粟兰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娜 康杰芳 +1 位作者 袁琴琴 王喆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7-511,共5页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Pei)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及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穗金粟兰的根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液泡化明显,细胞间隙较大,有散在石细胞分... 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Pei)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及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穗金粟兰的根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液泡化明显,细胞间隙较大,有散在石细胞分布;茎皮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在韧皮部外方包围有少数几层束状纤维束;叶为异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片上、下表皮均无毛被,气孔器多为不规则型。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在根的皮层、茎的皮层及韧皮部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穗金粟兰 营养器官 形态结构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陕西栽培黄芩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晓燕 田宇红 王喆之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3-34,149,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陕西栽培黄芩中Fe、Zn、Cu、Mn、Ca、K、Na、Mg等8种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所用方法简便、快速,中药黄芩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和微量元素,4种宏量元素中,含量高低为Na>Ca>K>Mg,所测的4种微量...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陕西栽培黄芩中Fe、Zn、Cu、Mn、Ca、K、Na、Mg等8种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所用方法简便、快速,中药黄芩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和微量元素,4种宏量元素中,含量高低为Na>Ca>K>Mg,所测的4种微量元素中Fe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茱萸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艳妮 李慧敏 +2 位作者 徐融 韦春桃 康杰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中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maceae)植物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主产河南、浙江和陕西,四川、安徽和山东也有栽培。山茱萸还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抗氧化及抗癌等... 中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maceae)植物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主产河南、浙江和陕西,四川、安徽和山东也有栽培。山茱萸还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抗氧化及抗癌等作用,包含有机酸及其酯类、五环三萜及其酯类、环烯醚萜类、鞣质、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活性成分,其中,马钱苷是山茱萸药材检测的标准成分,没食子酸具有抗肿瘤作用,5-羟甲基糠醛(5-HMF,5-hydroxymethylfurfural)有保护肝肾、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原儿茶酸具有抗菌及抗肿瘤作用,因此,这4种成分可作为山茱萸药材和饮片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HPLC—DAD 马钱苷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秦艽属植物不同器官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曹晓燕 王政军 王喆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3,共6页
利用HPLC法测定了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根、茎、叶和花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包括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 利用HPLC法测定了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根、茎、叶和花中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包括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的含量,并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秦艽和小秦艽不同器官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4种秦艽属植物不同器官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来源于3个产地(陕西太白、甘肃西河乡和马狭)的秦艽和2个产地(青海互助和陕西麟游)的小秦艽不同器官中4种环烯醚萜苷含量也均具有明显差异。4种秦艽属植物根、茎、叶和花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分别为质量分数5.996%~10.869%、0.310%~4.065%、0.235%~4.138%和0.545%~5.591%;根中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6%~0.953%和0.042%~0.210%,茎中分别为0.173%~0.383%和0.031%~1.700%,叶中分别为0.068%~0.684%和0.020%~3.208%,花中分别为0.460%~0.832%和0.138%~3.827%。粗茎秦艽各器官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均最高,小秦艽各器官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均最低,总体上,秦艽和粗茎秦艽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量高于小秦艽和麻花秦艽;小秦艽茎、叶和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高,而秦艽茎和叶及粗茎秦艽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低。4种秦艽属植物根部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和花,獐牙菜苦苷在根和花中的积累较多,獐牙菜苷在花中的含量均相对最高。产自青海互助的小秦艽茎、叶和花中獐牙菜苷含量均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2.884%、5.215%和7.321%。研究结果表明:4种环烯醚萜苷成分含量不但与植物种类和器官有关,而且与产地和采样时间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属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钱苷酸 獐牙菜苦苷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纪砚耘 化文平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依据已构建的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cDNA文库和降落PCR的方法获得丹参胞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产物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二级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预... 依据已构建的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cDNA文库和降落PCR的方法获得丹参胞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产物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二级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丹参Cu/Zn-SOD位于细胞质中,是非跨膜的非分泌性亲水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等蛋白质二级结构元件构成,与其他植物的胞质Cu/Zn-SOD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均有高度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SOD 降落PCR 丹参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种子总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焘 屈新运 王喆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95-1900,共6页
目的研究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菘蓝种子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甲醇质量分... 目的研究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菘蓝种子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甲醇质量分数6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菘蓝种子总多酚清除DPPH.的能力呈浓度依赖效应,当总多酚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与BHT的抗氧化能力基本相当。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菘蓝种子总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总多酚得率为(8.92±0.03)mg/g,DPPH.法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种子 总多酚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管花秦艽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晓燕 王喆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92-1794,共3页
关键词 管花秦艽 HPLC 龙胆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组6种植物种子的比较和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武玉翠 曹晓燕 王喆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4-97,共4页
对大叶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达乌里秦艽、黄管秦艽和管花秦艽共6种秦艽的种子进行比较,并对种子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6种秦艽种子在颜色、长宽比、千粒重、种脐和表面纹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特征为秦艽种子的鉴定和... 对大叶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达乌里秦艽、黄管秦艽和管花秦艽共6种秦艽的种子进行比较,并对种子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6种秦艽种子在颜色、长宽比、千粒重、种脐和表面纹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特征为秦艽种子的鉴定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组 种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线草不同器官异秦皮啶含量的HPLC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琴琴 康杰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5,共2页
银线草(ChloranthusjaponicusSieb.)为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金粟兰属(ChloranthusSwaaz)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或根入药,是著名的太白七药——“四叶七”,主治瘀血肿痛、毒蛇咬伤、疖疮肿毒和跌打损伤等,一直作为民间中草... 银线草(ChloranthusjaponicusSieb.)为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金粟兰属(ChloranthusSwaaz)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或根入药,是著名的太白七药——“四叶七”,主治瘀血肿痛、毒蛇咬伤、疖疮肿毒和跌打损伤等,一直作为民间中草药被广泛使用。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倍半萜类、香豆素类、酰胺类、酚类、木脂素类、甾体及甾体皂苷类等”;其中香豆素类成分是金粟兰科药用植物抗菌消炎的有效成分,体外活性实验显示还具有一定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银线草所含的香豆素类成分异秦皮啶还是其同科药材肿节风[原植物为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质量考察的指标之一”0。有关银线草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银线草不同器官异秦皮啶含量,以期为银线草质量考察标准的制定及其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线草 器官 异秦皮啶含量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锚蛋白重复序列家族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璇 库里满·恰里甫 +1 位作者 武玉翠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用降落PCR的方法获得了丹参锚蛋白重复序列家族基因(SmARP).生物信息学显示,SmARP所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9,064kD,理论等电点为8.4,是一种不稳定而且无信号肽和无跨膜区域的蛋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主要存在α螺旋(39.64%)和无规卷曲(4... 用降落PCR的方法获得了丹参锚蛋白重复序列家族基因(SmARP).生物信息学显示,SmARP所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9,064kD,理论等电点为8.4,是一种不稳定而且无信号肽和无跨膜区域的蛋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主要存在α螺旋(39.64%)和无规卷曲(42.01%),其三维结构模型中每个锚蛋白重复序列折叠成两个反向平行的α-螺旋,每两个α-螺旋中间形成一个长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丹参的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锚蛋白重复序列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康杰芳 任婷婷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28-131,133,共5页
本文从中药黄芩的研究目的、种质资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现今黄芩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黄芩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黄芩 种质资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菘蓝种子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焘 屈新运 王喆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72,共3页
分别采用室温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制备菘蓝种子油,并结合GC-MS技术分析3种方法所得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种子油得率最高;3种方法对菘蓝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 分别采用室温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制备菘蓝种子油,并结合GC-MS技术分析3种方法所得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种子油得率最高;3种方法对菘蓝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可以作为制备菘蓝种子油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室温浸提 超声提取 索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赤霉素刺激转录基因SmGAST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强毅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70,共7页
通过对丹参EST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一条与GAST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CV163373),采用RT-PCR方法从丹参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命名为SmGAST.该基因cDNA序列长406 bp,包含一个303 bp的ORF,编码100个氨基酸残基,推测为GAST基因家... 通过对丹参EST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一条与GAST基因家族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序列(CV163373),采用RT-PCR方法从丹参中克隆得到该基因,命名为SmGAST.该基因cDNA序列长406 bp,包含一个303 bp的ORF,编码100个氨基酸残基,推测为GAST基因家族的一个新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mGAST所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0.5473 kD,理论等电点为9.01,具有信号肽,为定位于胞外的不稳定类蛋白,具有GAST基因家族所特有的功能结构域.实时定量PCR检测的结果显示,SmGAST在丹参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叶中表达,茎部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赤霉素刺激转录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银线草中酚酸的含量
15
作者 袁琴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74-76,100,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节银线草中酚酸类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323ntn,柱温25℃... [目的]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节银线草中酚酸类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323ntn,柱温25℃。[果]银线草中迷迭香酸、反丁烯二酸、绿原酸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5%-105.1%;不同部位不同采收季节银线草酚酸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线草中酚酸类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线草 HPLC 酚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
16
作者 袁琴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138-140,160,共4页
[目的]建立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250.0 mm×4.6 mm,5.0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25℃... [目的]建立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250.0 mm×4.6 mm,5.0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标定12个共有峰,13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714~0.957。[结论]不同产地的银线草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银线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线草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韶君 王耀辉 +3 位作者 李成海 孙智霖 康杰芳 王喆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山茱萸(Cornus o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Linn.)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产自中国的陕西、河南和浙江等地,在四川、安徽和山东等地亦有栽培.山茱萸是世界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临床上常以成熟果实... 山茱萸(Cornus o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Linn.)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产自中国的陕西、河南和浙江等地,在四川、安徽和山东等地亦有栽培.山茱萸是世界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临床上常以成熟果实去核后的果肉入药,而占山茱萸果实质量约80%的种子则被大量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种子 GC-MS 油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蓝不同器官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文杰 罗光明 +1 位作者 李焘 王喆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3-828,共6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菘蓝根、茎、叶、花和幼果等不同器官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鉴定,并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以明确菘蓝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综合开发利用菘蓝资源提供依据。结...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菘蓝根、茎、叶、花和幼果等不同器官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鉴定,并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以明确菘蓝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综合开发利用菘蓝资源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菘蓝的根、茎、叶、花和幼果中分别鉴定出24、23、21、18和23种脂溶性成分;其中,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2,4-二叔丁基苯酚和棕榈酸为各器官的共有成分;不同器官中脂肪酸含量依次为:花(80.91%)>根(60.56%)>幼果(21.93%)>茎(17.45%)>叶(11.28%)。除花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外,其他器官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表明菘蓝不同器官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脂溶性成分 索式提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与滇重楼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婷 李焘 +1 位作者 张自萍 王喆之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4-16,114,共4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的脂溶性成分含量及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中共鉴定出14种脂溶性成分,其中脂肪酸类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6.77%,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30.13%)和4... 采用索氏提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的脂溶性成分含量及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中共鉴定出14种脂溶性成分,其中脂肪酸类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6.77%,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30.13%)和4种不饱和脂肪酸(66.64%);滇重楼中共鉴定出15种脂溶性成分,脂肪酸类成分占总检出物的98.36%,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22.81%)和4种不饱和脂肪酸(75.55%)。两种重楼中脂肪酸类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烯酸等,但各组分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重楼 脂溶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AtCCR1/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晶 崔浪军 +1 位作者 夏飞 杨章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拟南芥等植物中两种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基因序列相似性、编码产物理化性质、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序列、基因表达量以及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CCR1和CCR2基因序列、编码产物理化性质和三级结...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拟南芥等植物中两种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基因序列相似性、编码产物理化性质、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序列、基因表达量以及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CCR1和CCR2基因序列、编码产物理化性质和三级结构相似性均较高,编码产物可能定位于细胞质.AtCCR1在拟南芥整株植物和各个器官中的的表达量均远比AtCCR2的高.不同因素处理下AtCCR1和AtCCR2表达状况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二者启动子区域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