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继续教育的主体功能问题
1
作者 张淑霞 《成人教育》 2000年第5期13-14,共2页
本文认为继续教育在多维视角中有其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即继续教育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功效 ;内部功能即继续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功效。进而指出 :只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使更多的人接受继续教育 ,培... 本文认为继续教育在多维视角中有其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即继续教育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功效 ;内部功能即继续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功效。进而指出 :只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使更多的人接受继续教育 ,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 外部功能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立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80,共4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信息素养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量化评价 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宗教地理学刍议 被引量:14
3
作者 介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5-98,共4页
宗教与地理形成的特殊的人地关系,使我们有必要创建历史宗教地理学。历史宗教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宗教形成、传播和发展的区域特征及其分布变迁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宗教地理学包括历史宗教地理学理论、部... 宗教与地理形成的特殊的人地关系,使我们有必要创建历史宗教地理学。历史宗教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宗教形成、传播和发展的区域特征及其分布变迁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史宗教地理学包括历史宗教地理学理论、部门历史宗教地理和区域综合历史宗教地理三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历史时期宗教源地的形成、宗教传播的途径、宗教景观的分布、宗教的区域特征以及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宗教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外,历史宗教地理研究还要积极借鉴民族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地理 历史宗教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论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介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4,共7页
唐代宗室管理机构比较完备,专职机构宗正寺和王府官与关涉机构协同处理宗室事务。唐王朝十分注重宗正的人选,尤其是宗正卿和宗正少卿多由德高望隆、戚属尊贵的宗室担任。纵观唐代将近300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宗室政策各不相同,带有阶段性... 唐代宗室管理机构比较完备,专职机构宗正寺和王府官与关涉机构协同处理宗室事务。唐王朝十分注重宗正的人选,尤其是宗正卿和宗正少卿多由德高望隆、戚属尊贵的宗室担任。纵观唐代将近300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宗室政策各不相同,带有阶段性的特点。高祖至高宗朝,是唐代宗室管理制度的奠基时期;武后、中宗和睿宗朝,初建的宗室管理制度旋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玄宗朝整饬确立了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肃宗至唐末,宗室制度随着王朝政治的变化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宗室管理制度 政治 宗正寺 宗室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生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3,共7页
春秋赋诗是《诗经》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赋诗”介于“歌诗”、“诵诗”之间 ,盖类似后世之吟诗。春秋赋诗按其义例可分为礼仪外交类、言志观志类、劝戒讽谕类三类 ,然总体上都可以叫做“赋诗言志”。其特点一是古诗新用 ,二是借此言... 春秋赋诗是《诗经》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赋诗”介于“歌诗”、“诵诗”之间 ,盖类似后世之吟诗。春秋赋诗按其义例可分为礼仪外交类、言志观志类、劝戒讽谕类三类 ,然总体上都可以叫做“赋诗言志”。其特点一是古诗新用 ,二是借此言彼 ,三是断章取义 ,从而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隐语对话式的复杂而微妙的传播接受机制 ,一种暗含着“兴观群怨”之作用的高妙的用诗机制和独特的解读机制。赋诗是春秋这一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其起始、兴盛、衰落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春秋赋诗这一独特而亮丽的文化景观 ,在《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赋诗 《诗经》 中国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删诗说考辨及新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生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8,共7页
"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公案。纵观历来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逸诗的多少、《左传》季札观乐的记载、《论语》所言之"诗三百"、司马迁所言之"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正乐与删诗及孔子有无权... "孔子删诗说"是诗经学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公案。纵观历来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逸诗的多少、《左传》季札观乐的记载、《论语》所言之"诗三百"、司马迁所言之"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正乐与删诗及孔子有无权力删诗五个问题上。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考辨,并结合最近整理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所提供的新证,不难看出否定论者的种种理由都不能成立,"孔子删诗说"不容置疑和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删诗说 竹书《孔子诗论》 逸诗 诗三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董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拍曲制乐、调教家伶、顾曲赏剧乃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文人园林社集或闲常的社交雅聚亦往往附带演戏唱曲。作为文人文化的具体表现,晚明文人颇为频繁的园林观演剧活动既是其生活情趣与艺术才华的显现,对于戏曲的发展亦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文人 园林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史志谨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 ,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 ,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鲁迅将人物独白作为构思这篇小说的主要手段 ,... 《头发的故事》围绕着女子剪发、男人剪辫子的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 ,鲁迅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 ,对软弱的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愤激。鲁迅将人物独白作为构思这篇小说的主要手段 ,通过人物独白来叙事抒情 ,同时以辫子这种社会意象来叙事。小说创作过程中也采用了虚构艺术 ,通过虚构的“假” ,达到艺术上的“真”。叙述和人物语言也精炼传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头发的故事》 小说 叙述方式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 被引量:3
9
作者 介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31,共7页
隋唐长安翕然盛集高僧大德,释门义僧持诵讲习《涅》、“三论”、《摄论》、《地论》、《法华》、《华严》、《四分》等佛教经典,如火如荼,蔚然成风。隋唐长安佛学义门夥多,义林如市,义学风起云涌。高度繁荣的隋唐长安佛教义学为形成富... 隋唐长安翕然盛集高僧大德,释门义僧持诵讲习《涅》、“三论”、《摄论》、《地论》、《法华》、《华严》、《四分》等佛教经典,如火如荼,蔚然成风。隋唐长安佛学义门夥多,义林如市,义学风起云涌。高度繁荣的隋唐长安佛教义学为形成富于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佛教八大宗中六大宗形成于隋唐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 佛教 义林 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的抒写与企望——商景兰的文学活动与女性意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 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文学活动提供个案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景兰 文学活动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乃“无韵之《离骚》”的文本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生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5,共7页
从文本角度看,《史记》和《离骚》在基本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深层联系,诗性精神是《史记》的内在精神,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悲剧自我和寓意寄托,是《史记》、《离骚》共有之特点。《史记》和《离骚》犹如姿容殊异而气脉相通的两座... 从文本角度看,《史记》和《离骚》在基本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有着深层联系,诗性精神是《史记》的内在精神,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悲剧自我和寓意寄托,是《史记》、《离骚》共有之特点。《史记》和《离骚》犹如姿容殊异而气脉相通的两座奇峰,“无韵之《离骚》”,洵为关于《史记》文学成就与诗性特质的最恰当、最确切、最中肯、最绝妙的历史定评和不刊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离骚》 诗性精神 悲剧自我 文本庇评 表现手法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对话:人文知识分子生存方式的独特选择——巴赫金启示录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效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6,共7页
巴赫金不但创立了对话哲学 ,而且以自己的理论创新方式建构出“潜对话”这种对话历史上的特殊形态。“潜对话”并非不对话 ,而是与权力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合拍 ,或者在无有可与比肩的对话者时作出的一种“独白”姿态。由于潜对话具... 巴赫金不但创立了对话哲学 ,而且以自己的理论创新方式建构出“潜对话”这种对话历史上的特殊形态。“潜对话”并非不对话 ,而是与权力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无法合拍 ,或者在无有可与比肩的对话者时作出的一种“独白”姿态。由于潜对话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理解性和忏悔特征 ,遂成为人文知识分子选择的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方式 巴赫金 人文知识分子 对话哲学 潜对话 忏悔特征 自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同一篇中有关矛盾记述通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生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史记》在叙史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矛盾的记述。即使在同一篇中 ,也不无矛盾龃龉的现象。这些矛盾记述 ,除少数是因疏略或笔误所致外 ,其余大多是由于综括、结构不同来源的史料造成的 ,即因其不同的史料构成决定的 ;其次是由于太史公... 《史记》在叙史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矛盾的记述。即使在同一篇中 ,也不无矛盾龃龉的现象。这些矛盾记述 ,除少数是因疏略或笔误所致外 ,其余大多是由于综括、结构不同来源的史料造成的 ,即因其不同的史料构成决定的 ;其次是由于太史公先录后补、先总后分的叙史笔法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矛盾记述 通释 史料构成 叙史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暗恋桃花源》:爱情的喜剧与悲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高峰 祝双练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4期45-45,共1页
电影《暗恋桃花源》展示了两个原本独立的叙事文本,阴差阳错的集中于同一戏剧舞台上,由此引发的对爱情命题——喜剧与悲剧的另类思考。
关键词 电影《暗恋桃花源》 主题 爱情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意逆志”说非读者反应批评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效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意逆志"说作为孟子诗学的关键性术语之一,在中国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中既享有"千古说诗妙诠"的美誉,又因为语词的模糊性而聚讼纷纭。笔者认为,在西方学术思想不断侵染中国理论批评界的今天,个别学者援引由伽达默... "以意逆志"说作为孟子诗学的关键性术语之一,在中国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中既享有"千古说诗妙诠"的美誉,又因为语词的模糊性而聚讼纷纭。笔者认为,在西方学术思想不断侵染中国理论批评界的今天,个别学者援引由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催生的读者反应批评阐释"以意逆志",寻找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甚至视它们为同一论域,固然展开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野,满足了当下批评界急于进行范式变革的心理,但也因此使这种争议陷入更大范围"批评的循环"。这一理论走向,不但远离了孟子的本义和要求,违背了孟子诗学的基本精神,而且也违背了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解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读者中心论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他者世界——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一种解读
16
作者 董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4-12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中,学术界或盛赞其自主的婚恋观念,或肯定其对女性才情的重视。但是,倘若用社会性别理论去解读这些小说,就会发现,这些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有关爱情婚姻的诸多观念,仍是出于“菲勒斯中心”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中,学术界或盛赞其自主的婚恋观念,或肯定其对女性才情的重视。但是,倘若用社会性别理论去解读这些小说,就会发现,这些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有关爱情婚姻的诸多观念,仍是出于“菲勒斯中心”的男性理念。于是,在男性话语统摄之下,女性成为一个没有主体的“他者”,一个“失语”的存在。小说作者们虽然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中极力显扬、夸饰女性“才情”,由于缺少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支持体系,其理想女性观仍然未能脱出男性中心的价值关怀,充其量只不过是男性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一种外化,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全面凝视和文化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 菲勒斯中心 他者 失语 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新话语
17
作者 齐效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5,共6页
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强势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带有"西方化"、"殖民化"的倾向。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必须使党的意识形态既保持主导性地位,又能够呈现开放的态势... 全球化就是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强势经济和意识形态都带有"西方化"、"殖民化"的倾向。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必须使党的意识形态既保持主导性地位,又能够呈现开放的态势:即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具有真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批判资本主义虚假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要包容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这既是意识形态新的功能的体现,又是建构科学意识形态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 新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子佳人小说母题研究
18
作者 董雁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古代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是人情小说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本文通过俯瞰人情小说的发展,追溯它的源流演变,从中勾勒出才子佳人的形象发展、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套式与美学特征,以及此类小说最终衰落的演变脉络。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母题 六朝爱情小说 唐代爱情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遗产税制度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遗产税制度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调整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开征遗产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指出中国应积极借鉴国际遗产税开征方面的成功经... 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遗产税制度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调整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开征遗产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指出中国应积极借鉴国际遗产税开征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适时开征遗产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遗产税制度 税收公平 税基和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蚂蚁算法的电子元器件位置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晔 朱国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首先介绍了基本蚂蚁算法原理和改进的蚂蚁算法,即最大-最小蚂蚁算法,根据传热学原理用微元体热平衡法建立了电子系统热分析求解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热平衡方程组,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用蚂蚁算法来优化电子元件的... 首先介绍了基本蚂蚁算法原理和改进的蚂蚁算法,即最大-最小蚂蚁算法,根据传热学原理用微元体热平衡法建立了电子系统热分析求解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热平衡方程组,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用蚂蚁算法来优化电子元件的布局能够显著降低最大温度值,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热平衡方程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