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上游弥陀寺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桐 庞奖励 +4 位作者 周亚利 黄春长 查小春 王学佳 王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7,共7页
对汉江上游弥陀寺发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w(Rb)/w(Sr)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_1)→过渡层黄土(L_t)→古土壤层(S_0)→近代黄土(L0)→... 对汉江上游弥陀寺发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w(Rb)/w(Sr)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_1)→过渡层黄土(L_t)→古土壤层(S_0)→近代黄土(L0)→表土层(TS)地层序列,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层单元之间风化成壤差异显著,古土壤层(S_0)的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层,马兰黄土(L1)的风化成壤强度最弱。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揭示了自马兰黄土堆积以来记录的气候变化,马兰黄土形成时期气候干燥寒冷,过渡层黄土的存在则说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古土壤层形成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近代黄土形成时期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变。此外,弥陀寺剖面还记录了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的一次气候变冷事件,结合光释光(OSL)测年数据,确定此事件发生于6.48 ka BP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成壤 气候变化 黄土-古土壤 汉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