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与闽方言语音层次研究
1
作者 黄瑞玲 《辞书研究》 2023年第4期91-102,共12页
层次分析法是在历史比较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汉语方言的语言事实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介绍了层次的定义,阐明了音变类型、音韵史观与层次分析的关系,并对闽方言语音层次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式回顾。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音变类型 闽方言 语音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语的“底”系指代词及其来源 被引量:2
2
作者 邢向东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74,共13页
晋语吕梁片、并州片、五台片、上党片方言存在"底、这底、那底、兀底"等指示代词,本文统称为"底"系指代词。"底"系指代词在宋元白话中使用较多,可以指代事物、性状等,其用法可分两路:《朱子语类》中"... 晋语吕梁片、并州片、五台片、上党片方言存在"底、这底、那底、兀底"等指示代词,本文统称为"底"系指代词。"底"系指代词在宋元白话中使用较多,可以指代事物、性状等,其用法可分两路:《朱子语类》中"这底"表近指(proximal demonstrative),"那底"表远指(remote demonstrative);金元白话中,"兀底(阿的)"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向对方直指面前的事物,本文叫"面指"(here demonstrative),"那的"表回指(anaphora)。明初"这底"代替了"兀底"的面指功能。明代以后,"兀底、这底、那底"在官话中逐渐消亡。现代晋语继承和发展了宋元白话中"底"系词指代性状、方式的用法,将其整合到近指"这"、远指"那、兀"的系统中,将"兀底"的指称功能调整为远指。吕梁片少数方言经过省略创新,形成了"底、底个"等指代词,与"这底"形成叠置关系;个别方言继承了明初时期"这底"指代事物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宋元白话 “底”系指代词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搜罗宏富,融汇古今的方言大词典——简评《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
3
作者 邢向东 《辞书研究》 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
《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语料宏富,能收尽收,收录了所能搜集到的汉语方言语料;它融汇古今方言于一炉,能够帮助语言学者、爱好者知今稽古,竟委穷源。修订本对1999年版查误补漏,改字订音,做了细致的修订,而且索引齐备,查检方便。该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语料宏富,能收尽收,收录了所能搜集到的汉语方言语料;它融汇古今方言于一炉,能够帮助语言学者、爱好者知今稽古,竟委穷源。修订本对1999年版查误补漏,改字订音,做了细致的修订,而且索引齐备,查检方便。该词典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极高的学术价值,是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大词典》 评述 现代方言 古代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