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建构思想与心理科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祖仪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49-56,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类的需要问题,他们把需要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认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活动和手段一同发展的,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需要既是人类行...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类的需要问题,他们把需要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认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活动和手段一同发展的,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需要既是人类行动的决定因素,同时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就是马克思恩格斯需要建构思想的基本内容。文章据此分析了与需要有关的十个心理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需要 需要建构思想 心理学 动机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熊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是具有志远、德高、才智、健康素质的人。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在教学这一核心工作中发展人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的... 具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的人,是具有志远、德高、才智、健康素质的人。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在教学这一核心工作中发展人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表现为循循善诱;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集中表现为独立思考。只有正确处理诱与思、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性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性 素质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教育质量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3
作者 刘少林 马云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邓小平教育质量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刘少林马云霞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质量问题。他在1977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先后集中阐述了教育质量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邓小平教育质量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刘少林马云霞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质量问题。他在1977年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先后集中阐述了教育质量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分析了提高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教育质量观 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思维活动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郭祖仪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实事求是地分析思维活动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可知实验和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收集资料的方法,但不是科学研究的整体。事实是在实验观察中不能缺少思维活动,而且在由观察到概括、理论和假设的推移中,也离不开思维活动。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实证主义 思维活动 转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是千篇一律和万古不变的吗?——评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
5
作者 李养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国内外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是关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问题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在实际地说明人的心理、意识问题时,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表明:产... 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国内外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心理的生理机制不变”论,是关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问题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在实际地说明人的心理、意识问题时,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表明: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是符合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规律的,从这样的大脑神经活动上说明人的心理、意识必然达到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完全一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心理 意识 大脑神经活动 心理的生理机制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美国数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6,共2页
本世纪80年代是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年代,在几十家研究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果,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于89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指出《标准》的颁布旨在... 本世纪80年代是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年代,在几十家研究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果,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于89年正式颁布了新的《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指出《标准》的颁布旨在指明教育目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现在中小学生能够适应未来21世纪生存的需要。这是继本世纪60年代著名“新数学”运动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教学课程改革运动。导致这场改革运动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改革运动 教学改革 数学素质 教学质量 当今世界 中小学生 评价标准 教育目标 教师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语言思想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祖仪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名是人类认识事物并加之与事物的语言符号。人类语言产生的过程和事物的名称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同步的社会历史过程。荀子阐述了与人类心理及行为有关的一些散名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制名的原则是“制名以指实”。概念是人们对一组... 名是人类认识事物并加之与事物的语言符号。人类语言产生的过程和事物的名称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同步的社会历史过程。荀子阐述了与人类心理及行为有关的一些散名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制名的原则是“制名以指实”。概念是人们对一组观念的集合,是以其名来标志的。针对事物数量及变化问题荀子揭示了稽实定数的原则,指出名是概念的物质载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心理的东西是客观事物的映象,要使别人了解和领会必须用名来标志,用语言来表达,语言的基本元素是名。从逻辑学角度看,名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制名 共名 语言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泽如评巴甫洛夫学说
8
作者 郭祖仪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1期1-9,共9页
一、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巴甫洛夫是名闻世界的生理学家。他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他的学学说不仅被视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甚至认为:“... 一、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巴甫洛夫是名闻世界的生理学家。他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生理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里,他的学学说不仅被视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甚至认为:“在巴甫洛夫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和反映论提供了完备的、全面的自然科学论证。”(C·A·彼得鲁舍夫斯基:《巴甫洛夫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斗争》,《科学译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甫洛夫学说 心理学者 辩证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条件反射 神经传导 唯物主义观点 神经运动 神经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教管理改革对西方管理模式的借鉴
9
作者 姚远峰 强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激励,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使我国高教管理改革借鉴西方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中国高教管理改革对西方管理模式的呼应表现为教育管理是科学的观念日益深入,逐渐形成具有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激励,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使我国高教管理改革借鉴西方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中国高教管理改革对西方管理模式的呼应表现为教育管理是科学的观念日益深入,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教管理理论和模式;“中央集权制”的高教行政管理模式开始松动并趋社会化和自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西方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心理意识的源泉和内容问题之我见──与心理学、哲学界的同志们商榷
10
作者 李养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3-49,共7页
心理意识的源泉是物质,不是精神。心理意识的内容是精神,不是物质。把物质和精神混为一谈,必然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对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的非科学理解,是错误对待心理意识的“源泉和内容”问题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 心理学 哲学 心理意识 客观现实 物质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