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PGCE的“实践-反思”性经验与现实启示——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为例
1
作者 沈善良 贺卫东 张伟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6,共14页
英国高校的PGCE是英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以“实践-反思”为课程核心,从制度到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方面均贯穿了这一核心指导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PGCE逐步从学术化的课程转向重视教学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意识、反... 英国高校的PGCE是英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以“实践-反思”为课程核心,从制度到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方面均贯穿了这一核心指导思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PGCE逐步从学术化的课程转向重视教学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教学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将教育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PGCE通过高校多种形式的活动型教学,注重中小学的课堂观察、教学体验、教学研究等校本教学实践,来提高实习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教学能力等。基于标准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的PGCE为英国教师教育的模版,具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这些学校的PGCE课程与教学对于反映英国教师教育特征具有典型意义。英国“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教育逻辑对于优化高校教师教育体系,改善教育硕士培养等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PGCE 教师教育 实践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意义、特征及路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游旭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3,共9页
教师教育学科的创设要旨在于构建一个致力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的知识领域,完成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实践任务。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是教师教育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严密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学术组织体系的有机构成。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 教师教育学科的创设要旨在于构建一个致力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的知识领域,完成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实践任务。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是教师教育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严密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学术组织体系的有机构成。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其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念为根本遵循,以跨学科协同化发展方式为基本路向,以培养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师为根本目的。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体系,需要充分激发制度供给的“强引擎”作用,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领头雁”和多元主体的“共建者”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学科体系 学科制度 学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冲突限制与优化策略——互动式治理理论视角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亮 李文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7,共14页
互动式治理理论作为厘清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分析视角,有明确的结构特征与要义指向,能够促进大学与城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集群空间。借助这一理论分析视角,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互动式治理理论作为厘清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分析视角,有明确的结构特征与要义指向,能够促进大学与城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集群空间。借助这一理论分析视角,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契合为耦合并进的治理命运共同体,呈现互涉共生的创新驱动、互补嵌入的结构化运行以及互为依据的价值目标指向等关系特征。面向未来,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互动式发展需要努力在消解角色冲突、结构性矛盾以及价值差异等困境基础上,明确治理行动体间的角色要求,形成互动有序的行动交往机制,打造和谐民主的善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集群 城市互动 互动式治理理论 高质量发展 互动关系 冲突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66
4
作者 李森 郑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形式、角色、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对话的被动性、知识的不确定性、伦理的争议性、信息的安全性等局限,由此加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担忧,主要表现为教...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形式、角色、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对话的被动性、知识的不确定性、伦理的争议性、信息的安全性等局限,由此加剧了人们对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担忧,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混淆、学生道德规范的模糊、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和考核评价难度的提升。为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提出通过教师、学生和技术三者之间的角色转型和关系重构创设有温度的课堂教学空间,通过有目标的教育、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智慧的课堂建构有深度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国家、社会和学校)执行有力度的课堂教学制度,以推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课堂教学 个性化学习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分析--以全国卷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贺卫东 朱慧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新高考语文试题以新课标理念与命题要求为指导,反映新课程语文的基本理念与测试方向。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主要路径,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考阅读试题的主要板块。梳理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有利于发... 新高考语文试题以新课标理念与命题要求为指导,反映新课程语文的基本理念与测试方向。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主要路径,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考阅读试题的主要板块。梳理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有利于发挥高考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高考语文命题质量提供资料。四年来的新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较为均衡,文本内容紧密观照社会现实热点;重视文本关联、语言运用、综合分析等学术研究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增强了试题任务的情境性与开放性,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甄别;强化文学阅读的“鉴赏与评价”,重视文本分析过程的考查。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需求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现代文阅读 试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资源在光合作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波 李永团 刘文成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49,共2页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光合作用”一节为例,介绍了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于教、学和评的全过程,以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实验资源 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生命科学》教材10年级中“探究”栏目的特点分析
7
作者 李悦宸 李永团 刘杨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南非《生命科学》教材10年级中共设有21个“探究”栏目,主要探究内容是与章节匹配的生物学科学探究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探究”栏目的特点,希望能为我国生物学教学与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生命科学教材 探究栏目 特点分析 南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的价值向度、现实挑战与路径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卢从生 周青 史兵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2期1-5,共5页
深度学习是学生能动地参与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的学习活动。深度学习的推行,既是对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也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依据深度学习呈现的言语、思考、差异及发现价值,深度学习面临的现实挑战可概括为设定水准的提高与... 深度学习是学生能动地参与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的学习活动。深度学习的推行,既是对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也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依据深度学习呈现的言语、思考、差异及发现价值,深度学习面临的现实挑战可概括为设定水准的提高与方向目标的转向。在深度学习中表达全员思考、展开他者对话,重视小组结对、促进深度学习,循环教学流程、反思学习过程,可作为走向深度学习课堂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价值向度 对话反思 小组结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科治理的价值逻辑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4,共11页
学科治理作为新时代形塑学科生命体与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善治工具,是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实践中,在知识规划与学科规训权力的双向作用下,工具为“用”成为当下学科治理的价值偏好,易陷入工具主义的价值危... 学科治理作为新时代形塑学科生命体与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善治工具,是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实践中,在知识规划与学科规训权力的双向作用下,工具为“用”成为当下学科治理的价值偏好,易陷入工具主义的价值危机。学科治理的价值逻辑应遵循价值为“善”的终极关怀,以公共理性为支点,在价值善的秩序逻辑润养下,厘清学科治理的意识形态性、主体性、生命性与规范性等价值旨趣关系,有效释放“目的性”与“过程性”善的价值正义能量。具体而言,在推进学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彰显价值善念,在学科创新驱动发展与合作的交往谱系中促成价值善态,在学科育人与教育教学改革中实现价值善行,从而助力学科治理形成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学科治理 价值逻辑 公共理性 价值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共青团的使命担当与作用发挥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琛 何华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0-83,共4页
高校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共青团是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共青团履行为党育人政治责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新时代中国... 高校是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和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共青团是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共青团履行为党育人政治责任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上,聚焦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青年力量、担当更大使命、展现更大作为。厘清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主要思路,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结合点和关键发力点,既是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也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 青年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塑学术共同体参与学术问责的治理逻辑
11
作者 陈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1,共7页
学术问责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策工具,备受学界与社会关注。然而从目前的实施实效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治理逻辑指向以及缺乏内在共意的学术共同体参与,造成学术问责出现低效、单向度的虚假治理困境。因此,厘清... 学术问责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策工具,备受学界与社会关注。然而从目前的实施实效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治理逻辑指向以及缺乏内在共意的学术共同体参与,造成学术问责出现低效、单向度的虚假治理困境。因此,厘清学术问责的治理逻辑成为扭转虚假治理、形塑“善态”大学学术场域空间的关键。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术问责需要建立协商承认的学术共同体,实现从行政身份束缚到共意商定学术契约的转向,同时坚守共同的学术治理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问责 学术共同体 学术信念 治理底线 治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理”而治:学科治理的本体解读与实践逻辑
12
作者 陈亮 许姝燕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1,共8页
学科治理现代化是可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要素驱动创造性成果接续生成的关键保障,分“理”而治为学科治理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转变筑牢了基础。学科治理包含“知识”与“制度”两个维度,知识层面的“天理”“人理”和制度... 学科治理现代化是可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要素驱动创造性成果接续生成的关键保障,分“理”而治为学科治理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转变筑牢了基础。学科治理包含“知识”与“制度”两个维度,知识层面的“天理”“人理”和制度层面的“法理”共同构成了学科之理的三重逻辑。学科冲突寓于学科天赋之理、人赋之理、法定之理之中,且外化于学术组织、学术行为、学术场域三大方面,严重滞碍了学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学科治理中的冲突频发与危机震荡的根源不仅在于学科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不明学科之理,还在于具体的学术制度设计与学科治理行动忽视分理而治。因此,学科治理亟须由“理”明“治”,进而达成分“理”而治,形成顺应学科天理、关照学科人理、完善学科法理的学科治理机制,凝聚学科共生、共在交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学科观念、制度形态、组织形态三个维度建构起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理而治 学科治理 本体解读 实践逻辑 现实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评价的生态学转向与路径选择
13
作者 张晓亮 李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25年第8期82-88,共7页
从生态学视角重构教学评价范式,有助于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传统评价局面。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学评价由价值判断转向价值创造,以为主体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由中心逻辑转向关系逻辑,以促成教学过程的协同共生;由割裂评价转向融合评价,... 从生态学视角重构教学评价范式,有助于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传统评价局面。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学评价由价值判断转向价值创造,以为主体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由中心逻辑转向关系逻辑,以促成教学过程的协同共生;由割裂评价转向融合评价,以维护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教学评价的生态学转向,需要转变评价理念,促进评价回归育人本位;强化素养导向,优化教学目标系统设计;聚焦真实表现,设计“教-学-评”一致性任务;促进协同共生,创新人机协同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生态学 价值创造 关系逻辑 融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