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1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耦合
2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姬鸣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1,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 建设教育强国,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领域的颠覆性创新、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与升级,以及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推动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三链互动体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强国之间的关键桥梁,对于实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内在耦合逻辑,两者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顶层政策碎片化、培养主体间协同不畅,以及教师胜任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应通过政策层面的纵向引领、资源层面的横向支撑,以及教师队伍的底层强化,全面增强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力,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 内生增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实施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波 李永团 刘文成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9-62,共4页
在基础生物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是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向标,而对于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认识的浅表化,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离散化、实验教学评价的错位化、数字化实验教学培训的同质化等现象,都与实现高质量生物学数字化实验... 在基础生物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是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向标,而对于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认识的浅表化,以及实验教学体系的离散化、实验教学评价的错位化、数字化实验教学培训的同质化等现象,都与实现高质量生物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旨趣相背离。为突破困境,应当以单元实验教学为统领,正确处理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的关系,构建“备·教·学·评·研”一体化数字化实验教学支撑体系,以“数字化实验+”和“跨学科数字化实验”为核心,利用数字化实验操作系统,实施循证化教学测评与反馈,重构理论与实践双向融合的生物学数字化培训范式,从而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和科学思维品性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数字化实验 数字化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堵点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94
4
作者 韩飞 郭广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殷实基础和深刻动因。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 新质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殷实基础和深刻动因。新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工匠精神层面的新质人才培养,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因此,改革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新质职教人才,成为推动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变量。然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需推动职教传统理念的革新、新质人才的培养及产业体系的升级。遵循职业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要义,以及职业教育强国的历史逻辑、政策逻辑、现实逻辑,从新理念、新智能、新业态三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一是新理念赋能,确立教育、科技、人才协调发展的“大职教观”;二是新智能赋能,产教融合认证培育新质职教人才;三是新业态赋能,职业教育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赋能理论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双向赋能 被引量:52
5
作者 韩飞 金琴花 郭广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不断激发其创新活力并推进其持续进步。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重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强化新质生产力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期实现二者双向循环赋能。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应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将培育职教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增长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的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的双层逻辑 被引量:3
6
作者 韩飞 廖思月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4,共8页
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新质人才的培养。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新时代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需依循“外在-内在”双向路径培育“新阶人才-新智人才”。为实现育人目标,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既要基于企业层面的科创性需求、产... 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新质人才的培养。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新时代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需依循“外在-内在”双向路径培育“新阶人才-新智人才”。为实现育人目标,高等教育催化新质生产力既要基于企业层面的科创性需求、产业层面的实践性需求、国际层面的跨文化需求,形成高等教育育人精准的时代定位;也要基于准备阶段的资源配置、执行阶段的能力锻炼以及反馈阶段的评价控制,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人力资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7
7
作者 蒲智勇 贺祖斌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5期50-60,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人民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人民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统筹协调与和谐共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特征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可供识别的“中国式”独特标志,具体体现在制度基础、价值追求、现实背景、基本理念等方面,分别回答了教育发展道路、教育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怎样发展等核心问题。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在战略与规划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与治理实践上激发活力,在人民中心的立场上促进公平,在规模与内涵建设上提升质量,在统筹与协同推进上注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