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特征及其价值——历史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永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97,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既是中国革命的客观历史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选择的结果。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识形态选择的主观性与话语实践的客观性统一、话语反映权力的可能性与权力决定话语的必然性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既是中国革命的客观历史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选择的结果。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识形态选择的主观性与话语实践的客观性统一、话语反映权力的可能性与权力决定话语的必然性统一,以及话语目标设定与话语实践语境的历时性差异,是这一话语的三个主要特征。这一话语的价值在于标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维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且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危机传播的批判取向、主体意识与话语理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苏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5,98,共3页
媒介如何能够使其话语实践成为危机时刻公众获取信息、协商辩论、达成共识的公共性语意场,本文从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之解读获得启示,意图通过建构具有批判性立场、主体意识以及话语理性的新型话语实践特征,进而走出意义的"荒原... 媒介如何能够使其话语实践成为危机时刻公众获取信息、协商辩论、达成共识的公共性语意场,本文从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之解读获得启示,意图通过建构具有批判性立场、主体意识以及话语理性的新型话语实践特征,进而走出意义的"荒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传播 批判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