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
1
作者 李鹏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59-64,共6页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李鹏斌一自从孔子面对滔滔流去的江水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中国历代诗人总爱把人生忧愁与悲情寄寓于流水之中,于是日夜不息悠悠远去的流水,成了表达伤逝之情,感叹人生...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李鹏斌一自从孔子面对滔滔流去的江水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中国历代诗人总爱把人生忧愁与悲情寄寓于流水之中,于是日夜不息悠悠远去的流水,成了表达伤逝之情,感叹人生易逝的一种感情的象征物。如唐朝张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学 《海上劳工》 “月” 象征意义 水的象征 《老人与海》 海明威 《春江花月夜》 自然景观 《鲁宾逊漂流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壮丽画卷 艺术的瑰丽珍品──《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文新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80-86,共7页
时代的壮丽画卷艺术的瑰丽珍品──《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比较胡文新《红楼梦》自18世纪中叶成书以来,以其巨大的思想艺术成就,拨动了亿万读者的心弦,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由19世纪初期英国女作家简&... 时代的壮丽画卷艺术的瑰丽珍品──《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比较胡文新《红楼梦》自18世纪中叶成书以来,以其巨大的思想艺术成就,拨动了亿万读者的心弦,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由19世纪初期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所创作。在作品中,作家以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红楼梦》 伊丽莎白 曹雪芹 资产阶级 奥斯丁 林黛玉 壮丽画卷 封建势力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