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与模板组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军霞 张颖 +2 位作者 夏慧芸 白超良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9,共6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模板组成等因素对上述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所得复合微球表面均具有图案化结构,该结构明显依赖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模板微凝胶的组成.就模型体系而言,随表面活性剂Span-20、Span-80和Span-85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降低,微球表面形貌趋于粗糙,但仍然十分规整;就模板组成而言,模板中MAA含量增加使得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变得更加精细.据此,认为通过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微凝胶模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这些无机-有机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从而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表面活性剂 模板 硫化物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剂的用量对SAPO-5分子筛微球大小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俊萍 董涛 +2 位作者 王集杰 王太山 陈亚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6,共4页
在高压微波条件下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SAPO-5分子筛微球,研究了模板剂用量对分子筛微球表面大小及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剂对分子筛微球的合成具有结构导向作用,且... 在高压微波条件下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SAPO-5分子筛微球,研究了模板剂用量对分子筛微球表面大小及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剂对分子筛微球的合成具有结构导向作用,且模板剂的用量对分子筛微球的聚集状态影响很大,模板剂的用量比在2.00~2.60范围时,生成由粒径为5μm左右的大粒径SAPO-5分子筛的晶体;当模板剂的用量减少到1.12~1.30时,生成由粒径为2~3μmSAPO-5分子筛小颗粒组成的18-25μm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5分子筛 高压 微波合成 模板剂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锰(Ⅱ)、镍(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丰琴 王博 +1 位作者 马红竹 闫小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60-1464,共5页
合成出以乙二胺为核,马来酸酐为支化结构单元的马来酰胺树枝状高分子、高分子配体及其铜、锰、镍配合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就金属配合物对催化分解双氧水反应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树枝状高分子 合成 表徘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O_4-PAM无机-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颖 刘慧瑾 +2 位作者 谢玉霞 王瑞芳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结合反胶束法制备了具有表面图案结构的硫酸钡-聚丙烯酰胺(BaSO4-PAM)无机-高分子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RD对复合微球的形貌和无机沉积物BaSO4的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以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结合反胶束法制备了具有表面图案结构的硫酸钡-聚丙烯酰胺(BaSO4-PAM)无机-高分子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RD对复合微球的形貌和无机沉积物BaSO4的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SO4的沉积量、沉积反应速度等因素对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都有显著影响;复合微球中BaSO4具有正交重晶石结构.实验所得BaSO4-PAM复合微球兼具高分子的柔性和无机物的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分子微凝胶 反胶束 硫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_4-11和SAPO_4-11分子筛的微波合成及结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罗小林 陈亚芍 常鹏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的具有AEL晶体结构的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结晶度高、晶粒均匀(为长约5μm的棒状晶体)。通过考察晶化时间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发现,微波合成的AlPO4-11分子筛是由六方晶系的正磷酸铝发生晶相转化而来的。利用X射线能谱对合成的SAPO4-11分子筛表面硅原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SAPO4-11分子筛具有B酸和L酸两种酸性位,但由于合成产物表面硅原子含量较少,因此酸性位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PO4-11分子筛 SAPO4-11分子筛 微波辐射 晶相转化 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水对H_2O_2+Cl气相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琼 张田雷 +4 位作者 吕文彬 王睿 王志银 王文亮 王竹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070,共10页
在aug-cc-pVTZ基组下采用CCSD(T)和B3LYP方法,研究了H2O2+Cl反应,并考虑在大气中单个水分子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Cl反应只存在一条生成产物为HO2+HCl的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0.21kJ·mol-1.加入一分子水后,H2O2+Cl反应的产... 在aug-cc-pVTZ基组下采用CCSD(T)和B3LYP方法,研究了H2O2+Cl反应,并考虑在大气中单个水分子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Cl反应只存在一条生成产物为HO2+HCl的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0.21kJ·mol-1.加入一分子水后,H2O2+Cl反应的产物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所得势能面却比裸反应复杂得多,经历了RW1、RW2和RW3三条通道.水分子在通道RW1和RW2中对产物生成能垒的降低起显著的负催化作用,而在通道RW3中则起明显的正催化作用.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并结合Wigner矫正模型计算了216.7-298.2 K温度范围内标题反应的速率常数.结果显示,298.2 K时通道R1的速率常数为1.60×10-13cm3·molecule-1·s-1,与所测实验值非常接近.此外,尽管通道RW3的速率常数kRW3比对应裸反应的速率常数kR1大了46.6-131倍,但该通道的有效速率常数k'RW3却比kR1小了10-14个数量级,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分子对H2O2+Cl反应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水催化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_4O_7·3.5H_2O的合成、表征与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宏升 李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碱土金属硼酸盐SrB4O7.3.5H2O,并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热分析(TG-DTA)等一系列物相鉴定与表征。通过设计热力学循环,利用微热量计测定了SrB4O7.3.5H2O溶解于约1 mol.L-1HC l水溶液中的摩... 合成了一种新型碱土金属硼酸盐SrB4O7.3.5H2O,并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热分析(TG-DTA)等一系列物相鉴定与表征。通过设计热力学循环,利用微热量计测定了SrB4O7.3.5H2O溶解于约1 mol.L-1HC l水溶液中的摩尔溶解焓,再结合H3BO3在HC l(aq)的摩尔溶解焓,Sr(OH)2.8H2O(s)溶解于[HC l(aq)+H3BO3(aq)]的摩尔溶解焓,以及H2O(l)、Sr(OH)2.8H2O(s)与H3BO3(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得到了SrB4O7.3.5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435.15±3.30)kJ.mo?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量热 热化学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N′-二齿螯合配体构筑的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_2]·CH_3OH·H_2O
8
作者 付峰 高子伟 +3 位作者 冯勇 尚军飞 李东升 王继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3,共4页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4.163 8(4)nm,b=1.323 9(1)nm,c=1.936 0(1)nm,β=117.23(9)°;Z=8;最终偏离因子R=0.032 7.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与来自两个dpphen的4个N和一个fum的2个O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单元.相邻单核单元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梯状链,毗邻的超分子链通过dpphen上苯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苯基-1 10-邻菲罗啉 铜(Ⅱ)配合物 Π-Π堆积 氢键作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六硼酸钡的合成与热化学研究
9
作者 黄宏升 李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4-197,共4页
One new hydrated barium hexaborate has been prepared and identified by chemical analysis,X-ray diffraction(XRD),infrared spectral(IR) and thermal analysis(TG-DTG,DSC).The constitute of sample is BaB6O10·4.5H2O.Th... One new hydrated barium hexaborate has been prepared and identified by chemical analysis,X-ray diffraction(XRD),infrared spectral(IR) and thermal analysis(TG-DTG,DSC).The constitute of sample is BaB6O10·4.5H2O.The structure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sample were studied.The molar enthalpies of solution of BaB6O10·4.5H2O in 1 mol·dm-3 HCl(aq)were measured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previously determined enthalpy of solution of other substances in HCl(aq) and 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of related substances,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ies of formation of BaB6O10·4.5H2O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酸钡 热化学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a激发态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家瑜 尹世伟 +1 位作者 杨永梅 李兰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9-1137,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对氢取代后叶绿素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用不同的量子化学方法如ZINDO-CIS,TD-DFT和SAC-CI计算激发态能量,考察叶绿素的侧链和单线态根数目对激发态能量的影响,并计算Qy态跃迁偶极矩与y轴的夹角.结果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对氢取代后叶绿素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用不同的量子化学方法如ZINDO-CIS,TD-DFT和SAC-CI计算激发态能量,考察叶绿素的侧链和单线态根数目对激发态能量的影响,并计算Qy态跃迁偶极矩与y轴的夹角.结果表明,CAM-B3LYP泛函形式是计算叶绿素a前4个激发态特征的最佳方法,与高精度方法SAC-CI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 Qy跃迁偶极距方向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桨烷型分子BX[(CH2)n]3和BX(CH2)[CH(CH2)nCH](X=N,P)的结构和性质
11
作者 李金霞 张聪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3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螺桨烷型分子BX[(CH2)n]3和BX(CH2)[CH(CH2)n CH](X=N,P;n=1-6)的结构、稳定性、化学键和电子光谱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分子都是稳定的.BX[(CH2)n]3(X=N,P;n=1-6)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螺桨烷型分子BX[(CH2)n]3和BX(CH2)[CH(CH2)n CH](X=N,P;n=1-6)的结构、稳定性、化学键和电子光谱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分子都是稳定的.BX[(CH2)n]3(X=N,P;n=1-6)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均大于5.20 eV,其中BN[CH2]3和BP[CH2]3的能隙超过7.0 eV,与C5H6的能隙(7.27 eV)很接近,BX(CH2)[CH(CH2)n CH](X=N,P;n=1-6)的能隙在6.80 eV左右.所研究分子能量的二阶差分表明BN[(CH2)3]3、BP[(CH2)4]3及BX(CH2)[CH(CH2)2CH](X=N,P)是最稳定的.BX[(CH2)n]3的Wiberg键级表明除了BN[(CH2)n]3(n=2和6)中不存在B―N键,其它化合物中B和N均形成了化学键,BP[(CH2)n]3中除了BP[(CH2)2]3不存在B―P键,其它的均存在.电子密度的拓扑分析表明N―B键属于离子键,而P―B键具有共价键特征.BX[(CH2)n]3(X=N,P)的第一垂直激发能分别在191.1-284.8 nm和191.8-270.1 nm之间,BX(CH2)[CH(CH2)n CH](X=N,P)的第一垂直激发能分别在190.5-199.7 nm和209.0-221.3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n]螺桨烷 BX(CH2)n3 稳定性 化学键 电子光谱 BX[(CH2)n]3 BX(CH2)[CH(CH2)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介质中苎麻脱胶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源德 唐守伟 +3 位作者 杨喜爱 严理 刘昭铁 熊和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6,83,共4页
为确定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对超临界CO2介质中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50℃,CO2压力8 MPa,pH值5-6.5,转速90 r/min,时间1.5-2... 为确定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对超临界CO2介质中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50℃,CO2压力8 MPa,pH值5-6.5,转速90 r/min,时间1.5-2.0 h;超临界CO2介质的苎麻酶法脱胶具有产量高和品质好的特点,与常规化学脱胶方法相比,脱胶制成率提高了14.3%,束纤维强力提高了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超临界CO2 果胶酶 木聚糖酶 酶法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昭铁 熊和平 +1 位作者 彭源德 唐守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综述了苎麻纤维的改性原理以及苎麻纤维碱法、液氨、乙酰化、烷基化、磺化、氰乙基化、离子液体、阳离子、纳米粒子等改性工艺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超临界流体苎麻纤维的改性。
关键词 苎麻纤维 超临界流体 乙酰化改性 碱法改性 阳离子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莉宁 吕凤婷 +1 位作者 胡静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按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从物理薄膜、化学薄膜和自组装单层膜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荧光 薄膜传感器 自组装单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臭氧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田雷 王渭娜 +4 位作者 刘畅 吕娜 陈妙 郭莎 王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13-2320,共8页
采用G3B3方法构建反式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O3反应体系以及后续Criegee自由基有、无水分子参与下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剖面.结果表明,反式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O3反应首先生成一个稳定的五元环中间体,此中间体按断键位置不同后续裂解反... 采用G3B3方法构建反式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O3反应体系以及后续Criegee自由基有、无水分子参与下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剖面.结果表明,反式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O3反应首先生成一个稳定的五元环中间体,此中间体按断键位置不同后续裂解反应存在两条路径,分别生成产物P1(CH3CHOO+CH3OC(O)C(CH3)O)和P2(CH3CHO+CH3OC(O)C(CH3)OO).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并结合Wigner矫正模型计算了200-1200 K温度区间内标题反应的速率常数kTST/W.计算结果显示,294 K时,该反应速率常数为7.55×10-18cm3molecule-1s-1,与Bernard等对类似反应所测实验值非常接近.生成的Criegee自由基(CH3CHOO和CH3OC(O)C(CH3)OO)可分别与水分子发生α-加成及β-氢迁移反应,其中Criegee自由基与水的α-加成反应较其与水的β-氢迁移反应具有优势.另外与无水分子参与CH3CHOO和CH3OC(O)C(CH3)OO异构化反应相比,水分子的参与使得异构化反应较为容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丁烯酸甲酯 臭氧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3CH2O+HCHO 反应机理及主通道速率常数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莎 王渭娜 +2 位作者 靳玲侠 王帅 王文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0-1306,共7页
采用 CCSD(T)/ cc-pVDZ// B3LYP/6-311++G(d,p)双水平计算方法研究了 CH3 CH2 O+HCHO 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标题反应主要存在5个抽氢和3个氢迁移异构化反应通道,其中抽氢通道 R→IMa(CH3 CH2 O…CH2 O)→TS1→ IM1b→P... 采用 CCSD(T)/ cc-pVDZ// B3LYP/6-311++G(d,p)双水平计算方法研究了 CH3 CH2 O+HCHO 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标题反应主要存在5个抽氢和3个氢迁移异构化反应通道,其中抽氢通道 R→IMa(CH3 CH2 O…CH2 O)→TS1→ IM1b→P1(CH3 CH2 OH+CHO)为优势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4.65 kJ/ mol.利用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计算了主通道 R1在275~1000 K 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 kTST , kCVT 和 kCVT/ SCT ,在此温度区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三参数表达式为 kCVT/ SCT =2.26×10-17 T0.57 exp(-1004/ T),显示具有正温度系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基 甲醛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egee中间体CH3CHOO与OH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志芳 王渭娜 +2 位作者 马倩 刘峰毅 王文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采用CCSD(T)//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Criegee中间体CH_3CHO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存在抽氢、加成-分解和氧化3类反应通道,其中,syn-CH3CHOO+OH以抽β-H为优势通道,表观活化能为-4.88 k J/mol;anti-CH_3CHO... 采用CCSD(T)//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Criegee中间体CH_3CHO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存在抽氢、加成-分解和氧化3类反应通道,其中,syn-CH3CHOO+OH以抽β-H为优势通道,表观活化能为-4.88 k J/mol;anti-CH_3CHOO+OH则以加成-分解反应为优势通道,表观活化能为-13.25 k J/mol.在加成-分解和氧化反应通道中,anti-构象的能垒均低于syn-构象,而抽氢反应则是syn-(β-H)的能垒低于anti-构象.速率常数计算表明,anti-构象的加成-分解反应通道具有显著的负温度效应;syn-和anti-构象的氧化通道具有显著的正温度效应.3类反应具有显著不同的温度效应,说明通过改变温度可显著调节3类反应的相对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egee中间体 CH3CHOO自由基 OH自由基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La[o-C_6H_4(NO_2)(CO_2)]_3·(DMF)_2}_2的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丽 陈亚芍 赵丽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镧配合物{La...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902(2)nm,b=1.245 0(2)nm,c=1.298 7(2)nm,α=64.555(2),°β=66.348(2),°γ=71.920(2)°,V=1.569 5(5)nm3,Dc=1.658 Mg/m3,Z=2,μ=1.437 mm-1,F(000)=784.配合物中有2个La(Ⅲ)被4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桥联,每个La(Ⅲ)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9,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7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和2个DMF的羰基氧原子.化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成为三维立体结构.同时发现了标题化合物固体具有光致发光现象,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载离子液体刷/过氧磷钨酸盐催化剂催化H_2O_2选择性氧化硫醚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先莹 马文娟 +3 位作者 韩晓燕 张文 吕爱凤 魏俊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1-2326,共6页
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离子液体刷固载过氧磷钨酸盐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IR和SEM-EDAX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室温下,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30%(质量分数)H2O2溶液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或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 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离子液体刷固载过氧磷钨酸盐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IR和SEM-EDAX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室温下,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30%(质量分数)H2O2溶液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或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采用1.1倍H2O2时,反应选择性地生成亚砜,仅有微量砜生成;采用2.5倍H2O2时,反应选择性地生成砜;而且催化氧化体系对于含有烯键的硫醚也具有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即使当H2O2的用量为底物的2.5倍时,也不产生环氧化产物.该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后,其活性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多相催化 固载离子液体 选择性氧化 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HO2气相反应机理及主通道速率常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田雷 杨晨 +5 位作者 凤旭凯 王竹青 王睿 刘秋丽 张鹏 王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1-710,共10页
采用CCSD(T)/6-311++G(3df,2pd)//B3LYP/6-311+G(2df,2p)双水平计算方法构建了HO_2+HS反应体系的单、三重态反应势能面,并对该反应主通道的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经历了八条反应通道,其中三重态反应通道R1是标题反... 采用CCSD(T)/6-311++G(3df,2pd)//B3LYP/6-311+G(2df,2p)双水平计算方法构建了HO_2+HS反应体系的单、三重态反应势能面,并对该反应主通道的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反应经历了八条反应通道,其中三重态反应通道R1是标题反应主通道。此通道包含路径Path 1(R→~3IM1→~3TS1→P1(~3O_2+H_2S))和Path 1a(R→~3IM1a→~3TS1a→P1(~3O_2+H_2S))两条路径。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分别计算了主路径Path 1和Path 1a在200-800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在此温度区间内路径Path 1和Path 1a具有负温度系数效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显示,对主路径Path 1和Path 1a而言,变分效应在计算温度段内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在低温段有显著影响。路径Path 1和Path 1a的CVT/SCT速率常数的三参数表达式分别为k_1^(CVT/SCT)(200-800 K)=1.54×10^(-5)T^(-2.70)exp(1154/T)cm^3?molecule^(-1)?s^(-1)和k_(1a)^(CVT/SCT)(200-800 K)=5.82×10^(-8)T^(-1.84)exp(1388/T)cm^3?molecule^(-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 HO2 势能面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