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观结构调控增强激光粉末床熔融CoCrNi中熵合金耐蚀性能
1
作者 丁瑶 王力 +1 位作者 刘海龙 赵卫国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为解决增材制造CoCrNi中熵合金非平衡凝固局部位错富集问题,利用背散射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CoCrNi中熵合金的不同热处理显微组织,并通过电化学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钝... 为解决增材制造CoCrNi中熵合金非平衡凝固局部位错富集问题,利用背散射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CoCrNi中熵合金的不同热处理显微组织,并通过电化学实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显微组织与腐蚀行为、钝化膜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增材制造CoCrNi中熵合金具有明显的柱状晶组织和位错胞状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由900℃提高至1200℃,位错胞状结构逐渐消失,逐渐发生回复再结晶,由增材制造快速凝固的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晶粒尺寸减小,析出相逐渐粗化。经900℃热处理后,腐蚀电位最高,维钝电流密度和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蚀性能最好;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至1050~1200℃,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耐蚀性能 激光粉末床熔融 电化学测试 位错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平台育人的困境与路径探讨
2
作者 王强 李艳玲 昝文博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0期189-19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明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平台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优化并完善科研平台育人思路和育人机制,并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定位,本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工作的内涵... 本研究旨在探明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平台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优化并完善科研平台育人思路和育人机制,并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定位,本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工作的内涵,并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平台育人工作发展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平台育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平台育人存在的关键问题,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创新科研育人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研育人协同度;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满足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平台育人需要从以上多方面着手,着重提高科研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并服务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育人 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春霞 张艳 凌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1,95,共3页
为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通常采用抗冲磨混凝土。前人研究发现,HF粉煤灰混凝土试块后期抗压、抗冲磨强度明显提高[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与不同水胶比对HF粉煤灰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试验... 为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耐久性,水工建筑物中通常采用抗冲磨混凝土。前人研究发现,HF粉煤灰混凝土试块后期抗压、抗冲磨强度明显提高[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与不同水胶比对HF粉煤灰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25%的混凝土试块比粉煤灰掺量为20%的混凝土试块的磨损率小;而且,水胶比越小,混凝土试块的磨损率越大,抗压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胶比 抗冲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地震作用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超 张慧 +1 位作者 杨谦 熊仲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
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基础固定结构、"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对三种结构体系在单向地震作用下进行了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分析,分析可知,"先滑后限&qu... 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基础固定结构、"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对三种结构体系在单向地震作用下进行了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分析,分析可知,"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较之其他两种结构体系在隔震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一种高效的滑移隔震体系。它一方面发挥了滑移隔震体系"自由滑移"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滑移量超限时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隔震 先滑后限 隔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奇异值理论的西安钟楼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卫兵 侯艳芳 陈卓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248,共7页
在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钟楼进行强噪声环境激励下振动监测的基础上,应用自然激励法采用不同测点的传感器记录的加速度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代替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小波尺度、中心频率和带宽频率对互相关函数进... 在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钟楼进行强噪声环境激励下振动监测的基础上,应用自然激励法采用不同测点的传感器记录的加速度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代替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小波尺度、中心频率和带宽频率对互相关函数进行小波分析,并根据小波变换系数的模的相角和对数导数识别频率和阻尼比信息,实现了基于小波和奇异值理论的方法对西安钟楼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基于小波和奇异值理论的方法识别古建筑木结构模态参数的可行性,为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钟楼 模态参数识别 小波分析 奇异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缺陷承载门式刚架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三庆 郭欢 +3 位作者 王威 胡敬余 葛静 李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以门式刚架拟静力试验为基础,采集并分析了含缺陷刚架的梁和柱在不同荷载等级下的法向磁信号H p(y)值,研究试件未退磁状态下法向磁信号H p(y)值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预制缺陷与磁信号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试件初始剩磁场强度较大,试件... 以门式刚架拟静力试验为基础,采集并分析了含缺陷刚架的梁和柱在不同荷载等级下的法向磁信号H p(y)值,研究试件未退磁状态下法向磁信号H p(y)值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预制缺陷与磁信号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试件初始剩磁场强度较大,试件表面的磁信号在数值上虽然会随着荷载的变化而变化,但磁信号曲线在形状上会保持初始剩磁场的分布状态,直至外应力能够克服残余应力的影响;试件到达临界状态时,即试件刚度急剧退化、屈服或者失稳时,法向磁信号H p(y)值会发生突变或反转;磁信号曲线在节点、缺陷附近由于应力集中表现出波峰波谷.因此,可以通过磁信号的突变、反转、波峰、波谷、过零点反演试件的受力状态、应力集中和缺陷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检测 法向磁信号 磁场梯度 临界状态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滑区长度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超 张慧 熊仲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5,83,共7页
"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自滑区长度是"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限位装置的重要参数,将直接影响限位装置的限位效果。本文首先探讨了自滑区长度的确定,提出合理的最大自滑区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自滑区长度是"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限位装置的重要参数,将直接影响限位装置的限位效果。本文首先探讨了自滑区长度的确定,提出合理的最大自滑区长度应满足的条件。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在不同自滑区长度下"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基底滑移量及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当选择合理的自滑区段,可以使基底剪力和结构三个代表层的加速度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数值,使得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幅减少,隔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滑后限 滑移隔震 自滑区长度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的“先滑后限”滑移隔震结构双向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慧 张超 +1 位作者 侯伟 熊仲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5,共8页
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4层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基础固定结构、"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对三种结构体系在不同工... 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4层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基础固定结构、"一滑就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对三种结构体系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结构动力响应(平动反应和扭转反应)的对比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结构在输入双向地震波作用时隔震效果较好,结构的变形更加均匀,受力更加合理。同时,对于存在明显偏心的不规则结构,采用"先滑后限"的滑移隔震体系后,限位器的刚度布置对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自滑区的存在使得扭转振动效应通过结构的摩擦滑移得到了调整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滑后限 滑移隔震 隔震效果 扭转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下端局部采用FRC材料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分析
9
作者 徐洁 梁兴文 +1 位作者 王海 康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在其下端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6根剪跨比为3、柱内配置较少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柱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具有较好的...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在其下端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6根剪跨比为3、柱内配置较少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柱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局部使用FRC材料可以减少约束箍筋和抗剪箍筋用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截面受拉区FRC受拉作用的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柱 损伤容限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堆积体隧道压力拱效应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0
作者 昝文博 赖金星 +3 位作者 邱军领 曹校勇 冯志华 宋飞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66-1674,I0004,共10页
以国道318线某堆积体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松散堆积体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扰动特征与压力拱形成机理,详细分析围岩径、环向应力变化及其压力拱的形成与稳定机制。结果表明:拱部围岩松动... 以国道318线某堆积体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松散堆积体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扰动特征与压力拱形成机理,详细分析围岩径、环向应力变化及其压力拱的形成与稳定机制。结果表明:拱部围岩松动范围和松弛幅度均较大且已经延伸至地表,而边墙部位扰动深度较小但松弛幅度较大;拱部120°范围内围岩表现出明显的径向松动和环向成拱效应,边墙部位0~0.55倍开挖跨度范围内的围岩径向和环向应力显著增大形成高度应力集中区,承担着压力拱及其上的围岩荷重。围岩成拱系数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化规律,其中拱顶成拱系数最大且随掌子面开挖近似呈线性增大,边墙成拱系数次之但受开挖空间效应的影响范围很小,30°~60°范围的成拱系数只在掌子面前后6 m范围内开挖时增长较大但很快便趋于稳定;试验和计算压力拱形状均呈尖拱形,它的形成对于维持洞室的稳定和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松散堆积体 围岩应力 压力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在跨断层形变异常干扰因素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宁 张四新 曹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7,181,共8页
采用跨断层场地垂直形变观测数据和气象站气象数据等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适于本类数据的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因素与形变值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个关联度评价模型用于计算关联度阈值,将计算所得的关联度与阈值... 采用跨断层场地垂直形变观测数据和气象站气象数据等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适于本类数据的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因素与形变值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个关联度评价模型用于计算关联度阈值,将计算所得的关联度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筛选干扰因素。通过对窝子滩场地和大泉口场地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确定干扰因素对形变的影响程度,可应用于跨断层监测场地的形变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干扰因素评价 关联度评价模型 窝子滩场地 跨断层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春晨 刘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66,共10页
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油气藏发育,储集层预测难度大是制约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秉承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思想,基于高分辨率地震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利用地震90°相位转换、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松辽盆地杏西... 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油气藏发育,储集层预测难度大是制约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秉承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思想,基于高分辨率地震和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利用地震90°相位转换、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松辽盆地杏西地区姚家组的层序地层、储集层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砂体分散体系时空演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探讨了基准面变化对砂体分散体系展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杏西地区姚家组可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出3种岩性组合;在地震剖面上,中等厚度砂岩夹薄层泥岩的岩性组合对应强振幅,复合厚互层的岩性组合对应中等—强振幅,薄互层的岩性组合对应弱—中等振幅;基准面上升早期,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平面上以朵状为主,上升中—晚期,逐渐过渡为退积式树枝状浅水三角洲,基准面下降早期,以加积-微弱进积式树枝状浅水三角洲为主,至下降中—晚期,砂体分散体系以坨状沉积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杏西地区 浅水三角洲 砂体分散体系 基准面旋回 正演模拟 岩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治军 文志刚 +7 位作者 刘护创 张春明 高怡文 白晓寅 王小多 韩长春 李子梁 李科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基于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某探井全井段泥岩样品的热解分析资料和4个岩心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存... 基于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某探井全井段泥岩样品的热解分析资料和4个岩心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存在3套潜在烃源岩,即赛汉塔拉组(K_(1)bs)泥岩、腾格尔组二段(K_(1)bt^(2))泥岩和腾格尔组一段(K_(1)bt^(1))泥岩;K_(1)bs泥岩TOC平均为0.39%,烃源岩为差—中等、Ⅲ型、未成熟烃源岩;K_(1)bt^(2)泥岩TOC平均为0.64%,最高热解峰温(T_(max))平均为430℃,主要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_(2)—Ⅲ型、未成熟—低成熟烃源岩;K_(1)bt^(1)泥岩TOC平均为0.53%,T_(max)平均为432℃,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_(2)—Ⅲ型、低成熟烃源岩,但该段底部的烃源岩达到成熟热演化阶段;烃源岩在生源输入方面均具以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还原性、微咸水沉积古环境;研究区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为0.85%,凹陷的生油门限深度为1500 m,预测在南北2个次凹的深凹带均有面积较广、厚度较大的K_(1)bt^(2)和K_(1)bt^(1)有效生烃烃源岩分布;从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油气成藏物质基础来看,伊和乌苏凹陷北次凹的油源条件明显好于南次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伊和乌苏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非贯通型钢的钢管约束RC柱抗震性能研究
14
作者 赵航 王秋维 +1 位作者 史庆轩 王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1-59,136,共10页
提出采用内置型钢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eel tube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C)柱节点的构造方案,为明确节点中内置非贯通型钢STRC柱的受力性能,设计6个不同型钢内置长度STRC柱及2个无型钢柱对比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及有限元... 提出采用内置型钢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eel tube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C)柱节点的构造方案,为明确节点中内置非贯通型钢STRC柱的受力性能,设计6个不同型钢内置长度STRC柱及2个无型钢柱对比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钢管和型钢应变,探讨了型钢内置长度和轴压比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TRC柱根区域均发生压弯破坏,内置型钢长度对混凝土损伤程度及裂缝开展范围有显著影响,所有试件在加载后期仍具有稳定的承载力;内置型钢对STRC柱承载力及变形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当内置长度较短时,抗弯性能不易发挥,增大内置长度可提高型钢受弯程度,明显提升试件抗震性能,当内置长度超过一定值后,型钢受弯较充分,性能则趋于稳定;柱根部钢管主要提供横向约束作用,中部钢管主要参与截面抗弯,可占截面总弯矩30%以上;随轴压比的增加,试件承载力提高但延性降低。结合试验数据进行扩参分析,给出了满足组合柱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内置非贯通型钢长度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型钢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 轴压比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嵌固支座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数值分析研究
15
作者 赵航 王秋维 史庆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6-913,共8页
嵌固支座对钢筋混凝土柱根区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而传统纤维单元中并未考虑此约束,对以弯曲破坏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不考虑嵌固支座约束时柱的承载力较试验值低,且轴压比越大偏低越多.分析混凝土强度和峰值应变对柱正... 嵌固支座对钢筋混凝土柱根区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而传统纤维单元中并未考虑此约束,对以弯曲破坏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不考虑嵌固支座约束时柱的承载力较试验值低,且轴压比越大偏低越多.分析混凝土强度和峰值应变对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揭示嵌固支座约束对承载力的提高机理,分别采用修正系数K_(1)、K_(2)、K_(3)反映约束作用对破坏控制截面位置、混凝土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影响,建立了修正后的钢筋混凝土柱纤维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提方法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固支座约束 纤维单元 钢筋混凝土柱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轴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变质基底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6
作者 刘瑛 刘护创 +2 位作者 王文慧 赵春晨 陈治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6,共11页
伊和乌苏凹陷是二连盆地西南缘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之一,凹陷洼槽区钻探的Y2井在1619~2342 m钻遇大套变质岩。为搞清伊和乌苏凹陷的变质基底成因以及油气勘探潜力,对Y2井变质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伊和乌... 伊和乌苏凹陷是二连盆地西南缘勘探程度较低的凹陷之一,凹陷洼槽区钻探的Y2井在1619~2342 m钻遇大套变质岩。为搞清伊和乌苏凹陷的变质基底成因以及油气勘探潜力,对Y2井变质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特征以及伊和乌苏凹陷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Y2井变质岩岩性为白云母石英片岩、方解石英岩,变质程度低-中等,母岩为粉砂质泥岩或页岩。(2)变质岩表现为富Al_(2)O_(3)、K_(2)O特征,w(Cr)/w(Zr)值为0.309,w(Sr)/w(Ba)值为0.177,Sr表现出明显负异常,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在(La/Yb)_(N)与ΣY交汇图版上落在沉积岩或钙质泥质岩区。(3)变质岩的锆石U-Pb测年年龄可划分为3组(250.0±10.0 Ma、402.1±2.2 Ma、大于1064 Ma),第一组变质成因的锆石年龄对应的地层时代为晚二叠世,代表地层为晚二叠统或更老地层。(4)相对于邻区凹陷,伊和乌苏凹陷沉积缺失侏罗系、阿尔善组一段-三段及部分阿尔善组四段,目的层厚度小,中生界埋深浅,凹陷发育时期晚。伊和乌苏凹陷石油地质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底 地层年代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石油地质条件 伊和乌苏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