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叶树脂分离纯化产物的抗疲劳功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迪 尚华 宋晓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1-254,共4页
为了评价杜仲叶分离纯化产物抗疲劳功效,测定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两种分离纯化产物中多酚含量,并采用动物实验评价纯化产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LA)、血清尿素氮(SUN)、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比较各纯... 为了评价杜仲叶分离纯化产物抗疲劳功效,测定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两种分离纯化产物中多酚含量,并采用动物实验评价纯化产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LA)、血清尿素氮(SUN)、肝糖原和肌糖原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比较各纯化产物的抗疲劳功效。结果表明:多酚含量最高的固体纯化产物为EU1Ⅰ(20%乙醇洗脱液纯化产物),多酚含量最低的固体纯化产物为EU1Ⅱ(60%乙醇洗脱液纯化产物);EU1Ⅰ的抗疲劳功效强于EU1Ⅱ;多酚类物质可能为杜仲叶树脂分离纯化产物表现抗疲劳功效的主要功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分离纯化产物 抗疲劳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纳米团簇的纳米探针比色法检测牛奶中胆固醇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迪 尚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47,共5页
基于铜纳米团簇的纳米技术建立简便快速检测牛奶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采用铜纳米团簇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在胆固醇氧化酶存在条件下,胆固醇被催化氧化产生双氧水,双氧水在铜纳米团簇作用下氧化愈创木酚显色。在优化条件下,比色... 基于铜纳米团簇的纳米技术建立简便快速检测牛奶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采用铜纳米团簇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在胆固醇氧化酶存在条件下,胆固醇被催化氧化产生双氧水,双氧水在铜纳米团簇作用下氧化愈创木酚显色。在优化条件下,比色法检测胆固醇的线性范围为40~320μg/mL,检出限为5μg/mL,回收率为99.8%~101.2%。该方法用于牛奶实际样品中检测,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均较好,可作为测定牛奶中胆固醇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团簇 比色检测 胆固醇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柏染料的提取及对真丝织物的染色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亚宁 任支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13,共5页
用水从黄柏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探讨了从黄柏中提取天然染料的工艺,优化了黄柏提取液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并评定了染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黄柏提取、染色及固色的适宜工艺。结果表明:水提取法黄柏... 用水从黄柏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织物的染色,探讨了从黄柏中提取天然染料的工艺,优化了黄柏提取液对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并评定了染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黄柏提取、染色及固色的适宜工艺。结果表明:水提取法黄柏色素优化工艺为黄柏质量浓度2.5 g/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 min,1次提取;黄柏提取液对真丝织物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pH值7,常温下入染,升温至50℃后,恒温染色45 min;固色剂可适当提高染色真丝织物的染色牢度,固色优化工艺为交联剂质量浓度5 g/L,温度60℃,浸渍时间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染色 固色 黄柏 真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琪娟 马晓迅 +1 位作者 孙长顺 徐军礼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13-716,共4页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主要是低级酚)含量高,约占1/3左右。通过与高温煤焦油组成比较,借鉴高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有关提取与分离情况,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的提取与分离方面应开展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酚类化合物 提取与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苹果渣根皮苷的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迪 尚华 宋晓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以苹果渣粗提物为原料,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根皮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含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方法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最优分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吸附条件为:吸附液浓度0.5mg/mL、吸附液pH... 以苹果渣粗提物为原料,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根皮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皮苷含量.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方法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最优分离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吸附条件为:吸附液浓度0.5mg/mL、吸附液pH值4、吸附流速1.0mL/min,在此条件下树脂吸附率可达到69.87%,各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顺序为吸附流速>吸附液pH>吸附液浓度;最优洗脱条件为:乙醇洗脱液浓度80%、洗脱液pH值7、洗脱温度70℃,在此条件下树脂洗脱率可达89.92%,各因素对洗脱率的影响顺序为洗脱液pH>乙醇洗脱液浓度>洗脱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果渣 根皮苷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红外光谱联机用于Cu/AC焙烧温度确定和焙烧过程分析
6
作者 孙琪娟 马晓迅 +2 位作者 徐军礼 孙长顺 卢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145-2146,2154,共3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载铜活性炭(Cu/AC),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联机分析方法对Cu/AC前驱物Cu(NO3)2/AC进行分析,探索了前驱物制备Cu/AC在焙烧过程发生的变化,确定Cu/AC的最佳焙烧温度为700℃。
关键词 载铜活性炭 热重-红外分析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协同MF/RO系统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的研究
7
作者 孙琪娟 纪慧军 常向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在活性炭存在条件下,采用微波辐射对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pH值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g颗粒活性炭与50 mL印染废水混合,当微波功率为600 W,辐... 在活性炭存在条件下,采用微波辐射对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外排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pH值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g颗粒活性炭与50 mL印染废水混合,当微波功率为600 W,辐射时间为6 min时,印染废水处理后,出水接近无色,COD Cr去除率达到64.8%,回用于前处理及后道水洗工序效果良好,从而达到减少染色加工用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处理 微波辐射 活性炭 脱色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拉式预梳机对羊绒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曹红梅 赵双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共3页
通过生产实践,研究羊绒分梳过程中罗拉式预梳机对羊绒产生损伤的因素。测试了预梳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情况,从隔距、主动机皮带轮直径2方面就影响罗拉式预梳机开松、除杂、保护纤维长度的工艺进行调整,对白绒、青绒、紫绒生产时的实际情况... 通过生产实践,研究羊绒分梳过程中罗拉式预梳机对羊绒产生损伤的因素。测试了预梳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情况,从隔距、主动机皮带轮直径2方面就影响罗拉式预梳机开松、除杂、保护纤维长度的工艺进行调整,对白绒、青绒、紫绒生产时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罗拉式预梳对羊绒损伤约占分梳全过程的40%以上,适当的大隔距和速度有利于转移过程的甩粗,使提取率上升,能减少纤维的损伤。这些指标可为羊绒生产企业分梳山羊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拉式预梳机 纤维损伤 隔距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盖板花中含绒率的分梳实践研究
9
作者 曹红梅 郭纯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羊绒分梳过程中,原始的盖板机构对去粗除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盖板花中含绒率较高,通过生产实践,研究试用新型盖板针布突破这个限度,以求提高盖板的去粗除杂能力,降低盖板花中的含绒率。采用不同露针高度,针尖密度的2种新盖板针布,对... 羊绒分梳过程中,原始的盖板机构对去粗除杂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盖板花中含绒率较高,通过生产实践,研究试用新型盖板针布突破这个限度,以求提高盖板的去粗除杂能力,降低盖板花中的含绒率。采用不同露针高度,针尖密度的2种新盖板针布,对洗净开松过的白羊绒进行分梳实验,与原针布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露针高度低,绒毛进入盖板针隙的深度小,易被锡林针尖抓住而脱离盖板,使得盖板花含绒率降低。盖板针布的密度应随着绒毛中含粗、杂的大小变化而逐渐变稀。低露针高度的盖板针布和适宜的针布密度能降低盖板花中的含绒率,减少绒毛逃失量约50%左右,去粗、杂能力增加,充分发挥了盖板的去杂功能,提高了分梳机组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板针布 含绒率 露针高度 盖板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羊毛交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10
作者 王晶晶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3,共3页
为了研究竹纤维/羊毛交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能,采用一浴一步法,用4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在相同的染色工艺条件下上染同一种织物,对比分析其染色效果,并进行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竹纤维/羊毛交织织物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用硫酸铵... 为了研究竹纤维/羊毛交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能,采用一浴一步法,用4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在相同的染色工艺条件下上染同一种织物,对比分析其染色效果,并进行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竹纤维/羊毛交织织物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用硫酸铵作为缓染剂,可以增强竹纤维在染色过程中的竞染能力;加入交联剂可明显增加竹纤维对染料的吸附和上染能力;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得出工艺最佳方案是,氯化钠40 g/L,碳酸钠9 g/L,硫酸铵15%(owf),交联剂1.5%(ow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产品 活性染料 一浴一步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