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辉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85-285,287,共2页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决定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科...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决定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培育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大学生 创新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政产学研”四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
作者 李白存 杨苗苗 +3 位作者 王立霞 李慧芸 任彩霞 吴丹 《中国食品》 2023年第20期14-16,共3页
新工科是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球“工业4.0”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措施以及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 新工科是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球“工业4.0”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措施以及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快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显得极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科技人才 教育强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政产学研 工程教育改革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工科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离子对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3
作者 魏磊 段忠山 +1 位作者 吴佳雨 冯娜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天津春四F1、贝利斯节节瓜和津研4号为材料,研究了Ca^(2+)对盐胁迫下3个品种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品种黄瓜种子在170 mmol/L NaCl溶液的胁迫与无NaCl胁迫相比,天津春四F1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90.44%、9... 采用天津春四F1、贝利斯节节瓜和津研4号为材料,研究了Ca^(2+)对盐胁迫下3个品种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品种黄瓜种子在170 mmol/L NaCl溶液的胁迫与无NaCl胁迫相比,天津春四F1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90.44%、94.16%和94.20%,贝利斯节节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81.68%、86.20%和83.31%,津研4号降低幅度78.87%、82.81%和83.85%。盐胁迫下,添加15 mmol/L的CaCl_(2),天津春四F1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9、16.27和15.69倍;25 mmol/L的CaCl_(2)使贝利斯节节瓜和津研4号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提高4.63和3.23倍,发芽势分别提高6.75和4.04倍,发芽指数分别提高4.86和4.24倍。盐胁迫下,当CaCl_(2)的浓度为30 mmol/L时,天津春四F1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96.16%、97.37%和97.76%,贝利斯节节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62.22%、66.30%和70.44%,津研4号降低幅度70.86%、75.68%和76.44%。总之,钙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黄瓜种子萌发的盐胁迫效应,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应用型本科师范类院校建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化文平 韩立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218-219,236,共3页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就地方师范类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改革、评价体系改变等方面进行探索,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该...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就地方师范类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改革、评价体系改变等方面进行探索,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促进学前营养学课程的教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苗苗 李白存 +2 位作者 王立霞 任彩霞 王静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是人一生健康的重要基石,0-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国际上已将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生长发育,而且关乎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重要性... 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是人一生健康的重要基石,0-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国际上已将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生长发育,而且关乎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如今,儿童的营养问题十分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为身体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学前教育中亟待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学前儿童营养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 营养状况 敏感期 儿童生长发育 营养知识 教与学 学前营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白存 杨苗苗 李慧芸 《中国食品》 2021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结合新工科导向,对近5年《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创新课程及实训教... 《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结合新工科导向,对近5年《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创新课程及实训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途径,构建了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良性教学与实训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教学方法 协同育人 校企融合 创新课程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程实践能力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龚频 柯瀛瀛 +4 位作者 翟鹏涛 翟文俊 李白存 郑本忠 崔梦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通过杜仲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优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杜仲叶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绿原酸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仲叶和华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绿原酸及没食子酸五种活性成分含量.单因素条件对两者叶的提取效果影响均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秦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62.94%,华仲叶绿原酸提取率为47.84%.两者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秦仲叶中芦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比华仲叶高出1.97倍和6.59倍,但华仲叶中金丝桃苷和绿原酸含量比秦仲叶高出1.41倍和1.16倍.本研究旨在为不同地域杜仲树种的选育以及临床上应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更加全面地评价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响应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产地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致淀粉结构变化对醋酸酯淀粉合成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蒲华寅 明欢育 +3 位作者 张冲 郭思敏 曹艳妮 王立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4-260,共7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不同压力(100、200、300、400、500、600 MPa)超高压预处理后,再合成醋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对比超高压处理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超高压处...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不同压力(100、200、300、400、500、600 MPa)超高压预处理后,再合成醋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技术对比超高压处理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和乙酰化反应对淀粉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出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超高压预处理后,淀粉相对结晶度及糊化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400 MPa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为35.4%和11.90 J/g,此时糊化黏度相关参数也最大。当预处理压力为600 MPa时,淀粉完全糊化,颗粒失去原有形态,结晶类型由A型向V型转换。由于超高压预处理导致淀粉结构的改变,醋酸酯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明显提高,当压力为500 MPa时达到最大值0.103和81.14%,该最大值的出现可能与淀粉颗粒结构明显破坏但维持颗粒态,增加乙酸酐与颗粒接触机会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淀粉原料进行超高压预处理进而调控淀粉结构,有利于提升醋酸酯淀粉的合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超高压 醋酸酯淀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静 马劲 +4 位作者 朱柏佳 姚嘉仪 汪飞 杨雯静 冯龙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为获得优质的核桃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原料及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连续提取法从脱脂核桃粕中依次分离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5种组分蛋白,测定5种组分蛋白的占比及ACE抑制率,以ACE抑制率最大... 为获得优质的核桃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原料及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连续提取法从脱脂核桃粕中依次分离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5种组分蛋白,测定5种组分蛋白的占比及ACE抑制率,以ACE抑制率最大的组分蛋白作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ACE抑制肽,在筛选出最适酶解用酶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制备核桃蛋白ACE抑制肽的工艺。结果表明:5种组分蛋白中谷蛋白-1占比仅次于谷蛋白-2,且其ACE抑制率最高,以核桃谷蛋白-1为原料,在筛选出胃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基础上,经工艺优化得到最优的酶解法制备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6 h、酶用量4.2%(以底物质量计)、酶解pH 1.6,在该条件下所得核桃谷蛋白-1酶解液的ACE抑制率为(50.08±2.34)%。因此,核桃谷蛋白-1经胃蛋白酶酶解可生产ACE抑制活性较高的核桃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谷蛋白-1 ACE抑制肽 蛋白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的固体发酵及其保湿性和抗氧化特性研究
10
作者 吴丹 任彩霞 +4 位作者 杨苗苗 李白存 钟莹 项维 寇莉萍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56-62,66,共8页
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具有保湿、抗冻、成膜等生物特性,有保鲜保水、吸附重金属等作用,微生物发酵是产γ-PGA的主要方式。研究以豆腐乳、酸菜、黄豆酱为材料,分别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单菌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具有保湿、抗冻、成膜等生物特性,有保鲜保水、吸附重金属等作用,微生物发酵是产γ-PGA的主要方式。研究以豆腐乳、酸菜、黄豆酱为材料,分别通过平板划线法获得单菌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液中的γ-PGA含量,从而筛选出γ-PGA高产菌种,产量为43.96 g/L。对菌种进行芽孢和革兰氏染色后,进一步通过分子鉴定后确定该高产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了菌种固态发酵生产的最佳参数,即黄豆为重度破碎(破碎程度为70%),菌液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为42 h,产量为118.19 g/L;上清液经醇沉、透析和低温冷冻干燥后获得γ-PGA粗产品;通过考察γ-PGA粗产品溶液的挥发量对其保湿性和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γ-PGA粗产品的保湿率随浓度的增加而略有上升,当γ-PGA的添加量为80μg/mL时,保湿率可达98.95%,DPPH·清除率达75.35%。以上研究结果为γ-PGA的固体发酵生产和植物源保湿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固体发酵 短小芽孢杆菌 分离纯化 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芽米粉的制备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白存 任彩霞 +4 位作者 王桃秀 梁思怡 颜菁 朱晨曦 吴丹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探究胚芽米粉作为婴幼儿辅食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以冲调性为指标筛选熟化方式,并考察熟化方式和喷雾干燥对胚芽米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解-蒸制法制备的胚芽米粉冲调性显著优于蒸制、炒制... 为探究胚芽米粉作为婴幼儿辅食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以冲调性为指标筛选熟化方式,并考察熟化方式和喷雾干燥对胚芽米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解-蒸制法制备的胚芽米粉冲调性显著优于蒸制、炒制和气流膨化等熟化方式,其胃肠道阶段的淀粉消化率最高;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加酶量0.25%(w/w)、酶解时间45 min、酶解温度8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对胚芽米粉胃肠道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最佳进风温度为140℃。研究为胚芽米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芽米粉 熟化 酶解 喷雾干燥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立霞 兰昊 +4 位作者 郑倩雨 郑珊珊 田呈瑞 田洪磊 肖旭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由于红枣收获后品质快速下降,探讨适合红枣的加工方法以便延长红枣的保藏期非常重要。探究了干制条件对红枣气体射流干燥特性的影响,以便提高干制红枣品质,缩短干制时间,获取干燥活化能,优选干燥模型。选用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设备干... 由于红枣收获后品质快速下降,探讨适合红枣的加工方法以便延长红枣的保藏期非常重要。探究了干制条件对红枣气体射流干燥特性的影响,以便提高干制红枣品质,缩短干制时间,获取干燥活化能,优选干燥模型。选用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设备干制红枣,研究风速(8.5、10.0、12.0 m/s)、风温{60、65、70℃,变量[70℃(5 h)+65℃(8 h)+55℃]}对红枣水分比和干燥速率、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及活化能的影响,通过DPS数据统计软件对8个干燥模型(Lewis、Page、Modified Page、Wang&Singh、Henderson&Pabis、Approximation of diffusion、Logarithmic、Simplified Fick's diffusion)进行拟合筛选。与大多数食品材料的干燥特性一致,红枣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主要为降速干燥。温度对整个干燥过程中参数的变化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水分扩散越快,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高。最高有效扩散系数为1.22133×10^(-9) m^(2)/s,所需最小活化能为10.39 kJ/mol。使用8个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Logarithmic模型的参数系数(R^(2))值为0.999801,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0.002913,卡方值(χ^(2))为9.332000×10^(-6),该模型为描述红枣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优模型。温度与风速均对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有影响,在温度70℃(5 h)+65℃(8 h)+55℃,风速12.0 m/s的条件下干燥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气体射流冲击 干燥特性 干燥模型 Logarithm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对3种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立霞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研究花椒对3种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证实:花椒添加量不同,3种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先增大再减小后趋于平衡,蔬菜种类不同,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差异较大;花椒添加量增加,亚硝峰出现时间延迟,亚硝... 研究花椒对3种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证实:花椒添加量不同,3种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先增大再减小后趋于平衡,蔬菜种类不同,亚硝酸盐消长规律差异较大;花椒添加量增加,亚硝峰出现时间延迟,亚硝峰值及亚硝酸盐平衡值减小;花椒添加量为2g/L时,3种泡菜感官评分均最高,均出现在第8天,此时亚硝酸盐趋于平衡,平衡值小于国家标准限量(2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泡菜 亚硝酸盐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纤维素高产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含静 杨苗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共5页
从实验室自制醋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高产菌株J2,经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汉森氏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Gen Bank登录号为GU213109)。通过PB(Plackett-Burman)和BB(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菌株J2的发酵培养... 从实验室自制醋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高产菌株J2,经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汉森氏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Gen Bank登录号为GU213109)。通过PB(Plackett-Burman)和BB(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菌株J2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酵母膏和无水乙醇的含量对BC(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产量影响极显著,Zn SO4的含量影响显著。通过多元二次方程方差分析及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拟合良好,且发酵培养基优化后配方中酵母膏3.3 g/L,Zn SO40.9 g/L,无水乙醇0.7%;使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菌株J2的BC产量增加到10.41 g/100 m L,提高了22.18%。发酵动力学试验表明,菌株J2最佳发酵时间为7 d,BC产量可达12 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鉴定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果实采后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晶 王静 +3 位作者 李璟琦 魏亚 陈宁 冯冠婷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冬枣果实以其独特的口味,极佳的品质及较高的效益而深受人们喜爱。但冬枣果实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采后易凹陷腐烂、酒化变软、失水皱缩,而不耐贮藏。文章对冬枣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需要... 冬枣果实以其独特的口味,极佳的品质及较高的效益而深受人们喜爱。但冬枣果实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采后易凹陷腐烂、酒化变软、失水皱缩,而不耐贮藏。文章对冬枣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采后病害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头枣过氧化物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霞 张雨帆 +3 位作者 孔一芳 郑杨 郝王道 杨启慧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狗头枣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特性及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狗头枣POD最适pH 6.5~7.5左右,最适温度40℃,最适底物浓度0.1mol·L^(-1);抑制剂浓度0~21mol·L^(-1)时,抑制强弱顺序为抗... 研究狗头枣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特性及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狗头枣POD最适pH 6.5~7.5左右,最适温度40℃,最适底物浓度0.1mol·L^(-1);抑制剂浓度0~21mol·L^(-1)时,抑制强弱顺序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EDTA,当抗坏血酸浓度21 mmol·L^(-1)时,狗头枣POD残存酶活为12.8%,狗头枣POD活性随三氯化铁和硫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三氯化铁的激活效果明显高于硫酸铜;当温度高于55℃时,热处理对狗头枣POD的钝化效果较显著;55℃处理30 min,POD残存活力68.2%;80℃处理25 min、85℃处理20 min或90℃处理10 min可以完全钝化狗头枣P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头枣 过氧化物酶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黍米稠酒香气指纹图谱及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立霞 王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477-5484,共8页
目的构建黍米稠酒香气指纹图谱及品质评价体系,建立黍米稠酒真伪判别、香气品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目的构建黍米稠酒香气指纹图谱及品质评价体系,建立黍米稠酒真伪判别、香气品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从8种市售黍米稠酒样品中筛选构建黍米稠酒风味特征指纹图谱的样本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检测并基于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构建黍米稠酒风味指纹图谱。结果黍米稠酒中15种指纹图谱特征物质分别为乙酸乙酯、异戊醇、己酸乙酯、庚酸乙酯、乳酸乙酯、壬醛、辛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己酸、苯乙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结论该指纹图谱可准确区分黍米稠酒与非黍米原料稠酒,并可解析造成黍米稠酒与非黍米原料稠酒香气品质差异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后期黍米稠酒产地溯源、真伪判别及呈香品质定量效应关系与关键香气物质发酵进程中形成机制解析等提供可靠的指纹物质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米稠酒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香气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柑橘汁复合保健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辉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251-252,共2页
以胡萝卜、柑橘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胡萝卜汁∶柑橘汁=1.0∶1.0,4%糖浓度和0.005%柠檬酸,可制成风味独特、色泽鲜艳的保健型复合饮料。
关键词 胡萝卜 柑橘 复合饮料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红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3期239-240,共2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获得紫薯花青素,通过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花青素浸提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水杨酸捕获法分析花青素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超...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获得紫薯花青素,通过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花青素浸提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水杨酸捕获法分析花青素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紫薯花青素超声浸提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25℃、料液比1∶20。此工艺条件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紫薯花青素稳定性好,抗氧化活性强,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青素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水杨酸捕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太八号葡萄酿酒酵母的优选研究
20
作者 葛含静 杨苗苗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82-86,共5页
为了获得西安地区特有葡萄品种——户太八号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酿酒酵母菌株,首先利用YEPD培养基从其自然发酵各时期的醪液中筛选得到155株酵母菌,然后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表型鉴定,得到102株酿酒酵母。再经发酵性能和耐受力(酒... 为了获得西安地区特有葡萄品种——户太八号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酿酒酵母菌株,首先利用YEPD培养基从其自然发酵各时期的醪液中筛选得到155株酵母菌,然后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表型鉴定,得到102株酿酒酵母。再经发酵性能和耐受力(酒精度、糖浓度、酸浓度、SO_2浓度)的测定,确定菌株NJ7的发酵指标最好,以其小试发酵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酒液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都优于商品酿酒酵母D254,具备工业化发酵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发酵性能 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