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前教育立法的宗旨及其实现 被引量:5
1
作者 陶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学前教育立法应以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为立法宗旨,并以此构建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以保障受教育权的全面实现。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明显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具有权利主体的特殊性、义务主体的复合性、内容的复杂性、与其他权... 学前教育立法应以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为立法宗旨,并以此构建相应的权利义务内容以保障受教育权的全面实现。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明显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具有权利主体的特殊性、义务主体的复合性、内容的复杂性、与其他权利的整体性、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等特征,呈现受教育权的特殊形态;以自由权属性为根本,兼具社会权、福利权的特征。受教育权的内容可解构为免受不当教育的权利、受教育自由权、学习权、受教育平等权等。学前教育立法应以受教育权的保障为核心宗旨,在立法中坚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体现学前教育规律,合理分配各主体的义务,建立学前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并重视弱势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立法 立法宗旨 学龄前儿童 受教育权 免受不当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自由权 学习权 受教育平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投入对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
2
作者 柯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以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来刻画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投入与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以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来刻画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投入与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9—2019年,我国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稳步提升趋势。财政投入对研究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协同社会服务能力两个高质量发展指数的二级指标有较大影响,对自主科技创新水平、学科创新平台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指标的促进作用则较为有限。分地区的研究表明,财政投入对东北和西部地区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分高校类别的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投入对理工类和综合类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农林医药类和师范类高校没有展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投入 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大学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亚妮 牛婉羽 陈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60,共9页
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不仅是其对职业理想的认知,而且是其专业发展现状的反映,可以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0位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以及NVivo11软件... 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不仅是其对职业理想的认知,而且是其专业发展现状的反映,可以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0位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以及NVivo11软件对实习教师、新手教师、熟手教师、专家教师四个专业发展阶段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习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单纯、有心的理想型教师,新手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具有明确工作任务导向的务实型教师,熟手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持续成长型教师,专家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心怀教育信仰、富有教育智慧、善于研究且有影响力的成熟型教师。幼儿园文化、个人职业角色转化、生育事件等对教师心目中“好老师”形象的改变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好老师”形象应是多元化的专业人员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教师形象 “好老师”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主体能动性概念溯源及其理论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友缘 陈梦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儿童主体能动性研究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其概念正在被重新审视。主体能动性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即主体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个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的能动性的二元对立。这一紧张关系被儿童主体能动性理论直接移植,并在新童年社会学与... 儿童主体能动性研究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其概念正在被重新审视。主体能动性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即主体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个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的能动性的二元对立。这一紧张关系被儿童主体能动性理论直接移植,并在新童年社会学与《儿童权利公约》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剧。在调和及其超越这一紧张关系的背景下,儿童主体能动性研究呈现四种不同的理论进路:自由主义范式、社会文化范式、后结构主义范式与实用主义范式。四种范式的理论解释力及在经验研究中的影响各有不同。对于我国学者来说,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儿童主体能动性研究的核心论争与前沿趋势,参与到儿童主体能动性研究的学术建构中,也要助力打破全球北方的主导局面,发出中国学术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主体能动性 童年研究 新童年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自我知觉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迪 李彩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不仅与其道德自我知觉有关,还会受到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及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道德范畴中被试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在禁止性道德范畴,低主观... 个体是否做出道德行为,不仅与其道德自我知觉有关,还会受到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及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在不同道德范畴中被试道德自我调节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在禁止性道德范畴,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被试在回忆先前不道德行为后更可能做出不道德(欺骗)行为,高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被试的道德行为则更稳定。在指定性道德范畴,个体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会显著预测其助人意愿,而与其先前行为的道德与否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无关。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道德范畴中个体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复杂性,对不同道德范畴中个体道德行为的提升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范畴 道德行为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自我同一性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经验学习的多项度分析及有效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怡 孙二军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7,共6页
教师的经验学习既需重视专业经历中的经验累积,更需借助语言与反思来促进的专业经验的分享与共享,进而提升其专业综合素养。教师的经验学习有其多项度的路径可寻,外在向度的路径重视经验的“见多识广”,内在向度的路径重视经验的言语分... 教师的经验学习既需重视专业经历中的经验累积,更需借助语言与反思来促进的专业经验的分享与共享,进而提升其专业综合素养。教师的经验学习有其多项度的路径可寻,外在向度的路径重视经验的“见多识广”,内在向度的路径重视经验的言语分享,社群向度的路径重视经验的切磋交流,而自我向度的路径则重视经验的省思体悟。基于场域缺失、语言缺失、社群缺失以及认同危机的学习困境,教师专业经验的累积与提升,既需要贯穿专业发展全程予以经验学习指导,也需要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专业社群、借力教育叙事,实现线上线下的分享,持续增进教师的专业体悟与省思,最终促进其自主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经验 学习路径 多项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而不同:日本幼小衔接的历史路径与思想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9,共13页
衔接指不同阶段的学校间建立的纵向连接,其核心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整体建构连贯统一的课程,并保障各阶段学校的独立。本文立足于衔接的观点,从幼儿园作为学校如何与中小学建立连贯统一的学校课程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日本20世纪50年代以... 衔接指不同阶段的学校间建立的纵向连接,其核心是将学校教育作为整体建构连贯统一的课程,并保障各阶段学校的独立。本文立足于衔接的观点,从幼儿园作为学校如何与中小学建立连贯统一的学校课程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对日本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国家层面制定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校课程的考察与分析,阐明日本幼小衔接的路径与思想。从日本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面向学校课程的建设,即幼儿园按照与中小学相一致的课程理念建构学校课程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其内部体现着"和而不同"的衔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幼小衔接 学校课程 幼儿园的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恐惧现象的检视与应对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金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6期20-23,共4页
教学恐惧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面临并企图摆脱某种危险性体验所产生的不安感和防御性、逃避性反应。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学生缄默、课堂冲突、评价考核及自我缺失等不同形式的恐惧,给教师教学带来程度不一的阻碍。对此,可以尝试采取悦... 教学恐惧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面临并企图摆脱某种危险性体验所产生的不安感和防御性、逃避性反应。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学生缄默、课堂冲突、评价考核及自我缺失等不同形式的恐惧,给教师教学带来程度不一的阻碍。对此,可以尝试采取悦纳恐惧,善用积极效应、对话交流,增强教学信任、坚定信念,确立教学勇气及稀释恐惧动源等路径进行干预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恐惧 学生缄默 课堂冲突 评价考核 自我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社群场域下的深层学习策略
9
作者 王怡 孙二军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0期62-65,共4页
作为一种关系性范畴,专业社群具有内在场域价值,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学习方式及效能,能够促进教师个体与社群的共生与共赢。教师专业社群的学习场域,需要实现一种"深度对话""深度合作""深度研修"的专... 作为一种关系性范畴,专业社群具有内在场域价值,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学习方式及效能,能够促进教师个体与社群的共生与共赢。教师专业社群的学习场域,需要实现一种"深度对话""深度合作""深度研修"的专业关系,促进教师价值观念的认同、知识经验的分享、业务能力的提升、实践问题的研讨以及专业智慧的共享。基于专业社群的教师深层学习,需要有合理的价值认同与专业引领,注重目标驱动与任务导向,强调互动研修与问题本位,并始终重视思维提升与智慧共享,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学习品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群 深层学习 学习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