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黎 胡静 +3 位作者 赵宏光 杨盛 张宝兴 高巧妮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38-41,共4页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烃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关注。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有2条合成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5-磷酸脱氧木酮糖/2C-甲基4-磷酸-4-D-赤藓糖醇途径。2条途径中存在一系列调控萜类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基因。笔者等对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代谢合成途径及功能基因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用萜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萜类化合物 代谢合成途径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光瑞 赵宏光 +5 位作者 刘峰华 张晨 张宝兴 王黎 杨盛 周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19-21,共3页
[目的]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油,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直通蒸汽提取紫苏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细度3 cm,提取时间... [目的]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油,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和紫苏醛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紫苏挥发油提取工艺。[结果]直通蒸汽提取紫苏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细度3 cm,提取时间2 h,蒸汽压力0.01 MPa,该工艺条件下紫苏油提取率达0.373%,紫苏醛含量达52.06%。[结论]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挥发油提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可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直通蒸汽法 挥发油 紫苏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地区丹参种子质量现状分析及评价方法建立 被引量:6
3
作者 魏良柱 邢丙聪 +4 位作者 孙瑞泽 夏鹏国 赵宏光 梁宗锁 舒志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2,共4页
通过测定商洛不同产区的54份丹参种子的杂质、含水量、自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饱满度和活力7个指标,分析商洛地区丹参种子质量现状,建立快速评价丹参种子质量的方法,并制定丹参种子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所取54个样品杂质含量、... 通过测定商洛不同产区的54份丹参种子的杂质、含水量、自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饱满度和活力7个指标,分析商洛地区丹参种子质量现状,建立快速评价丹参种子质量的方法,并制定丹参种子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所取54个样品杂质含量、水分含量、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饱满度和活力的均值分别为14.028%、8.180%、1.797g、42.135%、22.20%、44.228%和77.058%,各指标相关性不尽相同;用发芽指数预测发芽率的时间为15h,用发芽势预测种子发芽率的时间为3d。选择杂质、干态千粒重及发芽率作为评价种子质量的指标,并将丹参种子从优到差依次分为一级种子、二级种子、合格种子和不合格种子4个等级。根据所制定标准,所取54份样品种子的等级分布为:一级种子6份占11.11%,二级种子12份占22.22%,合格种子27份占50.00%,不合格种子9份占1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洛 丹参 种子质量现状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隐丹参酮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白伟 王维敏 +2 位作者 兰晓继 蒋传中 梁宗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6,共5页
为了优选大孔树脂纯化丹参药材丹参酮提取液中隐丹参酮的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出的隐丹参酮含量为指标,对大孔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优选出的最佳条件为选取LSD-40型大孔树脂,上样液pH值3,上样液静置时间3 h,采... 为了优选大孔树脂纯化丹参药材丹参酮提取液中隐丹参酮的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出的隐丹参酮含量为指标,对大孔树脂型号、吸附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了考察。优选出的最佳条件为选取LSD-40型大孔树脂,上样液pH值3,上样液静置时间3 h,采用梯度洗脱,先用60%乙醇洗脱50 mL左右,再用8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液体积为190 mL左右,可以将隐丹参酮的质量浓度由提取液中的21%左右富集到45%以上,提高了约1.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丹参 隐丹参酮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农艺性状与其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巧英 梁宗锁 +4 位作者 赵宏光 张冰雪 张学敏 徐波 韩蕊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140,共10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夏枯草的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航天诱变夏枯草种植第6代(SP6)的Ⅰ(分枝多)、Ⅱ(大果穗)、Ⅲ(株型分散)、Ⅳ(二级侧枝)、Ⅴ(早熟)、Ⅵ(晚熟)和Ⅶ(株型... 【目的】研究夏枯草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夏枯草的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航天诱变夏枯草种植第6代(SP6)的Ⅰ(分枝多)、Ⅱ(大果穗)、Ⅲ(株型分散)、Ⅳ(二级侧枝)、Ⅴ(早熟)、Ⅵ(晚熟)和Ⅶ(株型紧凑)及CK(地面对照)为材料,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定单株,测定其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夏枯草大果穗性状与植株干鲜质量、分枝数、果穗数、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该性状选育有利于得到高产、大穗株系。株高、冠幅、分枝数、果穗数、果穗粗、果穗长、果穗干质量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互依赖性高。其中,分枝数与冠幅、果穗干质量、果穗长、果穗粗、果穗数、植株鲜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它可能是对夏枯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各株系的有效成分变异系数均较大,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各株系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见明显规律。株系Ⅵ(晚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各有效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4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阿魏酸与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齐墩果酸与其他有效成分相关性不显著;各有效成分含量与各果穗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株系Ⅵ(晚熟)和株系Ⅶ(株型紧凑)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合作为优质株系进行筛选。【结论】夏枯草植株越嫩,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越高;根据果穗数、分枝数、冠幅性状指标进行选育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果穗,其中分枝数可能是影响果穗产量的最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农艺性状 有效成分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温度和方式对丹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宏光 胡婉莹 +3 位作者 郑宇婕 张晨 梁宗锁 夏鹏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8,43,共6页
以丹参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及储存方式下丹参种子的发芽情况,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常温下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而-18℃和5℃储存下,丹... 以丹参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及储存方式下丹参种子的发芽情况,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常温下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而-18℃和5℃储存下,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在常温的不同储存方式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网袋中丹参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塑料袋中的丹参种子发芽率在前5个月无明显降低(p>0.05)。研究表明,丹参种子塑料袋包装后于5℃储存,能有效保持丹参种子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种子 发芽率 储存方式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包衣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文静 赵宏光 +5 位作者 孙晓春 李铂 王楠 刘妍如 杨洁 唐志书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48,共6页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种子包衣产生药害显著降低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适宜剂量的种子包衣对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可使紫苏生育期提前,单株生物产量提高,显著增强植株对田间病虫害的抗性,但对苏籽产量、苏籽出油率和叶挥发油产量影响不明显。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100包衣紫苏种子,可显著提高紫苏生物产量和抗病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紫苏 生长发育 抗病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山杜鹃品种耐热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小玲 华智锐 +1 位作者 张飞 王学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以秀雅、照山白杜鹃品种为试验材料,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环境控制模拟试验。经20℃预处理3 d,以25℃/17℃为对照(CK),设置30℃/22℃、35℃/27℃、40℃/32℃共3个高温处理,分别在处理5 d后测定高山杜鹃热害指数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从而探... 以秀雅、照山白杜鹃品种为试验材料,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环境控制模拟试验。经20℃预处理3 d,以25℃/17℃为对照(CK),设置30℃/22℃、35℃/27℃、40℃/32℃共3个高温处理,分别在处理5 d后测定高山杜鹃热害指数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从而探讨不同高温对2种杜鹃品种的伤害和保护机制,为高山杜鹃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杜鹃品种的热伤害指数随着设定温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0℃条件下处理5 d后,照山白热害指数达到0.445,高温下2种杜鹃品种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以及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35℃处理后,2种杜鹃的MDA含量、照山白杜鹃的Pro含量、秀雅杜鹃的CAT含量均出现峰值,较对照其含量分别上升2%、31%、39%、33%。由此可知,秀雅杜鹃较照山白杜鹃具有更强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勇 王黎 +1 位作者 张晨 赵宏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4-67,共4页
考察影响广藿香挥发油出油率的因素,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时间、蒸汽流量、投料量和冷凝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出油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广藿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60 min... 考察影响广藿香挥发油出油率的因素,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以提取时间、蒸汽流量、投料量和冷凝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出油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广藿香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60 min,蒸汽流量8.33 L/h,投料量2.0 kg,冷凝温度20℃。在此条件下,广藿香挥发油的出油率1.34%,提取率84.28%。该研究优化的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方法工艺稳定,重复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提取工艺 挥发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贮藏加工过程中对浸出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黎 赵宏光 +4 位作者 刘景煜 周辉 张宝兴 毛光瑞 杨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半夏贮藏加工过程中对浸出物的影响。方法:对生半夏及半夏加工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浸出物测定法测定,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蒸半夏和煮半夏的浸出物含量低于未分... 目的:探讨半夏贮藏加工过程中对浸出物的影响。方法:对生半夏及半夏加工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浸出物测定法测定,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蒸半夏和煮半夏的浸出物含量低于未分档的生半夏;将半夏按大小分档后,分档的生半夏浸出物含量均高于未分档的生半夏;半夏按颜色分档后,表面白色的样品浸出物含量低于未分档的生半夏,表面浅黄色的样品浸出物含量高于未分档的生半夏。结论:通过对半夏及加工品浸出物的分析,为采购半夏提供依据,为半夏药材品质评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贮藏加工 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高山杜鹃对外源氯化钙和脱落酸的响应
11
作者 李小玲 华智锐 +1 位作者 杨文怡 张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27-35,共9页
【目的】探明在低温(0℃)胁迫下喷施外源氯化钙(CaCl_(2))和脱落酸(ABA)对高山杜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低温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秦岭高山杜鹃幼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低温(0℃)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CaCl_(2)(600... 【目的】探明在低温(0℃)胁迫下喷施外源氯化钙(CaCl_(2))和脱落酸(ABA)对高山杜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低温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秦岭高山杜鹃幼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低温(0℃)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CaCl_(2)(600 mg/L、800 mg/L、1 000 mg/L和1 200 mg/L)和ABA(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后高山杜鹃幼苗受冷害程度和株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喷施10 mg/L ABA和800 mg/L CaCl_(2)均能有效提高高山杜鹃幼苗的抗寒性,减轻低温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喷施10 mg/LABA缓解冷害(1~2级)的效果优于800 mg/L CaCl_(2)(2~3级)。随ABA和CaCl_(2)喷施浓度增加低温胁迫高山杜鹃的SOD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第4天时达最高,SOD活性分别为52.97 U/g和49.82 U/g,POD活性分别为37.95 U/g和35.12 U/g;相较于低温胁迫喷施蒸馏水(对照),喷施ABA和CaCl_(2)的POD活性分别升高35.10%和25.03%,SOD活性升高21.60%和14.37%,可溶性蛋白含量达最高值时提升20.97%和7.79%,相对电导率达最高值时降低10.20%和16.65%,丙二醛达最高值时降低26.26%和33.52%。【结论】喷施10 mg/L ABA和800 mg/L CaCl_(2)能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高山杜鹃造成的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脱落酸 氯化钙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药源基地三维管理初探
12
作者 王敬民 卫新荣 郝臣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6期66-69,共4页
GAP药源基地由载体、科研、规范化生产三个体系构成。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自1999年承担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药材丹参规范化种植”示范项目以来,不断深化管理,探索GAP标准在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按照三维体系之间的相互... GAP药源基地由载体、科研、规范化生产三个体系构成。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自1999年承担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药材丹参规范化种植”示范项目以来,不断深化管理,探索GAP标准在管理体制上的创新,按照三维体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运行规律,创立的“药源基地三维管理法”,在指导本基地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A 三维管理 中药材 产品质量 药源基地 管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