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斜坡单元的陕西省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以西安市蒋村街道为例 被引量:29
1
作者 姬永涛 王鲜 +4 位作者 郝业 胡鹏 王鑫 韩秀清 乔丁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1-219,共9页
以陕西省西安市蒋村街道为研究区,在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基于高精度DEM数据,对研究区具备孕灾条件的区域划分了斜坡单元并逐坡开展了大比例尺(1∶10000~1∶2000)调查... 以陕西省西安市蒋村街道为研究区,在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基于高精度DEM数据,对研究区具备孕灾条件的区域划分了斜坡单元并逐坡开展了大比例尺(1∶10000~1∶2000)调查,查清了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和危险区范围内的承灾体,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实现了所有斜坡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以不同频率(10%、5%、2%、1%)下的年最大日降雨量作为灾害触发因素,进行了基于极值降雨假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评价和模型方法分别进行了地质灾害的易损性和风险评价,确定了研究区内每一个斜坡的风险等级。通过典型区域实地核查,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并与研究区以往调查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斜坡单元 城镇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切坡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7
2
作者 胡鹏 王念秦 +3 位作者 宋贵昌 赵世龙 乔丁丁 郝业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以秦岭北麓西安市临潼区仁宗街道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的基础上,确定、分析了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育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EM数据,构建了研究区663个斜坡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 以秦岭北麓西安市临潼区仁宗街道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的基础上,确定、分析了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育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EM数据,构建了研究区663个斜坡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得到了考虑斜坡稳定性和承灾体危害性的仁宗街道斜坡单元地质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野外实地验证,证实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据此划分了地质灾害防治区,从防灾减灾和工程建设两维度提出了仁宗街道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措施建议,为研究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坡活动 地质灾害 斜坡单元 风险评估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粒径和浆液浓度影响下的采空区充填浆液扩散规律试验
3
作者 曾一凡 袁子龙 +11 位作者 李昊 武强 赵刚毅 周安琪 高翔 张帅 白彦飞 梁进 杨虎雄 盛新丽 杨东辉 赵艺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9,共10页
【目的】研究浆液扩散规律并预测注浆范围,对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工程设计注浆孔距和排距、指导注浆施工、把握注浆充填密实度,进而保证注浆效果意义重大。【方法】以破碎岩石为被注介质,以煤矸石基浆液为注浆材料,开展不同破碎岩石... 【目的】研究浆液扩散规律并预测注浆范围,对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工程设计注浆孔距和排距、指导注浆施工、把握注浆充填密实度,进而保证注浆效果意义重大。【方法】以破碎岩石为被注介质,以煤矸石基浆液为注浆材料,开展不同破碎岩石粒径、浓度的破碎岩石注浆试验,对采空区矸石基浆液流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和讨论】(1)当浆液质量分数为50%时,3~5、>5~7、>7~9mm粒径岩体的扩散距离分别为5.0、5.5、6.2cm,粒径改变导致的扩散距离最大差异1.2cm;当质量分数降至40%时,扩散距离分别增至10.2、14.5、18.0cm,粒径梯度差异导致的扩散距离变化扩大至7.8cm;当质量分数进一步降至30%时,扩散距离呈非线性增长,分别达到20.5、28.0、34.0cm,粒径差异导致的扩散距离变化激增至13.5cm;扩散距离随浆液浓度降低、破碎岩石粒径增大而增大,浆液浓度变化对扩散距离的影响相较于破碎岩石粒径更加显著。(2)煤矸石浆液在破碎岩石中流动可以分为快速、平稳、堵塞3个阶段,随浓度降低3阶段时间增长;煤矸石浆液在破碎岩石中的扩散距离随浓度减小而增大,破碎岩石粒径越大,浓度对扩散距离影响越显著,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3)通过分析粒径、浓度对颗粒扩散距离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扩散距离与浓度的基本关系,并结合粒径、浓度二者基本关系进一步量纲分析,建立了适用于采空区煤矸石基注浆充填的双参量浆液扩散距离预测方程。(4)本研究成果在陕北某矿采空区矸石注浆地面充填工程设计中应用,为采空区煤矸石规模化充填提供了全链条技术支撑,对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矿井固废协同处置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注浆充填 浆液浓度 破碎岩石粒径 双参量 扩散距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煤层面间煤柱留设及顶底板变化规律
4
作者 郝业 杨惟博 +2 位作者 王鲜 赵璠 李方典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为研究倾斜煤层面间煤柱留设不同形式下煤层顶底板位移变化规律,对四川盆地代池坝煤矿倾斜煤层面间煤柱的稳定性及顶底板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倾斜多工作面开采面间煤柱上窄下宽、上下等宽和上宽下窄共3种形式,面间煤柱主应... 为研究倾斜煤层面间煤柱留设不同形式下煤层顶底板位移变化规律,对四川盆地代池坝煤矿倾斜煤层面间煤柱的稳定性及顶底板变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倾斜多工作面开采面间煤柱上窄下宽、上下等宽和上宽下窄共3种形式,面间煤柱主应力差峰值分别达到了14.5,13.1 MPa和12.3 MPa;面间煤柱受到煤层倾角的影响,导致主应力呈现非对称性破坏,呈现不规则的驼峰形;当面间工作面采用上窄下宽的煤柱形式时,最大塑性区范围相对较小,上部煤柱的应力分布呈现“平台形”,主应力差相对降低;上窄下宽的煤柱形式在保持稳定性和减小应力传递方面具有优势。揭示了上窄下宽、上下等宽和上宽下窄共3种面间煤柱留设形式下的顶底板变化规律,其中上窄下宽的留设方案稳定性最好,面间煤柱尺寸优化方案既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又能降低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面间煤柱 顶板稳定性 主应力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胶结矸石充填材料的流变特性与固结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小勇 王照明 +2 位作者 许海龙 张思达 张飞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将粉煤灰、水泥、煤矸石和水作为充填材料进行充填,既能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有效控制矿山地表沉降。研究针对胶结矸石充填材料进行了流变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水化特性试验,分别研究了矸石充填材料的流变特性、抗压强度... 将粉煤灰、水泥、煤矸石和水作为充填材料进行充填,既能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有效控制矿山地表沉降。研究针对胶结矸石充填材料进行了流变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水化特性试验,分别研究了矸石充填材料的流变特性、抗压强度、水化产物以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为15%、低钙粉煤灰掺量超20%、料浆质量浓度保持在77%以上时,所制备的矸石充填试样28 d龄期的最小抗压强度超4.229 MPa,可以为井下充填开采提供良好的顶板支撑。通过流变试验探究了粉煤灰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变化对矸石充填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充填料浆所对应的流变参数以及流变方程拟合。此外,对矸石胶结充填材料的矿物成分、水化产物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可为大宗固体废弃物在矿山充填领域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抗压强度 流变特性 水化特性 固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添加矸石颗粒的充填浆料流变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慧峰 鲁成 +1 位作者 张思达 刘凌云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煤矸石是矿山开采后遗留的固体废物,传统的测坍落度已无法解决煤矸石基充填料浆泵送过程出现的离析、堵管等问题。为此,通过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流变曲线,对屈服应力、表观黏度和流变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Talbol连续级配下分... 煤矸石是矿山开采后遗留的固体废物,传统的测坍落度已无法解决煤矸石基充填料浆泵送过程出现的离析、堵管等问题。为此,通过Herschel-Bulkley模型拟合流变曲线,对屈服应力、表观黏度和流变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Talbol连续级配下分级添加矸石颗粒的矸石充填料浆流变学参数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小粒径范围内连续级配浆料“絮网结构”承载性能更好,非连续级配中大颗粒的配位数比小粒径大,屈服应力更高;2)添加0.5、0.5~1 mm矸石颗粒后,料浆“絮网结构”存在一个临界最大值,是更大粒径矸石颗粒实现悬浮的基础;3)“絮网结构”的承载性能随矸石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变化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后趋于平缓;4)当γ<50 s^(-1)时,料浆状态呈现剪切稀化或近牛顿流体状态,更易于搅拌和输送。该研究为矿山矸石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充填 Herschel-Bulkley模型 屈服应力 表观黏度 流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填充型矩形开口矿柱承载特性研究
7
作者 杨征 丁彦雄 +2 位作者 高翔 姚永安 翟迪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为研究部分充填置换高强度充填材料对矩形开口矿柱力学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中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和DS5型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不同开口宽度的矿柱试样开展了单轴载荷作用下破坏全过程的力学承载特性试验,在破坏过程中采用快速相机进行... 为研究部分充填置换高强度充填材料对矩形开口矿柱力学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中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和DS5型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对不同开口宽度的矿柱试样开展了单轴载荷作用下破坏全过程的力学承载特性试验,在破坏过程中采用快速相机进行监测和记录,总结了充填高强度充填材料填充矩形开口矿柱的力学承载特性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无充填矿柱试样(Ore Pillar Bearing,OPB)和充填矿柱试样(Ore Pillar-Filling Bearing,OPFB)模型试样变形破坏分为孔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和峰后破坏阶段,与AE振铃计数演化特征同步响应;OPB模型试样b值曲线缓慢下降,而OPFB模型试样b值曲线呈平缓趋势,高强度充填材料能有效改善脆性材料的应变软化现象,且对破坏后残余强度的提升影响最大;OPB和OPFB模型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随着掘充宽度的增加而减小,OPB模型试样由劈裂破坏面转向剪切破坏面,呈现延性向脆性破坏转变,OPFB模型试样呈现出延性破坏。研究可为矿柱的回收和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置换 单轴压缩 声发射 B值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特征及天然气成藏潜力 被引量:9
8
作者 白海峰 包洪平 +3 位作者 李泽敏 郝松立 武春英 井向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2-691,共20页
长城系是鄂尔多斯盆地太古界—古元古界统一的结晶基底形成后所发育的最早期的沉积盖层,主要形成于区域拉张的裂陷构造背景下,在盆地内部发育多个东北向延伸的次级裂陷槽,并伴随有同构造期的基性岩浆活动。综合分析认为,长城系主要发育... 长城系是鄂尔多斯盆地太古界—古元古界统一的结晶基底形成后所发育的最早期的沉积盖层,主要形成于区域拉张的裂陷构造背景下,在盆地内部发育多个东北向延伸的次级裂陷槽,并伴随有同构造期的基性岩浆活动。综合分析认为,长城系主要发育海相陆源碎屑建造,而在充填深海、半深海—海湾沉积的裂陷槽区,可能发育有效的海相烃源层;长城系沉积后,盆地大部分地区处于长达9~10亿年的抬升剥蚀环境,利于在其顶部形成大面积分布的风化壳储层;对长城系埋藏史分析表明其具有跨越大构造期而晚期成藏的热演化史,并未发生区域变质而遭破坏,在盆地本部地区具有有利的成藏构造保存条件;深层长城系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值得期待的潜在层系,而勘探的关键是针对盆地本部的次级裂陷槽部署探井以确证长城系烃源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城系 元古界烃源岩 超大陆裂解 裂谷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水合物钻探区不同形态流体地震反射特征与水合物产出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睿 阎贫 +5 位作者 吴能友 乔少华 苏明 梁金强 郭攀 霍元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6,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气流体运移的影响。南海北部陆坡区,尤其是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普遍存在流体渗漏的现象,暗示了水合物赋存的良好前景。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内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区域内发育大量流体运移通...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气流体运移的影响。南海北部陆坡区,尤其是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普遍存在流体渗漏的现象,暗示了水合物赋存的良好前景。神狐海域水合物钻探区内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显示,区域内发育大量流体运移通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地震反射模糊带,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花冠状和穹顶状两大类模糊反射带。模糊反射带的存在意味着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含气流体运移条件,能够为甲烷气体的垂向运移提供通道。神狐海域水合物的钻探结果表明,水合物的分布与模糊反射带的分布范围具有良好的空间匹配关系,其中,花冠状地震反射模糊带侧翼部与中尺度正断层相连,促进了含气流体的侧向运移,顶部与可能的微裂隙相通,气体可向上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带,形成了水合物藏;而穹顶状地震反射模糊带顶部则通过疑似流体通道与海底沟通,这种结构极易形成气体逃逸而无法形成水合物。因此,不同形态特征的模糊反射带可能对水合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钻探区 流体运移 地震反射模糊带 花冠状 穹顶状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及含水率对甘肃黑方台黄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建全 邱勇强 +3 位作者 赵晓杰 李凯 李识博 段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9-825,886,共8页
文章以甘肃黑方台灌区黄土滑坡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滑坡区盐分调查及水土化学特征分析,进行了不同易溶盐含量及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重塑黄土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盐分及含水率对黄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坡区土样中易溶盐... 文章以甘肃黑方台灌区黄土滑坡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滑坡区盐分调查及水土化学特征分析,进行了不同易溶盐含量及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重塑黄土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盐分及含水率对黄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坡区土样中易溶盐含量范围为0.15%~4.55%,易溶盐主要是以Na2SO4和NaCl为主;水化学分析显示灌溉水入渗及溶滤台塬黄土中的可溶盐,经优势通道在坡脚以泉点渗出等方式排泄并富集;试样抗剪强度随易溶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易溶盐及含水率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变化范围为4.2~57.1 kPa,内摩擦角变化范围为23.1°~33.5°,黏聚力对易溶盐及含水率的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溶盐 含水率 黑方台 黄土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海域海底浅层水合物层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睿 刘丽华 +1 位作者 郭攀 刘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85-186,共2页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陆缘,为北东向伸展的新生代陆缘张裂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盆地在构造演化上经历了特征显著不同的两个发育阶段:始新世至渐新世的断陷阶段和早中新世以来的拗陷阶段,这两个发育阶段使盆地形成了上下...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西北部陆缘,为北东向伸展的新生代陆缘张裂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盆地在构造演化上经历了特征显著不同的两个发育阶段:始新世至渐新世的断陷阶段和早中新世以来的拗陷阶段,这两个发育阶段使盆地形成了上下两个构造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浅层 琼东南海域 速度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金艳平 李小刚 +1 位作者 陈明 张廷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9-1226,共8页
对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拟合地表沉降曲线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广东某商业办公楼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点,对其由于支护结... 对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拟合地表沉降曲线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广东某商业办公楼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采用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点,对其由于支护结构位移和地下水下降2种因素影响引起的沉降分别进行理论计算;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总沉降值并与实测沉降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曲线符合性较高;建筑物产生的位移大小、速率与基坑开挖深度有很大关系;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重视降水因素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随机介质理论 深基坑开挖 沉降监测 水平位移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裸露岩体坡面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鑫 李小刚 骆天倚 《中国矿业》 2023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是一种在裸露岩体坡面上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喷播施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坡面绿化效果,固土护坡能力强,施工效率高,生态修复效果好。陕西省某矿山为多年开采的花岗岩山体,废弃遗留矿区内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问题...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是一种在裸露岩体坡面上采用专用设备进行喷播施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坡面绿化效果,固土护坡能力强,施工效率高,生态修复效果好。陕西省某矿山为多年开采的花岗岩山体,废弃遗留矿区内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本文在对高次团粒喷播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根据陕西省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中的废渣坡面生态修复治理问题,结合矿区内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和传统方法应用,对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本项目中实施前后的效果及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次团粒喷播技术的采用可以有效改善和恢复矿区内的生态环境,绿化效果良好;在坡度大于60°的岩质边坡上具有较好的固土功能,植物种植效果良好,群落效应明显,生态屏障功能可以稳定发挥;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较环保,成活率高,施工成本低,护坡固土能力强;所采用的基质材料配比与当地气候及地质条件相适应,在施工中造成的污染小,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团粒 植物群落 生态修复 裸露岩体 喷播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煤层涌水与H_2S逸出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海香 贺卫中 张廷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为了研究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掘进到112 m时,发生涌水并有H2S逸出的原因,通过对煤层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探讨了H2S异常的成因。研究认为主要是通过煤层自燃、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热化学成因所形成。地下水的流... 为了研究柠条塔煤矿中央运输大巷掘进到112 m时,发生涌水并有H2S逸出的原因,通过对煤层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分析,探讨了H2S异常的成因。研究认为主要是通过煤层自燃、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热化学成因所形成。地下水的流动和泄压最终导致H2S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影响因素 成因分析 柠条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沟壑区煤矸石填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廷会 李小刚 +2 位作者 贺卫中 郝业 侯怀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为有效降低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丘陵沟壑区煤矸石的填埋技术及应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形条件填埋煤矸石,是矿山废弃物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既减轻了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占地、扬尘和自燃等环境问题,又具... 为有效降低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丘陵沟壑区煤矸石的填埋技术及应用,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形条件填埋煤矸石,是矿山废弃物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既减轻了煤矸石露天堆放造成占地、扬尘和自燃等环境问题,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矿山煤矸石的治理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填埋 环境保护 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道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小刚 张廷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的调研,在对GM(1,1)灰色预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地基堆载预压处理过程,探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道路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过程,并将所... 以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的调研,在对GM(1,1)灰色预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地基堆载预压处理过程,探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道路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过程,并将所得预测结果与双曲线法、三点法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M(1,1)灰色预测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是一种实用且精度较高的预测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沉降分析、预测,可以有效掌握地基沉降的发展变化规律;GM(1,1)灰色预测模型也可以为类似工程的地基沉降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灰色模型 GM(1 1) 软基处理 堆载预压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煤矸石碾压堆贮处置消纳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姬永涛 李小刚 +1 位作者 侯怀勇 常光锋 《中国煤炭》 2022年第12期94-101,共8页
煤矸石碾压堆贮处置消纳技术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堆贮煤矸石,并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在堆矸面进行分层碾压堆贮。阐述了该技术的内涵,以及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凉水井煤矿”)的应用,并介绍了具... 煤矸石碾压堆贮处置消纳技术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堆贮煤矸石,并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在堆矸面进行分层碾压堆贮。阐述了该技术的内涵,以及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陕西能源凉水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凉水井煤矿”)的应用,并介绍了具体的工程情况,提出矸石堆贮结束后,在达到整体稳定之前仍然需要继续进行维护管理。工程应用的结果表明,煤矸石碾压堆贮处置消纳技术应用可行且工艺过程可靠,煤矸石处置效率高,既解决了煤矸石的堆放问题,又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煤矸石碾压堆贮消纳技术的采用还能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煤矸石 固体废物 碾压堆贮 处置消纳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火区成因机理及注浆固化灭火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廷会 贺卫中 +1 位作者 崔邦军 李小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4-907,共4页
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历史长、火势复杂、面积大,既吞噬煤炭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本区地下煤火发生机理,选择适合地质特点的成孔工艺和具有多项优点的矿用固化泡沫注浆新材料,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对灭火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合理... 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历史长、火势复杂、面积大,既吞噬煤炭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本区地下煤火发生机理,选择适合地质特点的成孔工艺和具有多项优点的矿用固化泡沫注浆新材料,达到了灭火的目的.对灭火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后期检测,证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对其他地区的煤田火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注浆固化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排矸场灾害效应以及综合勘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业 胡鹏 +1 位作者 杨朋 向科俊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49,共5页
排矸场是煤矿废弃物煤矸石的堆放场所,排矸场堆积体中因存在含硫矿物常常会引发自燃,产生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存在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该文通过综合分析,对排矸场自燃与边坡滑移、坡面水力侵蚀之间的链生关系及其灾害效应进行了论述。结... 排矸场是煤矿废弃物煤矸石的堆放场所,排矸场堆积体中因存在含硫矿物常常会引发自燃,产生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存在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该文通过综合分析,对排矸场自燃与边坡滑移、坡面水力侵蚀之间的链生关系及其灾害效应进行了论述。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三阶段排矸场异常区综合勘测确定法。排矸场自燃与边坡滑移和坡面水力侵蚀之间存在灾害互促的链生演化关系。排矸场自燃综合勘测方法是结合初步划定、浅表部验证以及深部划定来划分自燃区的三阶段勘查方法,可对排矸场自燃区进行高效科学的划分,从而有效的节约后续自燃区的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矸场 自燃 灾害效应 综合勘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土充填材料力学特性研究及数值反分析
20
作者 梁旭 张慧峰 +2 位作者 高博 王喆 张思达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针对充填开采需要研制清洁、高效、经济的充填材料,使用黄土、粉煤灰与一定量矸石混合制备掺土膏体充填材料(Loess-based cemented paste backfill,LCPB),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LCPB的流变特性、流动特征、单轴抗压强度及... 针对充填开采需要研制清洁、高效、经济的充填材料,使用黄土、粉煤灰与一定量矸石混合制备掺土膏体充填材料(Loess-based cemented paste backfill,LCPB),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LCPB的流变特性、流动特征、单轴抗压强度及破坏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配比LCPB料浆均符合H-B流变模型,屈服应力随黄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大(92.41→155.42 Pa),黄土掺量大于15 wt%时满足矸石沉降要求;坍落度随黄土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LF-1→LF-4→LF-6:219→276→258 mm);28 d抗压强度随黄土掺量的增加而降低(4.09→2.14 MPa),坍落度及抗压强度均满足矿山充填开采要求;充填体的破坏模式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由张拉破坏主导转向由剪切-张拉破坏主导,破坏阶段均表现出峰前弹性能积聚峰后转变为耗散能急速上升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土膏体充填材料 流变特性 流动特征 抗压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