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有机肥对毛乌素沙地谷子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 1
-
-
作者
张少康
张至
张应龙
甄丽莎
牟珍珍
李驰音
-
机构
陕西均良土壤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西安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9,共11页
-
基金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2022KXJ-09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农业领域(2020ZDLNY01-08)。
-
文摘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在毛乌素沙地谷子种植及沙地培肥中的应用效果,设置不施肥(CK)、100%化肥(T1)、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2)、20%生物有机肥基质+80%化肥(T3)、100%生物有机肥(T4)、20%有机肥+80%化肥(T5)共6个处理,对各处理下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产生积极效应,其中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T2促生与增产效果最佳,产量为4197 kg/hm^(2),较CK和纯化肥的T1分别增大71%和32%。纯生物有机肥的T4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对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的改善效果最佳,T2土壤有机质仅次于T4,其余养分指标也略小于T4。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呈T4>T2>T3>T1>T5>CK的趋势,被优先利用的碳源均为氨基酸类,但生物有机肥施用促进了糖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生物有机肥施用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T2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大,T4的McIntosh指数最大。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平衡毛乌素沙地土壤培肥和谷子产量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干旱区土壤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谷子
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碳源代谢
群落多样性
-
Keywords
bio-organic fertilizer
millet
yield
soil nutrients
soil microbes
carbon source metabolism
community diversity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