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镇坪双河口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朱伟 郑婧 +4 位作者 刘新会 陈应涛 刘能 康琴琴 杨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939,共11页
为深入认识陕西双河口铌矿床的赋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本文进行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合该区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镇坪双河口铌矿床是以铌为主的大型矿床,该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控矿构造为北西向... 为深入认识陕西双河口铌矿床的赋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本文进行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合该区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镇坪双河口铌矿床是以铌为主的大型矿床,该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控矿构造为北西向次级断裂带,赋矿岩石以黑云母粗面岩为主,热液蚀变发育,铌矿化与钠长石化、钠铁闪石化、黑云母化关系密切。矿区粗面质火山岩富碱质,具有Eu负异常,含矿粗面岩富钠、轻稀土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早期岩浆结晶分异初步富集铌-稀土元素,岩浆期后碱质交代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粗面岩 双河口 镇坪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南秦岭四海坪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清敏 郭岐明 +2 位作者 王强 王喆 张拴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5-73,共9页
通过对四海坪岩体地质学、岩石学以及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四海坪岩体主要岩石类型有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灰白色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准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富集Rb、Th、K、Nd等,... 通过对四海坪岩体地质学、岩石学以及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四海坪岩体主要岩石类型有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灰白色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准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富集Rb、Th、K、Nd等,贫Ba、Nb、Ta、La、P、Eu等,明显亏损Nb、Ta、P。稀土含量中等偏低,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高,稀土元素对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曲线呈明显的右倾分配模式,反映四海坪花岗岩形成于板内环境,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熔融。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四海坪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168.2±1.1Ma),偏晚于前人获得的胭脂坝岩体锆石U-Pb年龄,反应四海坪-胭脂坝岩体群多期次侵入,从晚三叠世到中侏罗世存在多期次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海坪花岗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婷 王明霞 +3 位作者 任蕊 王会锋 尹宗义 王显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6-992,共7页
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已完成关中地区近30000km2的调查面积。依据关中地区土壤中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健康元素含量及pH等特征,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肥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选择P、N、Mo、Zn、Cl、S... 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已完成关中地区近30000km2的调查面积。依据关中地区土壤中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健康元素含量及pH等特征,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肥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选择P、N、Mo、Zn、Cl、Si、Na、Cd、F、I、Se及pH值作为评估指标,将关中地区土壤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5个级别。其中优质土壤主要分布在三原、高陵、凤翔等地区,占1.8%;优良土壤大量分布,占66.1%;良好级土壤主要分布在乾县—淳化—彬县一带,占11.2%;中等级土壤零星分布在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地区,占13.9%;差等土壤主要分布在大荔—华县一带以及西安市区和潼关,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 评估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碧口群火山岩系特征及其地质填图方法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运军 杜少喜 +5 位作者 张小明 于恒彬 韩旭 李龙斌 胡义 游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发育中晚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为一套完整火山喷发序列形成的酸-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类型以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由多个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组成,岩石普遍变形强烈,发育塑性流变、...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发育中晚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为一套完整火山喷发序列形成的酸-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类型以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由多个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组成,岩石普遍变形强烈,发育塑性流变、透入性置换面理和脆韧性剪切带。火山岩系具明显"局部有序,总体无序,应变量大"的特点。通过几年来在该区地质填图实践,以火山旋回-韵律划分识别为基础,根据火山岩性、岩相等物性填图结合火山岩系变形期次和构造样式解析,探索出适合该地区强变形火山岩系填图方法:综合采用"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变形样式"有机结合的三重填图方法,在勉略宁地区地质填图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建立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变形机制、总结碧口群火山岩系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三角区 碧口群火山岩系 地质填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木龙沟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立宏 李静 陈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陕西木龙沟铁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地质构造单元归属华北古大陆南缘华山-熊耳山陆缘带。矿床主要围岩地层为蓟县系巡检司组,岩体分叉侵入,矿体产于燕山中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巡检司组内、外接触带。矿石成分简单,以磁铁矿为主,其... 陕西木龙沟铁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地质构造单元归属华北古大陆南缘华山-熊耳山陆缘带。矿床主要围岩地层为蓟县系巡检司组,岩体分叉侵入,矿体产于燕山中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巡检司组内、外接触带。矿石成分简单,以磁铁矿为主,其他具有工业意义的金属有钼、锌、铅、铜。通过对该矿床的矿体、矿石特征、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构造及中酸性岩浆活动控制,钙镁碳酸盐是成矿的有利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龙沟 矽卡岩 铁矿床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的新认识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润勇 郝骐 +4 位作者 李培 石卫 姜凯勇 洪磊 郭睿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3-92,共10页
为进一步查明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地表详细分布状态及其活动性,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断裂"进行了1∶10 000野外地质地貌填图,并针对支持该"断裂"地表现代活动的几处关键证据(包... 为进一步查明陕西宝鸡地区"高家村—高店断裂"地表详细分布状态及其活动性,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断裂"进行了1∶10 000野外地质地貌填图,并针对支持该"断裂"地表现代活动的几处关键证据(包括咀头剖面、桐峪河探槽剖面、杨家店探槽剖面、唐家塬探槽剖面、姬家店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剥土清理、探槽施工和浅层地震勘探等工程查证。结果表明:咀头剖面反映的断层活动证据并不存在,前人认为的断层活动断面实际为该处一滑坡体后缘残余的滑动错落面;桐峪河探槽剖面中的断层活动断面也不存在,前人剖面中显示的断层错断面只是一处古河床边岸侵蚀面;杨家店探槽剖面内的3条主断面可能为与滑坡有关的滑动面,探槽两侧附近也没有断层存在的证据;唐家塬探槽剖面展示的断面仅仅为台塬脚下滑坡的滑动面;继续向西至"高家村—高店断裂"通过的姬家店剖面一带,所谓的断层陡坎仅是二级阶地前缘;西崖村—半沟村一带的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也不支持断面深部存在的可能。因此,所谓的"高家村—高店断裂"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工程查证 滑动面 探槽 剖面 活动证据 浅层地震勘探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区土壤养分质量评价:以陕西省紫阳县闹热村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于龙龙 吴磊 +3 位作者 张志敏 晁旭 冯海艳 杨忠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3-930,共8页
为在典型富硒土壤分布地区科学种植和大力发展绿色富硒农产品,选取陕西省紫阳县闹热村为研究区,进行土壤养分质量评价。共采集138件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以及土壤有机质、pH等16项指标。结果表明:(1)研究区... 为在典型富硒土壤分布地区科学种植和大力发展绿色富硒农产品,选取陕西省紫阳县闹热村为研究区,进行土壤养分质量评价。共采集138件表层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以及土壤有机质、pH等16项指标。结果表明:(1)研究区硒资源丰富,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范围在0.50~25.30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3.85 mg/kg;(2)研究区表层土壤为中性-弱碱性土壤,其中的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整体达到丰富及以上水平,锌、铜等微量元素和土壤有机质较缺乏;(3)研究区表层土壤养分综合等级均达到了三级及以上水平,土壤养分情况整体良好。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当地富硒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富硒 土壤 评价 陕西紫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镇安西部棋盘沟钨矿区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阮仕琦 杨兴科 +2 位作者 朱伟 高云峰 韩珂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镇安西部棋盘沟矿区内的钨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钨矿,产出于矿区内近SN向断裂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矿体规模大且品位高,但矿区内未见有岩浆岩体出露,因此明确其成矿流体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了探究成矿流体特征,分析了... 镇安西部棋盘沟矿区内的钨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钨矿,产出于矿区内近SN向断裂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矿体规模大且品位高,但矿区内未见有岩浆岩体出露,因此明确其成矿流体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了探究成矿流体特征,分析了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白钨矿与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91.4~423.7℃之间,热液盐度[w(NaCl)]为5.1%~7.7%,流体的密度范围为0.52~1.08 g/cm3。这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与典型热液钨矿流体相似,H、O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主要来源为岩浆水,S同位素落入岩浆岩S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反映矿区钨矿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周边矿区似层状钨矿流体包裹体相比,棋盘沟矿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明显较高,说明近SN向构造是成矿热液运移的主要通道,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顺着该区NNE向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石英脉型白钨矿。随着成矿热液温度持续降低,矿液沿层间裂隙灌入形成似层状型白钨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安西部 流体包裹体 钨矿 稳定同位素 成矿流体 棋盘沟矿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东南部碱性岩中含铌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随安 刘能 +4 位作者 刘文菊 刘新会 郑婧 康琴琴 罗婷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2期14-22,共9页
陕西东南部位于扬子板块南秦岭—大别山新元古代—中生代造山带中,经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多期构造演化,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基性—碱中性岩浆岩,并经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形成了以浅成相—溢流相岩浆岩为主要赋矿岩石的铌钽、稀土... 陕西东南部位于扬子板块南秦岭—大别山新元古代—中生代造山带中,经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多期构造演化,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基性—碱中性岩浆岩,并经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形成了以浅成相—溢流相岩浆岩为主要赋矿岩石的铌钽、稀土、金和铁成矿系列。通过野外调查将碱中性岩划分为碱长正长岩类和闪长岩、碱长正长斑岩、歪长(钠长)粗面岩类、喷出相的粗面质凝灰岩和粗面质角砾熔岩等。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确定的碱中性岩交代蚀变作用主要有钠化、钾化、硅化、霓辉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测试确定的含铌矿物主要是铌铁矿和含钽铌铁矿,其次有黑稀金矿、褐钇铌矿和(铈)钆铌钙钛矿(钛铌钙铈矿)等。综合研究认为,铌钽矿的形成可划分为早期岩石结晶过程和晚期交代蚀变作用2个阶段:早期岩石结晶过程中,Nb、Ta元素以单质形式进入钛辉石中;晚期交代蚀变作用中,钾交代钛辉石,主要蚀变为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钛铁矿、磁铁矿、铌铁矿、钽铁矿和稀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岩 铌钽矿 稀土 成因机制 陕西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商南湘河石墨矿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小康 曹宏远 +2 位作者 蔡文春 张峰军 刘向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陕西商南湘河石墨矿是陕西省内具有巨大潜力的矿产资源,运用光、薄片分析及透射电镜(TEM)显微形貌和电子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微形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初步研究了该地石墨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湘河石墨矿为晶质石墨,... 陕西商南湘河石墨矿是陕西省内具有巨大潜力的矿产资源,运用光、薄片分析及透射电镜(TEM)显微形貌和电子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显微形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初步研究了该地石墨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湘河石墨矿为晶质石墨,呈细鳞片状,片径大部分为1~45μm之间。高分辩图显示出明显的层状晶格条纹,表现出层状堆积的石墨结构。通过电子衍射分析,石墨鳞片呈规则点阵,显示为单晶结构,石墨单晶的六方形衍射图案显示晶质石墨样品晶体结构较为完善。石墨化度在0.508~0.732之间,与同成矿带内已开发利用的河南淅川小陡岭石墨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矿物学特征 湘河石墨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煎茶岭镍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静 董王仓 +3 位作者 郭立宏 朱伟 陈艳 郑向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4-61,共8页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位于勉略结合带上,成矿区带属勉略华力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之略阳金家河-汉中天台山锰磷镍远景区内;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赋矿岩体为元古代(Pt3)变质(蚀变)超基性岩,早期含镍超基性主岩...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位于勉略结合带上,成矿区带属勉略华力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之略阳金家河-汉中天台山锰磷镍远景区内;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赋矿岩体为元古代(Pt3)变质(蚀变)超基性岩,早期含镍超基性主岩体是成矿基本场所,后期中酸性岩对超基性主岩体进行改造,总体上为低品位硫化镍大型矿床,伴生低品位Co。通过对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岩体特征、矿体特征等分析,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镁质超基性岩、构造破碎带控制,中酸性侵入岩提供了镁质超基性岩再造成矿所需的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略阳煎茶岭镍矿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代成矿单元研究划分——以陕西省成矿单元划分为例
12
作者 董王仓 李新林 +2 位作者 陈丽蓉 王娅娅 白小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07-208,共2页
1绪言 随着地质找矿难度的日益加大,如何科学地圈定找矿靶区,己成为新时期矿产勘查部署及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成矿单元划分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圈定找矿靶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成矿单元 断代成矿单元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青城子矿田高家堡子银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岩 张朋 +3 位作者 吕骏超 张森 寇林林 杨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1-450,共10页
高家堡子银矿是产于辽宁青城子矿田内的大型银矿床。利用从该矿床所采集的含银石英脉及脉状铅锌银矿石样品,对矿床成矿流体进行了详细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群体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堡子银矿存在纯液相及... 高家堡子银矿是产于辽宁青城子矿田内的大型银矿床。利用从该矿床所采集的含银石英脉及脉状铅锌银矿石样品,对矿床成矿流体进行了详细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群体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堡子银矿存在纯液相及水盐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揭示水-盐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202℃,主要集中在122℃至185℃之间;成矿流体盐度为1.05%~9.34%Na Cleq;激光拉曼测试显示包裹体主要由H2O、CO2、CH4等组成,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成矿流体液相分析显示Na+、Mg2+、Ca2+、K+、Cl-、SO2-4为主要成矿流体的阴阳离子。结合矿田内已有H-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认为青城子矿田内金银矿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活动驱动的热液系统。高家堡子银矿为岩浆热液叠加早期沉积变质大理岩的浅成低温银矿床,岩浆活动在成矿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矿机制 高家堡子银矿 青城子矿田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邓念东 杨佩 +5 位作者 林平选 李锋 雷少毅 马逢清 周阳 袁喜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74,200,共9页
为有效地解决榆神矿区日益凸显的煤炭资源开采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榆神矿区区域地质资料为依据,选取了平面上均匀分布的500多个钻孔,统计了每个钻孔的首采煤层及其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同时考虑区域保水采煤已有研究中研... 为有效地解决榆神矿区日益凸显的煤炭资源开采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榆神矿区区域地质资料为依据,选取了平面上均匀分布的500多个钻孔,统计了每个钻孔的首采煤层及其上覆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同时考虑区域保水采煤已有研究中研究较少的洛河组含水层,并将其作为保水对象,结合区域首采煤层及含、隔水层赋存特征,按照"区内相似,区际相异"、"为保水采煤服务"等原则进行了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区,最终将榆神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分为5个区:沙-土-洛-基型保水开采区、沙-土-基型保水开采区、沙-基型保水开采区、无水开采区、烧变岩型保水开采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分区保水采煤的意义、可能性及难度,旨在促进保水采煤技术的发展,实现榆神矿区"煤-水"双资源型矿井的科学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矿区 保水采煤 工程地质条件分区 洛河组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雷桂侠 刘荣梅 +7 位作者 韩媛 夏建勋 郝维杰 余晓红 张娟霞 李红霞 石小亚 乔玉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工作起始于1999年,经过15年建库工作,至2013年底西北地区已完成801幅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及相关文档,编制了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程度图。通过数据积累,已... 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工作起始于1999年,经过15年建库工作,至2013年底西北地区已完成801幅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及相关文档,编制了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程度图。通过数据积累,已形成西北地区大型综合性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库阶段性成果,修复抢救了西北五省(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采用了统一的建库标准、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可靠的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形成了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体系,从数学基础、空间精度、拓扑一致性、属性正确性等方面保证了数据质量。该数据库信息量丰富,具备面向对象特点,数据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形成了可满足政府和社会公益需求的系列产品。目前,已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万地质图 数据库建设 方法与流程 成果应用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南部黄草滩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疆涛 董云鹏 +5 位作者 曾忠诚 杨钊 孙圣思 张菲菲 周波 孙娇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7-949,共13页
北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部东西段的交接地区,是研究中亚造山带东西段交界关系的关键地区,其中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造山过程中深部岩浆的丰富信息。北山南部黄草滩岩体是其代表,主要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年龄分... 北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部东西段的交接地区,是研究中亚造山带东西段交界关系的关键地区,其中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造山过程中深部岩浆的丰富信息。北山南部黄草滩岩体是其代表,主要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年龄分别为(402±3)Ma、(394±7)Ma。岩石SiO_2含量相对较高(59.24%~71.54%),富Na(Na_2O=3.76%~4.09%),总体显示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94~1.11)的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此外,∑REE相对较低、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以及具弱负Eu异常,LILE中Rb、Th、U和K等高度富集,HFSE中Nb、P、Hf和Ti等强烈亏损,显示出与俯冲相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可能与幔源岩浆底侵使中下地壳变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有关,并伴有幔源组分的混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认为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可能是北山柳园地区古亚洲洋向北俯冲消减作用下岩浆活动的产物,代表早泥盆世在北山南部可能发生过与大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黄草滩岩体 锆石U-PB定年 大洋俯冲 活动陆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伯阳石英正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守卓 罗金海 +3 位作者 程佳孝 韩奎 王师迪 尤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7-254,共8页
西秦岭天水市伯阳乡北部出露的流纹岩(小河子火山岩)及其南侧出露的次火山岩石英正长斑岩在现有的文献中均认为是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但是并未对次火山岩进行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本文对次火山岩的研究表明,该石英正长斑岩... 西秦岭天水市伯阳乡北部出露的流纹岩(小河子火山岩)及其南侧出露的次火山岩石英正长斑岩在现有的文献中均认为是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但是并未对次火山岩进行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本文对次火山岩的研究表明,该石英正长斑岩具有高SiO2(71.34%-72.32%,平均为71.67%)、高(Na2O+K2O)(9.13%-9.68%,平均为9.44%)、低TiO2(0.19%-0.21%)、MgO和铝弱过饱和(A/CNK=1.04-1.12)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的碱性亚碱性花岗岩系列岩石,具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该石英正长斑岩轻稀土强烈富集,(La/Yb)N值=27.5-31.5(平均29.5),Eu明显负异常(δEu=0.11-0.14,平均0.12);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U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HFS)Nb、P、HREE等则相对亏损,显示壳源特征。对石英正长斑岩进行的锆石U-Pb LA-ICP-M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了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209.3±5.8)Ma(MSWD=16),说明石英正长斑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古近纪。石英正长斑岩具有与小河子火山岩中流纹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是晚三叠世期间在碰撞后伸展背景下西秦岭酸性火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小河子火山岩 石英正长斑岩 流纹岩 古近纪 晚三叠世 碰撞后伸展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5高光谱数据的蚀变矿物填图及地质应用——以甘肃省瓜州县花牛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雨 刘家军 +6 位作者 赵英俊 翟德高 柳振江 张亚峰 张方方 田丰 秦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8-574,共17页
【研究目的】“图谱合一”的GF-5 AHSI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可以根据光谱精细特征进行蚀变矿物的直接识别,一次过境成像即可获取宽幅大面积高光谱数据,能够为陆域自然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开展了GF-5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提取、... 【研究目的】“图谱合一”的GF-5 AHSI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可以根据光谱精细特征进行蚀变矿物的直接识别,一次过境成像即可获取宽幅大面积高光谱数据,能够为陆域自然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开展了GF-5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提取、分析与验证研究,以期推动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地质领域的深化应用。【研究方法】建立了GF-5高光谱数据预处理和蚀变矿物填图技术流程,在改进传统光谱角匹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体谱形-吸收峰位协同的光谱匹配新方法,应用python语言开发了相应的算法模块,在甘肃省花牛山地区开展了矿物填图应用,综合分析了岩性-构造-蚀变多源地学要素,应用野外地质调查和ASD光谱测量方法对蚀变矿物提取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应用GF-5高光谱数据成功提取了花牛山地区的9种蚀变矿物,分别为褐铁矿、赤铁矿、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短波云母、中短波云母、中长波云母、长波云母,编制了整景3600 km^(2)的蚀变矿物分布图。该地区定向分布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物反映了碳酸盐成分的沉积/变质地层的地表出露情况,绿泥石矿物揭示了富含角闪石矿物地质体的分布,褐铁矿和赤铁矿矿物反映了与酸性花岗岩有关的热液活动,短波云母主要分布在二长花岗岩体内,中短波云母反映了中酸性岩体与敦煌岩群老地层接触带等特殊构造部位的热液活动,中长波云母与北东向断裂构造关系密切,长波云母暗示存在早石炭世之前的热液活动。【结论】GF-5高光谱数据能够提取褐铁矿等9种蚀变矿物,结果证实蚀变矿物填图结果可信。不同蚀变矿物在地质涵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矿物与沉积/变质地层关系密切,云母矿物更多反映了与中酸性岩体及断裂构造有关的热液活动。本文认为GF-5高光谱数据可有效服务于地质体快速识别和界线修编、新鲜样品采样定位等自然资源领域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填图 高光谱遥感 高分五号 整体谱形-吸收峰位协同 多源地学信息 地质调查工程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吉松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远 梁维 +1 位作者 谢锦程 张继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吉松铅锌矿床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矿体由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组成,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包括石英、方解石、毒砂和黄铁矿等。矿床可划分为:Ⅰ.毒砂-黄铁矿-石... 吉松铅锌矿床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矿体由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组成,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包括石英、方解石、毒砂和黄铁矿等。矿床可划分为:Ⅰ.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Ⅳ.表生氧化阶段。石英、方解石中包裹体以气液两相水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2包裹体和纯液相水包裹体。成矿流体特征为中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显微测温结果显示:Ⅰ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225~345℃,盐度为0.21%~11.93%Na Cl eqv;Ⅱ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145~339℃,盐度为0.35%~13.26%Na Cl eqv;Ⅲ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210~350℃,盐度为0.35%~15.31%Na Cl eqv。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可能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流体包裹体 吉松铅锌矿床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奎 周斌 +5 位作者 王辉 乔新星 潘亮 罗金海 赵焕强 王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4-1570,共17页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以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绝对优势为特征。以墨竹工卡县以东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代表性岩石组合为对象进行了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巴组火山岩... 拉萨地块南缘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以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占绝对优势为特征。以墨竹工卡县以东日多地区叶巴组火山岩代表性岩石组合为对象进行了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巴组火山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Hf)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基性火山岩具低钾、低钛和富钠、富铝的特征,Nb、Zr含量和Th/Y、Th/Yb、Ta/Yb值较高,而La/Nb值较低,呈现出大陆地壳组分增加的趋势。中酸性火山岩属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低钛、低镁和高铝的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与大陆岛弧安山岩接近。叶巴组火山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缘弧火山岩相似。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英安岩和流纹质晶屑凝灰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76.9±2.3Ma和162.2±3.3Ma,表明研究区叶巴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侏罗世。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εHf(t)值为2.43~11.42,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C)为482~1065Ma,暗示叶巴组酸性火山岩源区除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外,还明显受到古老结晶基底的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叶巴组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雅鲁藏布江洋北向俯冲于拉萨地块南缘之下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巴组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构造环境 拉萨地块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