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单冲压陷盆地的厘定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林 芮会超 杨莉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202,共17页
盆地的结构构造是认识盆地的基础,它不仅对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生、储、盖、圈、运、保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进行勘查和成藏预测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大量高精度物探和地质资料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控盆断裂构造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渭河... 盆地的结构构造是认识盆地的基础,它不仅对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生、储、盖、圈、运、保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进行勘查和成藏预测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大量高精度物探和地质资料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控盆断裂构造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渭河盆地的构造单元,就渭河断陷盆地不同结构单元的构造特征、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成藏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1)浅部北倾、深部南倾的秦岭北坡断裂是一条巨大的区域性逆冲断裂。(2)渭河盆地北山南缘断裂带的断裂非传统的张性正断层,而是受局部应力场作用下的剪性正断层,但整体为逆断层。(3)渭河盆地不是地堑,而是一个单冲压陷盆地。(4)不同盆地结构单元的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成藏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存在差异:断阶带是奥陶系的天然气有利成藏区,主要受控于断阶构造;单斜带是石炭二叠系天然气有利成藏区,主要受控于单斜构造;凹陷带天然气富集与滚动背斜、断鼻构造及砂砾岩体的发育有关;断裂带与鼻隆的交汇区是有利的水溶性氦气的成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结构 动力学机制 成藏条件 新生代 渭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镇渗流井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畅俊斌 柯贤敏 +2 位作者 王玮 孙启明 田国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88,共6页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第四系水平渗透系数对渗流井取水效果影响最大,河流渗漏补给系数C1值对渗流井出水量影响最小;对渗流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辐射管仰角为 20°~30°,洞室间距应设置在 75~100m之间时,渗流井取水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渗流井取水方式的广泛应用和提高取水效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井 取水效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灵敏度分析 辐射管仰角 洞室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