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靶区圈定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洁明 董苏庆 雷群英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8-321,共14页
陕西省金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其属陕西的优势矿产之一。金矿产地主要分布于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市所辖之陕南秦巴山区。以近年来完成的《陕西省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报告》为基础,笔者系统收集和整理了陕西已有金矿... 陕西省金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其属陕西的优势矿产之一。金矿产地主要分布于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市所辖之陕南秦巴山区。以近年来完成的《陕西省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报告》为基础,笔者系统收集和整理了陕西已有金矿地质资料,总结了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和方法,对金矿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划分预测工作区11个,圈定金矿找矿远景区56个、重点找矿靶区45个,预测2000 m以浅潜在金矿产资源4477918 kg,可利用潜在矿产资源2248102 kg。其研究成果和认识可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金矿勘查工作部署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找矿靶区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孢粉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雷 王成龙 +5 位作者 卞雄飞 张健 陈树旺 苏飞 汪博 张海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3,110,I0003,I0004,共13页
大杨树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重要的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中生代盆地。研究大杨树盆地嫩江组露头样品孢粉化石,建立雪松粉Cedripites—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雏囊粉Parcisporites组合。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建立的孢粉化石组合以三... 大杨树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重要的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中生代盆地。研究大杨树盆地嫩江组露头样品孢粉化石,建立雪松粉Cedripites—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雏囊粉Parcisporites组合。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嫩江组建立的孢粉化石组合以三缝类孢子和双气囊类花粉为主,Schizaeoisporites属、Cyathidites属和被子植物花粉的质量分数较低,Classopollis属未见,组合特征与以往建立在松辽盆地的嫩江组孢粉组合明显不同。Lytharites、Penta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Consoliduspollenites、Retitricolpites和Borealipollis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的出现,明确大杨树盆地嫩江组的沉积时代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大杨树盆地嫩江组沉积时期古植被以松柏类、真蕨类和石松类为主,古气候环境属于湿润的亚热带。该结果对大杨树盆地地层及古气候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杨树盆地 嫩江组 孢粉组合 Campanian期 晚白垩世 古植被与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庞军刚 李文厚 +7 位作者 国吉安 阮昱 李卫红 常梁杰 龚斌利 王欣月 郭艳琴 马治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基于多年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量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利用沉积相及古地理恢复技术,从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古地理演化等方面,对研究区白垩纪的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白垩纪发育的沉积... 基于多年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量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利用沉积相及古地理恢复技术,从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古地理演化等方面,对研究区白垩纪的古地理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白垩纪发育的沉积体系有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及沙漠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宜君期仅在南缘的宜君—彬州一带发育有冲积扇;洛河期气候干旱,沉积范围大,主要发育沙漠相沉积,其次发育冲积扇、河流、滨浅湖及丘间(沙漠湖);环河—华池期,沉积范围较早期要小,以辫状河、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是湖泊发育的鼎盛期;罗汉洞期,盆地再次抬升,气候又转向干旱。边部发育冲积扇、河流相,向盆地西南中心逐渐过渡为沙漠相、河流及湖泊相;泾川期,地层分布范围非常局限,残留厚度也不大。气候转向温润,主要发育湖泊相,其次为河流相。同时,本研究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各期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为白垩纪鄂尔多斯盆地原始沉积面貌的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沙漠 风成沉积 水成沉积 沉积体系 古地理演化 志丹群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长沟金矿区控矿构造解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康 杨兴科 +2 位作者 于恒彬 郭润平 王嘉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周邻区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特征等进行解析研究,结合以往资料,总结汉阴北部金矿田该类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初步探讨长沟金矿床的热液成因类型。研究发现汉阴北部金矿田区发育有五条脆-韧性剪切带,其构造样式、变质作用具多样性和多期性,其中第二期变形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长沟金矿区受区域DSZ3(≈RF5)脆-韧性剪切带及多期构造置换中的S2面理控制,控矿构造样式具有斜列排布特征。含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其在低—中温热液环境形成,主要是在退变质作用下易于在局部两种岩性差异界面附近、片理面之间薄弱变形带、密集剪切节理带或劈理化带等有利构造部位含金热液发生富集成矿。因此,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多期面理置换与密集片理、剪切节理带及热液蚀变岩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进一步的找矿预测工作主要应该紧抓其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延伸和倾向延深,更应重视侧向斜列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阴北部金矿田 脆-韧性剪切带 控矿构造解析 长沟金矿 控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庞军刚 李文厚 +3 位作者 国吉安 马治国 东玉 常梁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研究陇东地区典型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特低渗透—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成因等,探讨成岩作用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剖析延长组长6与长8成岩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该区砂岩经历... 根据大量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研究陇东地区典型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段特低渗透—致密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成因等,探讨成岩作用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剖析延长组长6与长8成岩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该区砂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建立了三角洲和重力流成岩演化模式序列,研究区目前处于中成岩A⁃B期;并从储层形成的物源、沉积环境、古气候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华庆区块长63和马岭区块长81成岩作用差异性的成因。由于长6较长8粒度细、杂基含量较高,其压实作用强,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少,早期绿泥石膜胶结不发育,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及自生伊利石含量高,砂岩储层物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差异性 鄂尔多斯 马岭 华庆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湖相水道-朵状体浊积扇沉积模式 被引量:8
6
作者 庞军刚 常梁杰 +4 位作者 国吉安 楚美娟 马治国 王梓萱 王欣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58,共15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利用钻井岩心,周缘野外露头及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深水区的块状砂岩、具撕裂屑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重力流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利用钻井岩心,周缘野外露头及钻井测井资料,识别出深水区的块状砂岩、具撕裂屑块状砂岩、平行层理砂岩、沙纹交错层理粉砂岩、同生变形构造粉砂岩、水平层理粉砂岩、块状泥岩等7种岩相类型,代表了浊流沉积(高密度、低密度)、碎屑岩、滑塌岩、深水原地沉积等成因类型;其沉积微相分为水道、堤岸/漫溢、前缘朵体和水道间/深湖泥4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为一种深湖水道型重力流,由斜坡区向顺着水道延伸方向(或者由水道轴部向侧翼方向),水道的下切侵蚀作用逐渐变弱,水道成因的中厚层砂体发育,且往往垂向上叠置;在水道前端发育朵状体沉积,且侧向迁移频繁,形成了大面积分布、垂向上叠置的中薄层砂体。该研究建立了研究区湖相水道-朵状体的浊流沉积模式,可为研究区深水区的砂体精细刻画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追踪湖底水道砂体及(部分)朵状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类型 沉积相 水道 朵状体 浊积岩 深湖沉积 延长组 鄂尔多斯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砾屑灰岩识别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庞军刚 国吉安 +4 位作者 李文厚 吴少波 王桂成 马治国 王起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969,共9页
根据典型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研究,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成因砾屑灰岩的识别特征,查明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可知,研究区奥陶系平凉组、背锅山组主要发育开阔海台地、台... 根据典型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研究,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成因砾屑灰岩的识别特征,查明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可知,研究区奥陶系平凉组、背锅山组主要发育开阔海台地、台地边缘礁滩相、台地前缘斜坡相、以及深水斜坡-海槽相;不同成因砾屑灰岩在构造背景、砾屑特征、背景岩石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准确地识别和划分了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平凉期及背锅山期的沉积体系展布,明确了奥陶系岩相古地理的演化,构筑了发育浅水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沉积体系的塌积边缘型沉积模式。研究后认为,在继续重视马家沟组古岩溶及白云石化有关储层的同时,也要加强浅水台地礁滩相和深水斜坡区重力流颗粒灰岩储层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屑灰岩 浅水台地 深水斜坡 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 下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和水准资料的西秦岭北缘断裂现今闭锁程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雷 桑继镇 +1 位作者 张锡平 王双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2-568,共7页
利用2009~2015年GPS速度场和1975~2011年垂直速度场数据,采用TDEFNODE负位错模型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段的闭锁程度、滑动亏损速率进行反演,结合GPS跨断层速度剖面和现今小震分布特征,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段的断裂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进行... 利用2009~2015年GPS速度场和1975~2011年垂直速度场数据,采用TDEFNODE负位错模型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段的闭锁程度、滑动亏损速率进行反演,结合GPS跨断层速度剖面和现今小震分布特征,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段的断裂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秦岭北缘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部分逆冲挤压,断裂各段的滑动速率都低于第四纪以来的滑动速率。其中天水-宝鸡段滑动速率较低,小震分布少,断裂正处于高应变积累阶段,具有高闭锁系数和滑动亏损速率,易于应变能的快速积累,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条件;锅麻滩段虽然滑动速率较大,但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高,小震分布较少,也存在较高的地震危险性;漳县段和鸳凤段滑动速率较大,断裂应力积累相对较弱,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均较低,小震分布多,地震危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 TDEFNODE负位错反演 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场气田构造控油气作用及油气藏类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景龙 丁文龙 +6 位作者 汪博 孙守刚 甘运才 王丹 孙津 肖伟 王濡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5,共9页
为了厘清构造控油气作用,经地震构造解释、断层性质、断层组合形式及油气层纵横向分布规律等研究,认为花场气田具有双层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上层构造系统为油藏,下层构造系统为气藏。为了准确判定油气藏类型,在地质特征研究... 为了厘清构造控油气作用,经地震构造解释、断层性质、断层组合形式及油气层纵横向分布规律等研究,认为花场气田具有双层结构,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上层构造系统为油藏,下层构造系统为气藏。为了准确判定油气藏类型,在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复杂的油气情况,利用相态图法、戊烷以上烃组分总和(C_(5+))、储层烃流体组成的组合参数(Φ_(1))值、流体性质分析等方法,结合试油试采,对花场气田油气藏进行综合判定,最终确定油气藏类型:油藏为常规油藏,气藏均为无油环高、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结构 油气藏类型 相态图法 C 5+值法 Φ1值法 流体性质 无油环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台缘生物礁发育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军刚 王欣月 +2 位作者 李文厚 国吉安 常梁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8-464,共7页
通过对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典型生物礁剖面的解剖,对其生物礁发育旋回、造礁及附礁生物、主要岩石类型、沉积微环境等进行分析;恢复晚奥陶世平凉期和背锅山期沉积相展布,明确生物礁的分布.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台地边缘广泛发... 通过对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典型生物礁剖面的解剖,对其生物礁发育旋回、造礁及附礁生物、主要岩石类型、沉积微环境等进行分析;恢复晚奥陶世平凉期和背锅山期沉积相展布,明确生物礁的分布.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台地边缘广泛发育生物礁体,其与滩相构成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发育程度主要受同沉积期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变化控制,建立了台地边缘生物礁沉积模式,生物礁储层可以作为今后天然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缘生物礁 发育模式 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南缘 晚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