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汉中李洞沟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
1
作者 王小刚 宇峰 +2 位作者 贾飞 刘松柏 邵永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2-1015,共14页
李洞沟金矿是近年来在陕西汉中碑坝地区基底盖层中发现的首个内生金矿床,已圈出金矿体20余条,矿体长度为70~1400 m,平均厚度为0.31~9.80 m,金品位为0.83×10^(-6)~21.21×10^(-6),已达中型规模。通过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系统... 李洞沟金矿是近年来在陕西汉中碑坝地区基底盖层中发现的首个内生金矿床,已圈出金矿体20余条,矿体长度为70~1400 m,平均厚度为0.31~9.80 m,金品位为0.83×10^(-6)~21.21×10^(-6),已达中型规模。通过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梳理了矿体地质特征,结合矿石镜下鉴定,对李洞沟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物组合、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进行了细致研究,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李洞沟金矿床的矿体主要受NNE向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以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属于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床;该金矿经历了赋矿层位形成、早期金矿形成、富集成矿和表生风化剥蚀4个成矿阶段;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即浅部在石英绢云母片岩内寻找石英脉型金矿体,中—深部寻找由大理岩层间破碎带控制的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体。上述认识能够为矿区探边扩量提供必要的勘查依据,也为区域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成矿模式 李洞沟金矿 汉中地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东北缘喀拉通克地区侏罗纪粗安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松柏 窦虎 +3 位作者 张为民 彭志军 张雷 张文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9-1529,共11页
在准噶尔东北缘富蕴县喀拉通克地区,在原划石炭系姜巴斯套组中新发现了数条粗安质潜火山岩脉,岩石具富钠铝、贫镁铁特征;稀土总量ΣREE为147. 58×10-6~176. 53×10-6,轻稀土相对富集且发生显著分异,重稀土相对亏损;大多数高场... 在准噶尔东北缘富蕴县喀拉通克地区,在原划石炭系姜巴斯套组中新发现了数条粗安质潜火山岩脉,岩石具富钠铝、贫镁铁特征;稀土总量ΣREE为147. 58×10-6~176. 53×10-6,轻稀土相对富集且发生显著分异,重稀土相对亏损;大多数高场强元素略微贫化,大离子元素略为富集,为碱性玄武岩浆分异作用的产物;采用LA-ICPMS测得粗安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181. 9±0. 7 Ma,为早侏罗世,其证实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存在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对准噶尔东北缘下石炭统的厘定与划分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新疆东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提供了研究性资料,对于研究环准噶尔盆地乃至新疆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锆石U-PB年龄 粗安岩 姜巴斯套组 喀拉通克 准噶尔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博格达地区晚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的发现、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松柏 窦虎 +1 位作者 李海波 温志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8-294,共7页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东天山博格达石结子、菜籽沟地区,新发现了二长花岗岩、闪长岩。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4.9±1.9Ma和152.7±1.8Ma,表明岩体侵入时间为... 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东天山博格达石结子、菜籽沟地区,新发现了二长花岗岩、闪长岩。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4.9±1.9Ma和152.7±1.8Ma,表明岩体侵入时间为晚侏罗世。该发现证实了东天山地区存在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为准噶尔-东天山中生代岩浆活动事件积累新的资料,对于研究东天山乃至北疆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中酸性侵入岩 博格达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矿周边农田蔬菜生物碳阻控汞富集和转运的效果
4
作者 荆秀艳 董强飞 齐佳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9,249,共8页
【目的】探究生物碳钝化汞污染土壤的效果。【方法】设置低、中、高3种汞污染土壤区,分别施加1000 kg/667 m^(2)生物碳,探讨瓜果、根茎类农田蔬菜生物碳阻控汞富集和转运效果。【结果】生物碳施加后,蔬菜对汞的转运表现为根部富集最高,... 【目的】探究生物碳钝化汞污染土壤的效果。【方法】设置低、中、高3种汞污染土壤区,分别施加1000 kg/667 m^(2)生物碳,探讨瓜果、根茎类农田蔬菜生物碳阻控汞富集和转运效果。【结果】生物碳施加后,蔬菜对汞的转运表现为根部富集最高,向茎、叶、果实部位依次减弱,大小顺序为:丝瓜>豆角>茄子>辣椒>豇豆>黄瓜,富集系数分别降低了53.3%、20.6%、14.7%、10.5%和8%,豆角和豇豆阻控作用最为明显,而辣椒最弱;土壤汞含量会影响阻控效果,豆角、黄瓜、豇豆分别在低、中和高汞土壤中阻控效果最好,汞浓度对丝瓜影响最小。【结论】生物碳能针对不同蔬菜对汞的富集起到一定阻控作用,其结果可为钝化修复汞污染土壤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汞污染 富集与转运 钝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中段马蹄沟金矿床伸展剪切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柏林 贺永平 +5 位作者 李引劳 刘沉 李焕林 石永红 王永 陈安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马蹄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商丹断裂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西段南缘,在矿集区划分上属于凤太矿集区北部。金矿区发育一套由面理构造、a-型线理、a-型褶皱和配套张扭性裂隙组成的伸展剪切构造系统。... 马蹄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商丹断裂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西段南缘,在矿集区划分上属于凤太矿集区北部。金矿区发育一套由面理构造、a-型线理、a-型褶皱和配套张扭性裂隙组成的伸展剪切构造系统。面理构造产状平缓,走向NWW,倾向NNE,倾角以20°~30°为主;a-型线理产状总体倾伏向为NEE,部分向E倾伏,倾伏角比较平缓,以5°~20°为主,个别达30°~50°;a-型褶皱构造往往轴面产状比较平缓或近水平,枢纽与a-型线理一致;张扭性裂隙构造单体呈约350°走向,倾向E,倾角50°~70°,组合形式平面上为右列式、剖面上为前列式。金矿床宏观上受发育于早古生代罗汉寺岩组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韧脆性剪切伸展构造系统控制,金矿体沿该韧脆性变形带中的各个方向微裂隙发育,形成宽度0.5~2 mm的微细含硫化物含金石英网脉,这些微裂隙包括平行面理、小角度(10°~15°)斜交面理、中角度(25°~30°)斜交面理,对应于剪切带的P、D、R型含矿裂隙;最特色的是发育一组产状350°/NE50°~70°、大角度(50°~60°)斜交面理的较粗大含硫化物富金石英脉,其对应于剪切带的T型含矿裂隙。商丹断裂带西段地区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秦岭造山带勉县‒略阳地区陆陆碰撞在早‒中三叠世已经完成,晚三叠世早期存在伸展构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区域上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是发育伸展剪切构造系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剪切构造系统 构造控矿 马蹄沟金矿床 商丹断裂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业姆奇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6
作者 温志刚 王洪强 +2 位作者 杜尧 刘松柏 王嘉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7-1305,共9页
对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与早古生代蛇绿岩紧密伴生的业姆奇花岗岩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进行研究,认为业姆奇花岗岩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板内靠近岛弧区域特征。通过对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 对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与早古生代蛇绿岩紧密伴生的业姆奇花岗岩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进行研究,认为业姆奇花岗岩为低钾(拉斑)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板内靠近岛弧区域特征。通过对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比较准确的年龄数据539.7±2.6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寒武世,该侵入岩作为西准噶尔地区最老的岩浆活动产物,代表了在诺丁尼亚统一大陆形成之后早期裂解阶段古洋盆初期的地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