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和氦气资源远景:来自居里面深度的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旭亮 汪啸东 +4 位作者 罗姣 魏泽坤 宗翔宇 郭升 罗通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种资源富集的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居里面深度可为研究该盆地地壳热结构及氦气等资源分布提供依据。笔者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磁力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采用了多种窗口大小和移动步长计算了居里面深度,将其...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种资源富集的大型多旋回叠合盆地,居里面深度可为研究该盆地地壳热结构及氦气等资源分布提供依据。笔者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磁力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采用了多种窗口大小和移动步长计算了居里面深度,将其平均值确定为最终的居里面深度。结合地热及氦气分布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居里面深度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居里面深度为18~30 km,平均深度为23 km,盆地内居里面深度变化相对较小,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较为稳定,自盆地形成之后没有发生大的热活动。与长庆油田区地温资料的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居里面深度变化与地温场特征较为一致,盆地北部伊盟隆起、盆地西部银川-靖边一带、盆地东南缘宜川-黄龙一带为居里面隆起区,推测地热资源潜力较大。鄂尔多斯盆地居里面深度与氦气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氦气含量越高,居里面越浅,推测是由盆地内氦源岩中U、Th元素放射性衰变生热引起的。根据居里面深度特征,盆地内除黄龙气田、东胜气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里格气田南区外,庆阳-环县-华池一带以及志丹-靖边一带可能也是潜在的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面深度 磁力异常 功率谱法 地热 氦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物探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建模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亚辉 张茂省 +3 位作者 师云超 董英 王锋 于峰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94,共12页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诟病的有效途径,城市强干扰环境下地下空间精准探测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以大西安西咸新区为研究区,采用钻孔揭露、实验测试、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组合方法开...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诟病的有效途径,城市强干扰环境下地下空间精准探测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以大西安西咸新区为研究区,采用钻孔揭露、实验测试、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组合方法开展了地下空间精准探测与建模研究。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获取了每层土体的多参数地球物理特征。结合钻孔揭露与实验测试资料,建立了基于钻孔资料的地面物探与测井校准与耦合,为地下空间地质结构模型赋予了物理属性。提出高密度电法、微动台阵观测和浅层地震勘探与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相结合,可作为城市强干扰环境下地下空间物探工作的最优方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测井 井间综合物探 地下空间 精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县九子沟岩体稀土钪赋存状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利民 陈佩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2,共7页
九子沟岩体为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主要由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岩、正长岩及橄榄岩组成。稀土钪赋存于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中,岩体内部载体矿物为褐帘石及磷灰石。通过深部勘查发现,稀土钪矿在岩体内部是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在岩... 九子沟岩体为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主要由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岩、正长岩及橄榄岩组成。稀土钪赋存于磷灰石黑云母透辉石中,岩体内部载体矿物为褐帘石及磷灰石。通过深部勘查发现,稀土钪矿在岩体内部是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在岩体风化壳中稀土钪以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及离子状态的形式存在。矿石中稀土主要为轻稀土La、Ce、Pr、Nd、Sm及重稀土Gd、Y。稀土平均品位为0.07%,Sc平均品位为40×10^-6。九子沟稀土钪矿成因类型为超基性岩型稀土钪矿,为幔源结晶型。形成时期为加里东期。研究稀土钪的赋存状态及成矿规律对本区稀土钪的地质找矿和选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子沟岩体 稀土钪 赋存状态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矿区三维地质建模与层状矽卡岩靶区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素芬 屈挺 +5 位作者 贺日政 丁毅 刘建利 陈小龙 李冰 卢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10-2122,共13页
西藏甲玛矿区是冈底斯成矿带非常典型的多金属矿床,理论预测研究认为,在矿集区深部发育隐伏的斑岩-矽卡岩矿体,而基于矿区钻孔覆盖的勘查模型对外围区潜在靶区预测程度较低。以甲玛矿区45口钻孔岩心的密度、磁性、电阻率、极化率等物性... 西藏甲玛矿区是冈底斯成矿带非常典型的多金属矿床,理论预测研究认为,在矿集区深部发育隐伏的斑岩-矽卡岩矿体,而基于矿区钻孔覆盖的勘查模型对外围区潜在靶区预测程度较低。以甲玛矿区45口钻孔岩心的密度、磁性、电阻率、极化率等物性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覆盖甲玛矿集区及外围的大地电磁测深三维数据体,基于GOCAD软件平台,通过离散光滑插值法与随机模拟算法,构建了甲玛矿区的地层岩性-地球物理三维可视一体化模型;结合大地电磁测深11条剖面的二维地质解译成果,精细刻划了3000 m以浅的三维矽卡岩体发育特征,并通过使用未参与建模的甲玛科学深钻JMKZ-1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三维地质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构建的矽卡岩成矿模型,结合甲玛矿区及邻区岩(矿)石电性参数特征分析和三维矽卡岩的电性结构,预测了甲玛矿区的层状矽卡岩靶区,为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及矿集区增储目标提供三维建模技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玛矿区 GOCAD软件 三维地质建模 层状矽卡岩 靶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煤火勘查中的应用:以活鸡兔煤矿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贺小元 王峰 +5 位作者 雒铮 管涛 李聪聪 崔胜 陈香菱 陈瑞莉 《中国矿业》 2022年第1期168-174,共7页
我国不仅是煤炭生产大国,而且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由于我国存在许多小型煤窑,以前落后的开采技术导致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加之废弃的煤矿无人关注,空气沿巷道贯入并与煤层接触,残留的煤层长期氧化自燃,形成煤火。... 我国不仅是煤炭生产大国,而且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由于我国存在许多小型煤窑,以前落后的开采技术导致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加之废弃的煤矿无人关注,空气沿巷道贯入并与煤层接触,残留的煤层长期氧化自燃,形成煤火。煤火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而且还引起诸如地面裂缝、塌陷、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最终危害人类安全。煤火环境治理的前提是煤火勘查,因此,精准探测煤火分布范围和深度是煤火勘探技术的主要问题,也是煤火灭火工程的基础。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活鸡兔煤矿为例,采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地表或近地表煤火非常有效,但难以识别埋藏较深的地下煤火,进而采用高密度电法尝试探测地下采空区及火烧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阻率断面图,识别出高-中-低阻异常段,与矿区各个煤层底板一一对应分析解释,解译出大量的采空区及少量火烧区。最后经少量钻孔验证,证实高密度电法探测采空区非常有效,为后期灭火工程提供一定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火 活鸡兔煤矿 高密度电法 采空区 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