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欧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219-221,共3页
指出了土地是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通过文献资料和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以富平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促进我国未... 指出了土地是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土地洁净、健康、安全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前提。通过文献资料和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出了城镇土地生态化综合开发治理技术,以富平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土地工程技术在促进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 生态化 城市建设 新模式 理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启龙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5期20-23,共4页
为探索出一条适宜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选取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条件具有代表性的榆林市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区域作为工程示范项目点,在基于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技术基础上,综合运用工程和耕作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 为探索出一条适宜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选取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条件具有代表性的榆林市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区域作为工程示范项目点,在基于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技术基础上,综合运用工程和耕作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性治理新模式。实践证明:通过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的实施,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效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沙地资源化利用。通过对项目区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配套工程措施,使项目区种植结构有了合理调整,改善了当地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将原来的沙荒地打造成为景观生态农业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 砒砂岩 造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黄河流域中游碳储量及脆弱性研究
3
作者 张艳 谢佳楠 崔国屹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9-208,共10页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黄河流域中游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借助InVEST模型评估碳储量的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分...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黄河流域中游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借助InVEST模型评估碳储量的分布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利用潜在影响指数(PI)探究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服务的脆弱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黄河流域中游以耕地、草地分布最为广泛;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转入草地居多,约15965.77 km^(2)。(2)2000-2020年黄河流域中游碳储量分布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碳储量呈现逐渐减少且变化复杂化的趋势,年均减少2.96×10^(6) t。(3)2000-2020年黄河流域中游林地、草地、耕地为碳储量高值区;耕地总碳储量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耕地碳储量亏损最严重,林地盈余最多。(4)2000-2020年黄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提高0.91,PI指数分别为6×10^(7)、-4×10^(7),2010-2020年表现负面潜在影响,脆弱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碳储量 脆弱性 InVEST模型 黄河流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径流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兆鑫 孙婴婴 +1 位作者 刘哲 卢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以农田流失的氮磷为主要来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农田径流污染发生规律及阻控方法等问题,剖析了影响农田径流污染的关键要素,系统梳理了以“源头减量-过程阻断-末端净化”为主体思路的农田径流... 以农田流失的氮磷为主要来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农田径流污染发生规律及阻控方法等问题,剖析了影响农田径流污染的关键要素,系统梳理了以“源头减量-过程阻断-末端净化”为主体思路的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分析了不同种类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限制因子。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农田径流污染的监测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深入探究以施肥优化为主、多种手段为辅的农田径流污染源头控制体系,提升农田径流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建立适用性强的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绿色低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影响因素 控制技术 水质净化 农田径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地裂缝民用住宅建设场地土壤氡气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思豪 谭新平 +1 位作者 黑明昌 王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在全球经济发展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越发重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环境中氡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在地裂缝附近经常存在氡异常现象,为保证公众健康,利用国产FD216环境氡测量仪... 在全球经济发展及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和公众越发重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环境中氡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在地裂缝附近经常存在氡异常现象,为保证公众健康,利用国产FD216环境氡测量仪对跨越地裂缝的西安某建设小区进行土壤氡气测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裂缝破碎带及附近土壤氡浓度值存在明显波动现象,地裂缝带处土壤氡浓度相对略低,向两侧波动较大;建设场地周边仍有局部高异常区,应在地裂缝附近建设中,采取合理的手段避免土壤氡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地裂缝是良好的氡气迁移通道,因地表破裂变形,加速了氡气的扩散,造成地裂缝上土壤氡气含量较低、地裂缝周边异常的特征现象。对于跨越地裂缝民用住宅建设场地土壤氡气分布特征研究,不仅为今后在城区内地裂缝附近土壤氡浓度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将极大地推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的建立、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气测量 地裂缝 通道 绿色建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24期56-57,共2页
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介绍了项目立项前期及项目实施时,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研究以及... 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介绍了项目立项前期及项目实施时,信息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研究以及发展提供参考与方向,促进土地整治工程快速发展,保障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土地整治工程 环境监测 信息提取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施工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海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6期292-294,共3页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 土地综合开发整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多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土地整治绿色施工的原则,总结了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提出了优化的土地整治绿色施工技术,以期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绿色施工技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影响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海欧 《农学学报》 2021年第2期64-67,共4页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土地整治的特点,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实施 制约因素 解决方案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启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20期51-53,55,共4页
陕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利用毛乌素沙地内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目前还未颁布... 陕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利用毛乌素沙地内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目前还未颁布相关标准,在工程推广的过程中,从材料选择、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方面存在质量控制良莠不齐的状况。为提高应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工程技术造田的质量,对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进行规范指导,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多年科研项目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在总结国内土地整治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造田工程 地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研究现状及生态重建构想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亚波 《绿色科技》 2019年第4期81-82,87,共3页
指出了随着矿山废弃地面积的不断增加,矿区土地利用强度大大降低,阻碍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我国矿山废弃土地复垦起步晚,从事复垦的学者较少且涉及的领域窄,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技术... 指出了随着矿山废弃地面积的不断增加,矿区土地利用强度大大降低,阻碍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前进的步伐。我国矿山废弃土地复垦起步晚,从事复垦的学者较少且涉及的领域窄,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技术及生态重建构想,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复垦 生态环境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黄河滩地土体有机重构整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0期103-103,144,共2页
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河谷川道区,黄河滩涂地,地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沙质淤土,漏水漏肥严重,遍长蒿草。针对项目区现状,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工程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开展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 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河谷川道区,黄河滩涂地,地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沙质淤土,漏水漏肥严重,遍长蒿草。针对项目区现状,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工程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开展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形成防洪安全保障和以"田、水、林、景、体"为主的土地生态环境利用体系,增加耕地和湿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和供水安全,通过项目实施,集成土地、水利、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系列工程,对于保障粮食、水源安全,改善黄河西岸生态环境,提高黄河西岸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土体 有机重构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典型模式实践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花东文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7期63-64,共2页
土地整治是践行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对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重点介绍几种基于"土地整治+"理念的发展模式,以期为绿色国土和生态... 土地整治是践行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对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特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重点介绍几种基于"土地整治+"理念的发展模式,以期为绿色国土和生态国土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典型模式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3
作者 张海欧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62-263,共2页
信息技术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使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总结了土地工程的相关工作经验,阐述了构建土地工程信息化标准的重要性,全面总结了土地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工程 信息科技 智能化 生态化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的生态护坡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哲 雷娜 《农技服务》 2021年第7期114-115,119,共3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面临坡体-植被系统失稳、边坡滑塌等安全隐患。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及生态灾害防控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概述该地区土地整治工程中提升坡体结构施工稳定性的生态...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面临坡体-植被系统失稳、边坡滑塌等安全隐患。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及生态灾害防控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概述该地区土地整治工程中提升坡体结构施工稳定性的生态灾害阻控、边坡防护和植被防护阻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坡体工程 生态灾害阻控 植被防护 边坡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SBR组合工艺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15
作者 马海波 苗立永 +3 位作者 肖波 蒋小雨 荣懿 任武昂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本研究拟将AAO与SBR工艺串联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平均分别为22.9、2.82、7.6 mg/L,均满足GB1891-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出... 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本研究拟将AAO与SBR工艺串联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平均分别为22.9、2.82、7.6 mg/L,均满足GB1891-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平均浓度为0.832 mg/L,为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在组合工艺末端增加化学除磷工艺,当PAC投加量为10 mg/L出水TP浓度降低至0.416 mg/L,即可满足排放要求。同时,在间进歇水和连续进水两种工况下,组合工艺对COD、NH_(4)^(+)-N和TN去除率达到90%以上,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以上结果说明组合工艺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效果且能够应对进水冲击负荷,可作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理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化学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预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路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2期200-202,共3页
指出了物联网技术与土地工程的结合对实现“五化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土地工程施工流程层次与物联网网络分层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将土地工程信息物联网体系构架分为四层:基础感知层、数据交换层、信息整合层、工程应用... 指出了物联网技术与土地工程的结合对实现“五化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土地工程施工流程层次与物联网网络分层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将土地工程信息物联网体系构架分为四层:基础感知层、数据交换层、信息整合层、工程应用层。并对物联网在土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以期为土地工程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土地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石滩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华阴市白龙涧荒石滩工程为例
17
作者 把余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3期71-72,共2页
荒石滩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华阴白龙涧荒石滩工程实践,就治理过程中河道整治与防护、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程进行阐释,为... 荒石滩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耕地后备资源,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华阴白龙涧荒石滩工程实践,就治理过程中河道整治与防护、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工程进行阐释,为更好地推广示范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石滩 综合治理 华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以陕西定边盐碱地生态化治理为例
18
作者 张海欧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0期241-243,共3页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薄弱,导致了人地关系恶化。因此,引入生态化思想是当前土地工程领域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 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薄弱,导致了人地关系恶化。因此,引入生态化思想是当前土地工程领域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的技术经验,总结了土地工程生态化设计中田、水、路、林以及居住点的设计思路,以陕西定边盐碱地生态化治理为例,分析土地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体现。本研究以期为土地工程的生态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 生态化 规划设计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9
作者 曹婷婷 葛磊 卢垟杰 《农业工程》 2020年第4期69-71,共3页
随着土地工程学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微区分析技术探究并解决土地问题,对LA-ICP-MS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并就该技术在土地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LA-ICP-MS 微区分析 土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沟造地工程技术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20
作者 熊宇斐 《当代农机》 2021年第4期71-72,共2页
分析了治沟造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黄土高原地区治沟造地工程的生态性、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治沟造地 生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