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路径--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宪东 张小筱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出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数量偏少、质量不高、机制不活等问题。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对陕西省2...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出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数量偏少、质量不高、机制不活等问题。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对陕西省2022年在关中地区实施的5333.33hm^(2)高质量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研究分析,总结出围绕“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作物品质高”的五高标准,在工程建设上精准施策,在建管用保障模式上多元化等方式,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 高质量 建管用 智慧农田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
作者 魏梦莹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3期228-230,共3页
农田水利工程是当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关系着我国农业能否长远稳定发展,同时对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工程规划设计前期没有实地勘察... 农田水利工程是当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关系着我国农业能否长远稳定发展,同时对农田水利建设稳定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工程规划设计前期没有实地勘察、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工程规划 设计问题 改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及利用
3
作者 宋彦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8期69-71,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业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及利用策略,分析了当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业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及利用策略,分析了当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的农业土地资源规划方法和利用模式。在规划方面,强调要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利用模式上,提倡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本文旨在为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研究——以商洛市镇安县为例
4
作者 张小筱 卢瑾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分区分类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镇安县为例,本着分区分类施策原则,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结合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等因素,将镇安县划分为西... 分区分类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建设效益和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镇安县为例,本着分区分类施策原则,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情况,结合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等因素,将镇安县划分为西部生态农业区、东部现代农业区、东部民族特色农业区三大区,并探索适宜各区域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模式,精准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确保各区域建设内容合理、工程措施切实可行,有效提升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索打造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模式 分区分类 示范工程 陕南镇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探讨
5
作者 韩英英 王映月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6期28-30,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三农”问题是制约现代化进程的核心矛盾之一。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呈现耕地细碎化、空间结构紊乱化、利用效能低下化及生态质量退化等复合型问题,严重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三农”问题是制约现代化进程的核心矛盾之一。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呈现耕地细碎化、空间结构紊乱化、利用效能低下化及生态质量退化等复合型问题,严重制约乡村全面振兴进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性工程,亟需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实施路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国际模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 综合整治 整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耕地质量为中心的陕西省大数据农业发展研究
6
作者 郭立超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省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它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近期,随着大数据科... 陕西省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省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作用。农业大数据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它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信息系统。近期,随着大数据科技的飞速进步,陕西省已着手在农业发展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重点,以此来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政府角度看,陕西省先后制定了多项政策和举措,为大数据的推广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然而,陕西省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薄弱,耕地质量保护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主要探讨了陕西省大数据农业的当前情况、面临的挑战与潜在机会,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陕西省农业大数据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大数据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贺晓晖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4,共5页
为优化陕西省三生空间用地结构,以陕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体系构建陕西省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应用多样性指数、集中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计量模型以及区位熵,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陕西省2018年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 为优化陕西省三生空间用地结构,以陕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体系构建陕西省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应用多样性指数、集中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计量模型以及区位熵,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陕西省2018年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三生空间功能多样化指数呈现南低北高分布格局,陕南三地区多样化指数较低,其他各地区多样化指数相差不大;集中化指数大致呈现南北高中间低分布格局,其中陕南三地区集中化指数较高,渭南市集中化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大致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与多样性指数分布格局相反;均匀度指数呈现南低北高的分布格局,其中榆林市均匀度指数最高,陕南三地区均匀度指数最低;除其他生态空间外,其余八个空间类型在各地区的区位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空间结构 景观指数 区位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卫鹏 付佩 +1 位作者 刘天成 杨飞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97-198,255,共3页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3年陕西省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发展到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协调度由"基本协调"转变为"较协调&q...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3年陕西省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发展到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协调度由"基本协调"转变为"较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协调度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英英 王映月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农村土地资源大致可以概括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闲置土地规划集中性差、农村土地规划滞后性较明显、农村生态环境深受农村土地规划的影响、农村土地规划缺乏支持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必须积极更新农村土地规划理念... 农村土地资源大致可以概括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闲置土地规划集中性差、农村土地规划滞后性较明显、农村生态环境深受农村土地规划的影响、农村土地规划缺乏支持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必须积极更新农村土地规划理念,明确相关工作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土地规划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本文将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内涵及优化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指出当前农村土地规划存在的不足,阐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农村土地规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金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欢 张小筱 +1 位作者 赵雍 史仝乐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0期15-20,共6页
为了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状况,了解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2019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0.... 为了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状况,了解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2019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0.8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与评价。依据《县域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技术规程》(NY/T 4322-2023)、《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陕西省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工作技术指南(试行)》(2021年11月)四项技术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特尔文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2],将1亩以上的典型地块作为代表性采样点,共设立15个采样点,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工作。结果显示:项目区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平均等别9.9等,较建设前提升0.1个等级;国家利用等平均等别为10.0等,较建设前提升0.3个等级;国家经济等平均等别为11.0等,较建设前持平。在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一地一策,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变更调查评价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林措施和环境因子对黄河中游刺槐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杜娜 王继军 刘莉琳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探究营林措施和环境因子对刺槐生长的综合影响,为黄河流域乃至其他类似生态环境下的造林和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地形以及刺槐的生长指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线性拟合、冗余分析和Pearso... 探究营林措施和环境因子对刺槐生长的综合影响,为黄河流域乃至其他类似生态环境下的造林和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地形以及刺槐的生长指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线性拟合、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因素对刺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刺槐胸径与造林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树高与造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冠幅与造林密度、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2)刺槐树高、冠幅与土壤全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径、冠幅与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3)海拔较高时,土壤结构更为疏松,但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坡度较大时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对刺槐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4)土壤毛管孔隙度是影响刺槐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造林和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地形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造林密度,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刺槐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密度 地形 土壤理化性质 刺槐 冗余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rcGIS进行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3期170-171,192,共3页
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经验,探讨Arc GIS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并以某一工程实例对研究区的土方填挖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Arc GIS进行土方量计算... 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经验,探讨Arc GIS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并以某一工程实例对研究区的土方填挖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Arc GIS进行土方量计算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方计算 ARCGIS 数字高程模型 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朦 刘红瑛 张恩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208-211,共4页
[目的]建立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准则层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榆林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用模糊物元模型进行评价,相应选取15个评价指标,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评价指... [目的]建立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准则层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榆林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用模糊物元模型进行评价,相应选取15个评价指标,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研究区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较高,处于良好水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低,处于中等水平,且生态效益评分最低。结合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实施后实际情况的调查,该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系统地反映区域土地整治效益情况。[结论]模糊物元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地整治 效益评价 模糊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255-257,260,共4页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经验,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环节可运用的模式,其中拆旧区土地复垦方面有迁村并点模式、缩村腾地模式、迁村上山模式、撤村并居...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成果,借鉴不同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经验,分析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环节可运用的模式,其中拆旧区土地复垦方面有迁村并点模式、缩村腾地模式、迁村上山模式、撤村并居模式及整村搬迁模式;资金筹措方面有财政资金投入模式、社会资金投入模式及农村集体组织自筹资金模式;周转指标管理方面有先借后还模式及先还后借模式。通过研究,可辅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范标准,优化农村居民点科学布局,用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促进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构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综合考虑省内11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市区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生态超载指数,构建区域内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 [目的]构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综合考虑省内11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市区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生态超载指数,构建区域内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对各市区的生态价值补偿量进行测算。[结果]2019年陕西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少量盈余,全省可获得生态补偿量2.10×10^(8)元;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处于赤字状态,尤其是西安市耕地生态超载指数达-2.15;陕北和陕南地区耕地生态处于盈余状态,该区域耕地生态状况良好。关中地区需支付48.36×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可获得44.31×10^(8)和6.15×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结论]测算结果与各市区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可为陕西省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该测算方法可为各地区的耕地生态补偿费测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生态超载指数 生态价值补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土地利用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山西省垣曲县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丹 王涛 张庭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0期76-79,共4页
以山西省垣曲县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利用ArcGIS 10.3对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进行提取,将地形特征与土地利用现状叠置分析,得到该地区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上的土地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 以山西省垣曲县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利用ArcGIS 10.3对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进行提取,将地形特征与土地利用现状叠置分析,得到该地区不同高程、坡度、坡向上的土地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低海拔、小坡度的无坡向和阳坡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多分布于这一地区;高海拔、大坡度的地形对林地、草地的变化影响较大;水域多分布于低海拔、地势平缓地区,受坡向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布 地形因子 ARCGIS DEM分布指数 垣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映月 杜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6期34-37,40,共5页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大数据(Big Data)的引入,本文基于当前大数据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提出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概念。通过分析目前国土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大数据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在...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大数据(Big Data)的引入,本文基于当前大数据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提出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概念。通过分析目前国土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大数据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在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及推动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土空间 规划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飞翔 《南方农机》 2022年第7期181-183,共3页
过去三十年,依靠旅游业、房地产业、产业集聚等,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增加了各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依据国家“经济内循环为主”“发展... 过去三十年,依靠旅游业、房地产业、产业集聚等,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增加了各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依据国家“经济内循环为主”“发展县域经济”等战略要求,从旅游开发、房地产建设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旅游业 房地产业 产业集聚 土地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和土地开发管理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飞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2期88-90,共3页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建筑工程得到发展,我国国土资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使得土地测绘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测绘技术是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技术,对土地资源在利用的...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建筑工程得到发展,我国国土资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使得土地测绘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测绘技术是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的基础技术,对土地资源在利用的时候,具有比较显著的推动作用,当前知识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土地测绘信息化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其在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信息化测绘技术对土地开发管理提供准确度较高的数据,测绘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也是土地开发管理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技术 信息化 土地开发管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英英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型家园,建全乡村治理体系。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工作观念有待更新、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各部门缺少交流合作、全过程管控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对全域...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型家园,建全乡村治理体系。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工作观念有待更新、大数据思维较为薄弱、各部门缺少交流合作、全过程管控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精准定位,树立大数据思维、挖掘乡村资源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全过程的监管体系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