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秦岭山柞旬-安康地区的两次逆冲推覆和Ⅱ型造山带基本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志华 朱志军 +5 位作者 王北颖 周美夫 赵太平 苏生瑞 张虹波 赵晓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4,共14页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结构均不相同。南秦岭的山柞旬 -安康带开始从南向北以及后来再自北向南的两次逆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格局 ,与目前都认为该区是从北向南指向四川盆地的滑脱—逆冲式的薄皮构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还简要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柞旬—安康带 结构 两次推覆 Ⅱ型造山带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佛坪穹窿基底组成 被引量:2
2
作者 常宏 王向利 能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11,共6页
佛坪穹窿基底岩石是南秦岭出露的众多古老块体之一.由太古代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过渡性基底组成.前者由中一深变质的佛坪岩群(Ar3f)和龙草坪超单元(Ar3l)组成;后者为中元古代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九关沟岩群(Pt2j).两类基底的... 佛坪穹窿基底岩石是南秦岭出露的众多古老块体之一.由太古代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过渡性基底组成.前者由中一深变质的佛坪岩群(Ar3f)和龙草坪超单元(Ar3l)组成;后者为中元古代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九关沟岩群(Pt2j).两类基底的确定为佛坪地区太古代及中元古代地质演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穹窿 结晶基底 过渡性基底 岩套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