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秦岭佛坪地区隆-滑构造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根宝 李三忠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由基底片麻岩(内核)、剥离断层(接合面)及滑覆层状岩系(外壳)构成的佛坪穹隆构造,从其岩石组成、早期的运动学特征、变质变形改造和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佛坪穹隆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的主造山期前,并受印支期主造山期褶皱... 由基底片麻岩(内核)、剥离断层(接合面)及滑覆层状岩系(外壳)构成的佛坪穹隆构造,从其岩石组成、早期的运动学特征、变质变形改造和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佛坪穹隆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的主造山期前,并受印支期主造山期褶皱变形和燕山期逆冲、走滑作用的叠加改造。它经历了中元古代—前印支期隆-滑构造形成阶段,而与造山后期变质核杂岩明显不同,在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隆-滑构造发生的深部背景是造山带岩石圈垂向加积增生作用。该穹隆突出而重要地参与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地区 隆滑构造 秦岭 造山带 断层 滑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岩性带特征及岩石谱系单位划分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北颖 陈陇刚 +2 位作者 薛煜洲 张升全 冯明伸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3期266-272,277,共8页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是由老牛山、华山、闵峪等岩体组成的复式深成岩体。岩体内发育多类型岩性带,表明具有多期次熔融分异、侵位的演化规律,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通过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和接触关系、时空位态研究,进行了岩石谱系...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是由老牛山、华山、闵峪等岩体组成的复式深成岩体。岩体内发育多类型岩性带,表明具有多期次熔融分异、侵位的演化规律,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通过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和接触关系、时空位态研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建立了华山超单元组合。提出基本岩序是花岗岩区地质填图中最基本的观察和描述性单位,是谱系单位划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岩石谱系单位 岩性带 基本岩序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