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及硒肥后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小平 魏昌华 +6 位作者 张立君 夏曾润 宋仕勤 刘乔斐 唐德剑 朱晓妮 吕金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0,共12页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 【目的】研究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根施硒肥对茶叶硒含量的提升作用,为富硒茶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陕西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平利县等9区县的521份茶叶样品为对象,分析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的分布特征;从安康9区县采集107组茶叶及其根际土壤,分析二者硒含量的相关性;采用小区根施硒肥试验,研究施硒量(0,225,450和675 g/hm^(2))和施硒后时长(0,1.5,3,16和26月)对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①521份茶叶样本硒含量的变幅为0.003~3.99 mg/kg,变异系数为157.35%,安康地区不同区域茶叶硒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参照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556-2018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600-2002中的富硒茶判定依据,安康地区茶叶富硒率分别为41.46%和25.14%。②安康地区茶叶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93,P<0.01),土壤硒含量达到0.49和0.85 mg/kg时,茶叶硒含量分别为0.15和0.25 mg/kg,达到了富硒茶DB 61/T 556-2018和NY/T 600-2002标准。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为0.06~1.44,变异系数为74.11%,各取样点茶叶硒生物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茶叶硒生物富集系数与其根际土壤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708,P>0.05)。③根施硒肥225 g/hm^(2)后1.5个月,茶叶硒含量从施硒前低于0.11 mg/kg提高到0.28 mg/kg以上,连续2年均可达到富硒茶DB 61/T 556-2018标准,茶树根部施硒量和施硒时长对茶叶硒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安康地区茶叶硒含量呈现“南高北低”趋势。对于土壤硒含量低于0.49 mg/kg的茶园,建议采茶前1.5个月根施硒肥225 g/hm^(2)以提高茶叶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硒含量分布 硒肥后效 安康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中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2
作者 王淇 贺博 +3 位作者 王小宇 龙亚力 祁蒙 夏曾润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此外,硒还可以拮抗汞、砷、镉、铊等重金属的毒性。研究表明,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以及生物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硒,且生物体内的硒...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此外,硒还可以拮抗汞、砷、镉、铊等重金属的毒性。研究表明,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以及生物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硒,且生物体内的硒多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等有机硒形态存在,因此利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硒进行科学补硒是解决人体缺硒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利用率 有机硒 硒蛋白 延缓衰老 西兰花 微量元素 硒多糖 无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的关系
3
作者 杜小平 祁蒙 +8 位作者 贺博 宋仕勤 刘晓婷 张军 杜妮妮 朱雄峰 魏昌华 李超 何祥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62-67,72,共7页
为了研究金花葵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7个硒处理浓度(硒含量分别为0 mg/kg、4 mg/kg、8 mg/kg、12 mg/kg、16 mg/kg、20 mg/kg和24 mg/kg),研究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金花葵各器官硒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影响... 为了研究金花葵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7个硒处理浓度(硒含量分别为0 mg/kg、4 mg/kg、8 mg/kg、12 mg/kg、16 mg/kg、20 mg/kg和24 mg/kg),研究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金花葵各器官硒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影响,为金花葵富硒种植及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金花葵TF_(茎/根)、TF_(籽粒/荚)和BCF_(茎)、BCF_(籽粒)值快速增加,硒在金花葵茎和籽粒中快速积累,各器官硒含量呈现茎>根>叶>籽粒>荚>花的特点;在0~16 mg/kg硒处理下,土壤硒形态以残渣态硒为主,占比27.42%~61.22%;在20 mg/kg和24 mg/kg硒处理下,土壤硒形态以有机态硒为主,占比31.87%~34.24%;金花葵各器官硒含量与土壤硒形态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837以上;籽粒硒含量与荚硒含量呈正相关,茎硒含量是荚、叶和花硒含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研究明确了金花葵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的关系,在仅考虑土壤硒利用率方面,12 mg/kg的土壤硒浓度是富硒金花葵栽培的最适土壤硒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 富集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茧育生产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应用初探
4
作者 吴兴美 杨云艳 +2 位作者 刘声利 杜小平 蔡清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1期1-3,共3页
为更好地适应规模化养蚕,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蚕桑专业合作社优化了蚕室总体布局和共育室设备。文章对种茧育生产小蚕共育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控温控湿效果好、增产效益明显,既... 为更好地适应规模化养蚕,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蚕桑专业合作社优化了蚕室总体布局和共育室设备。文章对种茧育生产小蚕共育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控温控湿效果好、增产效益明显,既节约了养蚕劳力,又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但在应用设备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设备维护及消毒,以最大限度发挥种茧育生产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共育 种茧育 自动化设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