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边坡锚固用钢表面涂层的热处理与耐蚀耐磨性能
1
作者 耿城 晁铁彦 +1 位作者 葛玉伟 李辉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了提升公路边坡锚固用钢的表面耐蚀和耐磨性能,采用化学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锚固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B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涂层显微形貌、物相组成、疏水性、硬度、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0℃和350℃热... 为了提升公路边坡锚固用钢的表面耐蚀和耐磨性能,采用化学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锚固用45#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B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涂层显微形貌、物相组成、疏水性、硬度、耐蚀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0℃和350℃热处理后涂层表面致密性提高,450℃热处理后涂层表面致密性降低,局部颗粒产生裂纹;热处理前和250℃热处理后锚固用钢表面涂层呈非晶态特征,升高热处理温度至350℃及以上时涂层主要由Fe、Ni_(2)B、Ni_(3)B和Ni_(4)B_(3)相组成,呈晶态特征;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锚固用钢表面涂层的硬度有不同程度增大,热处理温度为350℃时涂层的硬度最大(832 HV)。350℃热处理涂层的磨痕深度明显小于热处理前、250℃热处理和450℃热处理涂层,耐磨性较好;相较于热处理前锚固用钢表面涂层,350℃热处理涂层的腐蚀电位发生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减小,450℃热处理涂层的腐蚀电位发生负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增大,350℃热处理涂层的耐蚀性最好。适宜的锚固用45#钢表面涂层的热处理温度为350℃,此时表面涂层的硬度最高,耐蚀和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锚固用钢 涂层 热处理 耐蚀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基坑工程近距上跨地铁隧道小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时炜 郑建国 +4 位作者 曹静远 于永堂 梁保真 雷伟 张志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74,共14页
为解决黄土地区紧邻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支护体系设计复杂、隧道变形控制难等问题,以西安市某与地铁隧道小净距上跨的地道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硬化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分析传统分区分块开挖法、“隔离桩+土体加固”法... 为解决黄土地区紧邻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支护体系设计复杂、隧道变形控制难等问题,以西安市某与地铁隧道小净距上跨的地道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硬化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分析传统分区分块开挖法、“隔离桩+土体加固”法和超前管幕法对地铁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基于排桩隔离、管幕压制的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思路,提出“管幕+隔离桩”的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新方法,并对新方法施工期和工后期的地铁隧道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新方法将管幕和隔离桩连接,使土体回弹荷载由管幕和桩体自重力、桩土摩擦力共同承担,能够有效限制管幕位移,极大程度地减小隧道上浮;2)相较于传统分区分块开挖法、“隔离桩+土体加固”法和超前管幕法,新方法将地铁隧道最大上浮量分别减少了68%、57%、72%,控制管幕整体上浮效果显著;3)由地铁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可知,新方法提出的管幕与隔离桩连接节点设计方法可行,能够约束管幕两端与跨中的位移;4)采用新方法后,隧道实测拱顶最大上浮量为0.8 mm,最大沉降量为1.4 mm,满足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隧道变形 变形控制 管幕 隔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变形影响规律及加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立新 王强 +3 位作者 苗苗 汪珂 李储军 邱军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142,共10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加固与地表袖阀管注浆加固3种隧道施工条件下,地表沉降值和沉降槽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验证超前管幕工法加固工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时,高铁路基、道床的位移变化规律。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管幕工法加固后复合地基正上方的地表沉降最大值减小28.6%,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后减小18.0%,并且采用两种加固措施后的CFG桩最大附加轴力均减小20%以上。因此,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一定加固措施,可改善围岩稳定性,其中管幕工法加固效果更为显著。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采取管幕工法加固施工与不采取加固措施相比,路基最大沉降量减少33.78%,道床最大沉降量减少45.08%。因此,管幕工法加固能够有效减小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高铁路基 管幕工法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变形规律 加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川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疲劳特性研究
4
作者 陈忠锋 郭斌强 +3 位作者 徐英强 党涛 汪严 牛冬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1-2337,2344,共8页
为探究青川岩沥青(Qingchuan rock asphalt,QRA)和SBS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以2%,3%SBS和5%,10%,15%QRA为改性剂,制备得到6组QRA/SBS复合改性沥青(QRA/SBS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QSMA),综合研究QSMA基本路用性能、微观改性机理、高... 为探究青川岩沥青(Qingchuan rock asphalt,QRA)和SBS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以2%,3%SBS和5%,10%,15%QRA为改性剂,制备得到6组QRA/SBS复合改性沥青(QRA/SBS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QSMA),综合研究QSMA基本路用性能、微观改性机理、高温流变性能和疲劳特性。结果表明,QRA能够提高QSMA软化点并降低针入度,SBS对提升QSMA的5℃延度有利。特征官能团显示QSMA与基质沥青含有相同烃类化合物,QSMA改性机理为物理改性。QRA和SBS掺量的增大能提高沥青的变形阻力,抑制沥青不可恢复形变的产生,进而提升QSMA抵抗高温车辙变形的能力。QRA和SBS的加入可提高沥青的劲度和弹性。QRA和SBS能提升沥青基体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表现出更小的应变依赖性和更好的抗疲劳性。综合三大指标、高温流变实验与疲劳实验结果,推荐最优掺量组合为3%SBS+15%Q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岩沥青 SBS 改性沥青 高温流变性能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全过程稳定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晁铁彦 沈艺宁 +3 位作者 刘来君 党涛 方晓明 王旭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3123-13130,共8页
为更好地保障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安全,以石川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空心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展开了复杂工况下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得到了第一阶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并对混凝土强度、桥墩高度及高墩壁厚进行了参数敏... 为更好地保障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安全,以石川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空心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展开了复杂工况下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得到了第一阶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并对混凝土强度、桥墩高度及高墩壁厚进行了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几何非线性,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系数为20.39,而考虑双重非线性的稳定系数为6.12,分别较第一类静力稳定降低了16.5%和74.9%;就石川河特大桥15#墩而言,屈曲模态为纵桥向失稳,高墩的破坏属于小偏压破坏,破坏截面发生在距墩底h/8~h/7(h为墩高)的区域;随着桥墩高度增加,桥梁的稳定性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强度和高墩壁厚对高墩稳定性影响不大。可见考虑复杂工况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空心薄壁高墩 连续刚构桥 悬臂施工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预蠕变条件下位错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惠均 冯再新 +2 位作者 裴海祥 郝唯岑 严坤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在320℃(核电主管道APl000近似运行温度)和600℃(液态用核电材料近似运行温度)条件下,分别在20和120MPa的应力下老化500和2000h进行316LN不锈钢预蠕变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在320℃(核电主管道APl000近似运行温度)和600℃(液态用核电材料近似运行温度)条件下,分别在20和120MPa的应力下老化500和2000h进行316LN不锈钢预蠕变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预蠕变后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预蠕变阶段受到温度和应力作用,晶面滑移产生位错以及原有位错发生分解,被激活的位错在同一个平面内沿不同方向滑移移动,相遇时发生反应生成四边形或六边形的位错网络,随着温度以及应力增大位错网络消失。对于硬度变化而言随着温度从320℃升高到600℃时,显微硬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奥氏体不锈钢 预蠕变 亚晶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钻扩孔施工地表变形计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超 胡长明 +2 位作者 刘羽 赵俊杰 王志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181,共7页
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的管道埋深较浅(属半无限空间土体),上覆土压力较小,使用水平定向钻进行扩孔施工时常处于过压状态,易导致地表隆起变形,地面冒浆等情况发生。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出半无限空间土体下采用水平定向钻扩孔施工... 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的管道埋深较浅(属半无限空间土体),上覆土压力较小,使用水平定向钻进行扩孔施工时常处于过压状态,易导致地表隆起变形,地面冒浆等情况发生。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和镜像法,推导出半无限空间土体下采用水平定向钻扩孔施工时地表位移的解析解,并以西安地铁十号线某穿越工程为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相一致,且平均误差仅为7%;增大扩孔级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可以减小地表变形;强度理论效应对地表变形计算的影响不容忽视,计算时应根据土质选取合适的强度准则,避免使用D-P1和D-P3准则。分析结果可为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钻 扩孔施工 地表变形 强度理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流影响的水平定向钻泥浆压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陕郡 胡长明 +2 位作者 朱玉玉 梁慧 杨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4-632,共9页
为研究在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如何合理控制泥浆压力以维持孔周土体的稳定、避免孔壁失稳,基于柱孔扩张理论,同时考虑浆液渗流和强度准则的影响,推导了孔壁周围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泥浆压力极限值的理论解答,并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 为研究在水平定向钻施工中如何合理控制泥浆压力以维持孔周土体的稳定、避免孔壁失稳,基于柱孔扩张理论,同时考虑浆液渗流和强度准则的影响,推导了孔壁周围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泥浆压力极限值的理论解答,并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算例,对极限泥浆压力的控制以及渗流、强度准则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流对泥浆压力控制影响显著,随着渗透压力增大,泥浆压力极限值减小,孔壁处应力减小、位移增大;不同准则下的泥浆压力极限值差异较大,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强度准则,避免高估或低估极限泥浆压力;可通过增加膨润土含量和地面注浆等措施来控制泥浆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钻 泥浆压力 渗流 强度准则 柱孔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世鸿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向碳排放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准确、详实的会计信息,有效促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对于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水泥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碳排放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构建完善的碳排放... 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向碳排放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准确、详实的会计信息,有效促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完善,对于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水泥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碳排放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为企业顺利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加快碳排放市场健全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核算体系 碳排放权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