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 ELOVL 6基因敲除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1
作者
唐心俞
刘宝龙
+5 位作者
张启鸣
张建英
赵建清
李春霞
张雪霖
罗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延伸关键基因ELOVL 6,检测胞内脂滴积累,并利用脂质组学分析脂质组成,同时通过qPCR检测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针对ELOVL 6 CDS区第二外显子设计的sgRNA具有基因编辑效果...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延伸关键基因ELOVL 6,检测胞内脂滴积累,并利用脂质组学分析脂质组成,同时通过qPCR检测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针对ELOVL 6 CDS区第二外显子设计的sgRNA具有基因编辑效果,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未检测到脱靶效应。ELOVL 6敲除后,胞内脂滴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减少(P<0.05);(2)棕榈油酸与胆固醇酯显著下调(P<0.05),鞘脂类和甘油磷脂类则出现上调。ELOVL 6敲除显著抑制了脂肪酸去饱和(SCD1、FADS 2)、脂滴形成(PLIN 2)及甘油三酯合成(GPAM、GPAT4、DGAT1、DGAT2)相关基因,上调了脂肪酸氧化(CPT1A)和转运(ACSL1、FABP3)相关基因,同时显著抑制了脂质代谢相关转录因子LXRα、PPARα与PPARγ的表达。研究认为,ELOVL6敲除可降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内的脂质沉积与组成,这可能与其参与调控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代谢
脂肪酸代谢
奶山羊
ELOVL
6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舍饲养殖奶山羊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2
作者
王晓燕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96-97,共2页
“七山二塬一分川”的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禀赋优异,地处渭河北岸,气候温和,水质洁净,天然草场遍布。民间从事畜牧养殖的历史悠久。数千年前的“汧渭之会”,擅长畜牧的秦人沿着渭河一路东进,一统六国,也将畜牧养殖的传统留在了千阳。目前,...
“七山二塬一分川”的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禀赋优异,地处渭河北岸,气候温和,水质洁净,天然草场遍布。民间从事畜牧养殖的历史悠久。数千年前的“汧渭之会”,擅长畜牧的秦人沿着渭河一路东进,一统六国,也将畜牧养殖的传统留在了千阳。目前,千阳县的奶山羊产业已经从传统的“一家一户”“房前屋后”放牧养殖模式逐步向“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全产业链条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控
奶山羊
舍饲养殖
畜牧养殖
渭河北岸
天然草场
千阳县
产业链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技术要点
3
作者
李维娟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63-64,共2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奶山羊养殖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不仅能影响奶山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奶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进行说明,分析奶山羊养...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奶山羊养殖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不仅能影响奶山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奶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进行说明,分析奶山羊养殖与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并探究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技术要点,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降低疾病对奶山羊养殖业的危害,以达到预防疾病、保障奶山羊健康生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奶山羊
流行特征
防控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晓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9期44-45,共2页
奶山羊乳房炎在哺乳类动物也很容易发生,病原菌感染是乳房炎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奶山羊养殖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乳房炎的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大,乳房炎的发生流行会对奶山羊的正常泌乳...
奶山羊乳房炎在哺乳类动物也很容易发生,病原菌感染是乳房炎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奶山羊养殖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乳房炎的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大,乳房炎的发生流行会对奶山羊的正常泌乳,正常生产产生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乳房不能正常泌乳,乳房萎缩坏死失去了泌乳功能,使得大量的繁殖母羊淘汰,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段,希望对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乳房炎
发病原因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 ELOVL 6基因敲除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1
作者
唐心俞
刘宝龙
张启鸣
张建英
赵建清
李春霞
张雪霖
罗军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内蒙古蒙羊羊乳业有限公司
陕西千阳县城关镇畜牧兽医站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基金
呼和浩特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2023150103000025)
陕西省畜禽育种两链融合重点项目(2022GD-TSLD-46-0201)。
文摘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延伸关键基因ELOVL 6,检测胞内脂滴积累,并利用脂质组学分析脂质组成,同时通过qPCR检测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针对ELOVL 6 CDS区第二外显子设计的sgRNA具有基因编辑效果,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未检测到脱靶效应。ELOVL 6敲除后,胞内脂滴与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减少(P<0.05);(2)棕榈油酸与胆固醇酯显著下调(P<0.05),鞘脂类和甘油磷脂类则出现上调。ELOVL 6敲除显著抑制了脂肪酸去饱和(SCD1、FADS 2)、脂滴形成(PLIN 2)及甘油三酯合成(GPAM、GPAT4、DGAT1、DGAT2)相关基因,上调了脂肪酸氧化(CPT1A)和转运(ACSL1、FABP3)相关基因,同时显著抑制了脂质代谢相关转录因子LXRα、PPARα与PPARγ的表达。研究认为,ELOVL6敲除可降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内的脂质沉积与组成,这可能与其参与调控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
乳脂代谢
脂肪酸代谢
奶山羊
ELOVL
6
CRISPR/Cas9
Keywords
milk fat metabolism
fatty acid metabolism
dairy goat
ELOVL 6
CRISPR/Cas9
分类号
S827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舍饲养殖奶山羊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2
作者
王晓燕
机构
陕西
省
千阳县
城关镇
畜牧
兽医站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2期96-97,共2页
文摘
“七山二塬一分川”的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禀赋优异,地处渭河北岸,气候温和,水质洁净,天然草场遍布。民间从事畜牧养殖的历史悠久。数千年前的“汧渭之会”,擅长畜牧的秦人沿着渭河一路东进,一统六国,也将畜牧养殖的传统留在了千阳。目前,千阳县的奶山羊产业已经从传统的“一家一户”“房前屋后”放牧养殖模式逐步向“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全产业链条模式发展。
关键词
疫病防控
奶山羊
舍饲养殖
畜牧养殖
渭河北岸
天然草场
千阳县
产业链条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技术要点
3
作者
李维娟
机构
陕西
省
千阳县
城关镇
畜牧
兽医站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63-64,共2页
文摘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奶山羊养殖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不仅能影响奶山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奶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进行说明,分析奶山羊养殖与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并探究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技术要点,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降低疾病对奶山羊养殖业的危害,以达到预防疾病、保障奶山羊健康生长的目的。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奶山羊
流行特征
防控技术要点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晓明
机构
陕西
省
千阳县
城关镇
畜牧
兽医站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9期44-45,共2页
文摘
奶山羊乳房炎在哺乳类动物也很容易发生,病原菌感染是乳房炎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奶山羊养殖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乳房炎的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大,乳房炎的发生流行会对奶山羊的正常泌乳,正常生产产生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乳房不能正常泌乳,乳房萎缩坏死失去了泌乳功能,使得大量的繁殖母羊淘汰,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段,希望对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奶山羊乳房炎
发病原因
防治方法
分类号
S858.2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 ELOVL 6基因敲除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唐心俞
刘宝龙
张启鸣
张建英
赵建清
李春霞
张雪霖
罗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舍饲养殖奶山羊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王晓燕
《中国畜牧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控技术要点
李维娟
《中国动物保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张晓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