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西安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发掘简报
1
作者 种建荣 夏培朝(执笔/照相) +2 位作者 强玉为 张雅雅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2,共11页
2022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雁塔区东姜村发掘了唐贞元十年(794年)的新罗质子金泳墓。该墓为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单室土洞墓,虽遭盗扰,但仍出土陶俑、塔式罐、墓志等遗物。该墓是首次经考古发掘的唐新罗质子墓葬,出土墓志详细记载... 2022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雁塔区东姜村发掘了唐贞元十年(794年)的新罗质子金泳墓。该墓为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单室土洞墓,虽遭盗扰,但仍出土陶俑、塔式罐、墓志等遗物。该墓是首次经考古发掘的唐新罗质子墓葬,出土墓志详细记载了金泳生平,对研究唐代质子制度、唐与新罗关系等内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西安市 唐代 新罗 质子 金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永强(绘图) 夏培朝 +2 位作者 陈钢 梁璟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共13页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文化特征,又带有较多先周及关中地方文化因素,总体上与关中西部商文化及老牛坡商文化联系紧密,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体的遗存。该遗址是西安南部秦岭北麓区域新发现的一处商代遗址,为了解和探讨该区域商代聚落分布、文化面貌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东甘河遗址 商代 先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咸阳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明 郭卓(绘图) +4 位作者 郭佳帅(绘图) 高音(摄影) 王仓西(整理) 赵占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7,F0002,共26页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北杜街道成任村南发掘了一组6座东汉晚期墓葬。墓葬形制完整,排列整齐,是一处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2尊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北杜街道成任村南发掘了一组6座东汉晚期墓葬。墓葬形制完整,排列整齐,是一处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2尊金铜佛像,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成任墓地 东汉晚期 家族墓 金铜佛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咸阳邓村北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明 耿庆刚 +4 位作者 刘永利 方开祥 刘军幸 张明惠 王小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4,F0002,F0003,共22页
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物联产业城项目建设用地发掘了2座北周墓葬。此区域是北周时期高等级墓葬区,曾发现包括北周武帝孝陵在内的王公贵族陵墓不下数十座。本次发掘的2座墓葬出土各类陶俑、陶模型明器等... 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物联产业城项目建设用地发掘了2座北周墓葬。此区域是北周时期高等级墓葬区,曾发现包括北周武帝孝陵在内的王公贵族陵墓不下数十座。本次发掘的2座墓葬出土各类陶俑、陶模型明器等,其中一座还出土墓志,记载下葬时间为北周天和六年。这2座墓形制完整、随葬器物成序列,为研究北周时期历史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邓村 北周墓葬 洪渎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隋唐豆卢贤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5
作者 柴怡(整理) 赵兆(整理/照相) +4 位作者 杨永刚(整理/绘图) 郁红卫(整理) 张蕊侠(绘图) 李彬(绘图) 罗晓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8,I0001,共17页
2017~201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卓邢村一处建设用地发掘了三座隋唐时期的家族墓,一座为隋大业九年(613年)大理少卿、楚国公豆卢贤之墓,一座为唐咸亨四年(673年)凤州司马、豆卢贤之子豆卢弘毅与妻子合葬之墓,... 2017~201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卓邢村一处建设用地发掘了三座隋唐时期的家族墓,一座为隋大业九年(613年)大理少卿、楚国公豆卢贤之墓,一座为唐咸亨四年(673年)凤州司马、豆卢贤之子豆卢弘毅与妻子合葬之墓,一座无带纪年文物。三座墓形制完整,其中两座纪年明确,出土石墓门、陶俑、墓志铭等文物,为研究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家族墓地 豆卢贤 豆卢弘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自力 +2 位作者 张小丽(执笔/整理) 洪秀媛(执笔/整理) 张蕊侠(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F0002,共15页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及西周晚期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原村 丰镐遗址 张家坡墓地 西周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广济 景小庆(绘图) +7 位作者 孙峰(绘图) 孙明霞(绘图) 赵吴城(绘图) 温成浩 艾婉乔 王辉 陈国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1990年7~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总面积91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26座,出土了较多的陶、玉、石、骨、金属质等文物。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四坝文化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 1990年7~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总面积91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26座,出土了较多的陶、玉、石、骨、金属质等文物。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四坝文化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玉门市 火烧沟墓地 四坝文化 青铜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8
8
作者 陈国科 刘兵兵(文/摄) +5 位作者 赵亚君(图/摄) 王晨达 沙琛乔 张伟 王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8,2,共25页
2019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山村浩门组山顶上的1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保存完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漆木、金属、石器、革制品、丝织品及殉牲、粮食作物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系吐谷浑王族成... 2019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山村浩门组山顶上的1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保存完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漆木、金属、石器、革制品、丝织品及殉牲、粮食作物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系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葬于唐天授二年(691年)。墓葬建造精美且未被盗扰,出土遗物丰富,反映了唐代早期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的特征,极大丰富了吐谷浑墓葬考古资料,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及其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吐谷浑 慕容智 墓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学正 孙峰(绘图) +6 位作者 孙明霞(绘图) 景小庆(绘图) 赵吴城(绘图) 王辉 温成浩 艾婉乔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1,F0002,共20页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 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门 火烧沟墓地 四坝文化 青铜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