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农高职院校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1
作者 刘然然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8期189-192,共4页
构建涉农高职院校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农业专业特色、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搭建多元实践平台等措施,可以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农... 构建涉农高职院校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农业专业特色、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搭建多元实践平台等措施,可以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模式构建 策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与“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改革
2
作者 卿笛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178-180,共3页
“新农科”与“新工科”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针对涉农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面临的学生“知农爱农情怀”不足、专业链与农业产业链脱节、工农结合实践缺乏等问题,该文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提... “新农科”与“新工科”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针对涉农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面临的学生“知农爱农情怀”不足、专业链与农业产业链脱节、工农结合实践缺乏等问题,该文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提出强化跨学科交叉、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课程改革路径,旨在培养兼具工业机器人技术与“知农爱农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工科” 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草地橐吾属有毒植物的危害及综合防控与利用
3
作者 郭亚洲 赵世姣 +2 位作者 张瑜 袁洋 赵宝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25,共5页
橐吾属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天然草地广泛分布。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因素,其在草地蔓延,通过化感等作用抑制优良牧草生长,且家畜误食会中毒,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然而,橐吾属有毒植物在传统医学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独特价值。论... 橐吾属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天然草地广泛分布。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因素,其在草地蔓延,通过化感等作用抑制优良牧草生长,且家畜误食会中毒,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然而,橐吾属有毒植物在传统医学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独特价值。论文就天然草地橐吾属有毒植物的常见种类和地理分布、危害、防控技术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充分研究和开发利用橐吾属有毒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橐吾属 有毒植物 分布与危害 综合防控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文化场域构建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4
作者 张红娟 韩冰 杨妮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稻田文化场域的构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以北方涉县石堰梯田为例,探讨稻田文化场域的内涵与构建途径,并分析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数据分析,2019~2023年北方涉县石堰梯田在生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稻田文化场域的构建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以北方涉县石堰梯田为例,探讨稻田文化场域的内涵与构建途径,并分析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数据分析,2019~2023年北方涉县石堰梯田在生态效益、文化传承、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57.3万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75.9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99亿元增加到2.48亿元。表明稻田文化场域构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乡村地区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稻田文化场域 耦合关系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杨凌实践与优化对策
5
作者 朱祥 王云江 +1 位作者 张志敏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220-224,共5页
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电话沟通、数据收集、现场调研和专题座谈等多种方法,对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运行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发现,基地在农业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乡村振... 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电话沟通、数据收集、现场调研和专题座谈等多种方法,对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运行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发现,基地在农业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运行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针对性策略,旨在提升基地的推广效能,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业科技推广 杨凌实践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能人培育研究
6
作者 王飞飞 张曦堃 《村委主任》 2025年第9期269-271,共3页
乡村能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主体,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深入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能人培育对于解决当下“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乡村能人的内涵出发,深刻分析了新时代... 乡村能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主体,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深入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能人培育对于解决当下“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乡村能人的内涵出发,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乡村能人培育现状,丰富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能人培育的内容,以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乡村能人 新时代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涉农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育人与农业产业链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7
作者 田聪聪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8期193-196,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农业现代化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该文聚焦辅导员思政育人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剖析新质生产力对涉农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多所涉农高职院校实际案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创新融合...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农业现代化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该文聚焦辅导员思政育人与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剖析新质生产力对涉农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多所涉农高职院校实际案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创新融合模式,包括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发特色思政课程、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等,旨在为涉农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升级的复合型人才提供路径参考,推动农业产业链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涉农高职院校 辅导员 思政育人 农业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研创推”四维联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涉农教育的模式重构与实践
8
作者 魏淑梅 王灿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8期51-54,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教育面临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与传统模式系统性缺陷的双重挑战。该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理论与三螺旋创新模型,创新构建“训研创推”四维联动模型,通过技能培训、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与成果推广的协同机制重构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教育面临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与传统模式系统性缺陷的双重挑战。该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理论与三螺旋创新模型,创新构建“训研创推”四维联动模型,通过技能培训、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与成果推广的协同机制重构涉农教育体系,并基于制度创新、平台赋能、评价改革三方面提出“训研创推”四维联动的实施路径。未来需深化数字技术融合与动态适配机制,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高职院校涉农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训研创推”四维联动 涉农高职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采摘机器人设计与运动分析
9
作者 卿笛 《农业工程》 2025年第9期99-103,共5页
针对番茄果实自动采摘的精准控制问题,深入践行科技强农理念,以关节坐标类型机器人为依据,设计二轴采摘机械臂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对简化的物理模型进行运动学计算分析,通过ADAMS建立运动学仿真模型获取采摘关节仿... 针对番茄果实自动采摘的精准控制问题,深入践行科技强农理念,以关节坐标类型机器人为依据,设计二轴采摘机械臂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对简化的物理模型进行运动学计算分析,通过ADAMS建立运动学仿真模型获取采摘关节仿真运动曲线。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构建手臂的动能,在Matlab的Simulink进行虚拟建模验证、仿真研究,获取运动所需关节力矩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采摘机械臂 运动学 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共同体构建逻辑与路径
10
作者 王怀雨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5-17,共3页
在“双高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通过构建“校地共生、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共同体模式,破解乡村人才短缺、技术滞后、产教脱节等难题。该文以共同体理论为框架,结合“双高计... 在“双高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通过构建“校地共生、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共同体模式,破解乡村人才短缺、技术滞后、产教脱节等难题。该文以共同体理论为框架,结合“双高计划”建设要求与乡村振兴实际需求,提出“共生逻辑—共建机制—共赢路径”的共同体构建逻辑。研究表明,高职院校需通过构建利益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共同体构建 “双高计划”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信息化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11
作者 许婕 尹会鹃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57-15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村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路径。传统农业因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动力不足,而数字技术的渗透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农村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困境的重要路径。传统农业因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动力不足,而数字技术的渗透为农村经济注入新动能。通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不仅能实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显示,数字经济与农村信息化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且通过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等措施,可以构建“数字+农业”新型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信息化 农村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与实施路径
12
作者 何欢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水稻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水稻产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助力水稻产业突破市场困境,提升竞争力。同时,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 水稻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水稻产业能够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品牌塑造与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助力水稻产业突破市场困境,提升竞争力。同时,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政策扶持与机制创新,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水稻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长期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 乡村振兴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产业链延伸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13
作者 许婕 华怡婷 王晓雅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141-143,共3页
水稻产业链的延伸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涵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产品种类与提升质量,水稻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推动... 水稻产业链的延伸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涵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加产品种类与提升质量,水稻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高效配置。随着新模式的不断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加强将为水稻产业链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水稻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链 农业经济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产业创新驱动下的乡村振兴模式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孟琦 《北方水稻》 202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水稻产业创新驱动通过科技、管理、教育和产业链等多个维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尤其是水稻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既促... 水稻产业创新驱动通过科技、管理、教育和产业链等多个维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尤其是水稻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既促进农民参与产业创新,又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各方的共赢。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和数字化智慧农业模式的引入,为水稻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推动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 创新驱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辐射结合壳聚糖涂层处理对甜樱桃采后保鲜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薛明珂 张迪 张雯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66-174,共9页
为防止甜樱桃采后发生不良变化和延长其货架期,以美早甜樱桃为试验材料,采用UV-B(21.6 kJ/m^(2))、UV-C(21.6 kJ/m^(2))紫外线辐射和1%壳聚糖(CS)涂膜3种单因素及联合因素对甜樱桃进行处理,并以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共计7个处理,并在4... 为防止甜樱桃采后发生不良变化和延长其货架期,以美早甜樱桃为试验材料,采用UV-B(21.6 kJ/m^(2))、UV-C(21.6 kJ/m^(2))紫外线辐射和1%壳聚糖(CS)涂膜3种单因素及联合因素对甜樱桃进行处理,并以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共计7个处理,并在4℃下贮藏28 d,检测不同处理下甜樱桃采后品质指标。结果显示,与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相比,UV/CS处理的果实品质保持得更好;UV/CS处理能显著抑制甜樱桃果实硬度、总花青素(TA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AOX)的下降,以及失重率和总可溶性固形物(TSS)的上升;尽管2种紫外线都对维持果实品质有一定效果,但与UV-B处理相比,UV-C处理的甜樱桃果实中总酚类化合物(TP)含量更高,抗氧化活性也更强。综上,壳聚糖、紫外线(UV-B和UV-C)与冷贮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效果最佳,能显著抑制质量损失和TSS的增加,并使果实硬度、AA、AOX、TAC和TP含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辐射 壳聚糖 甜樱桃 低温贮藏 保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农耕文明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索
16
作者 赵青 《北方水稻》 2025年第5期83-85,共3页
水稻农耕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生态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因此,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然而,水稻农耕文明... 水稻农耕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生态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因此,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然而,水稻农耕文明与现有思政教育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知识差异和教学难度。如何在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实现有效融合,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活动、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及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水稻农耕文明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认同感的时代新人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耕文明 高校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元素在园林美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17
作者 金苗苗 《北方水稻》 2025年第5期89-91,共3页
水稻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示了生态功能与文化价值的深度融合。将水稻与园林空间、艺术、技术等多方面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的美学效果,还能够加强其生态可持续性。从水稻的布局配置、氛围营造,到其在生态教育区和水体净化中的应... 水稻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示了生态功能与文化价值的深度融合。将水稻与园林空间、艺术、技术等多方面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的美学效果,还能够加强其生态可持续性。从水稻的布局配置、氛围营造,到其在生态教育区和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水稻元素增强了园林设计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智能园林技术使水稻的种植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且环保。在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水稻元素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元素 园林美学 元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