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录焕 白岗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评价去雄不带叶和去雄携带顶叶数量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提供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在抽雄期以不去雄为对照,采用隔行去雄,监测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1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对... [目的]评价去雄不带叶和去雄携带顶叶数量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生长的影响,为提供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在抽雄期以不去雄为对照,采用隔行去雄,监测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1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对被去雄及未去雄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去雄及去雄携带顶叶降低了被去雄玉米的株高,且去雄携带的顶叶越多,株高越低,但对未去雄玉米的株高无显著影响。被去雄玉米中,以去雄带1顶叶的生物量及茎秆直径最大,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而去雄带3顶叶则略低于对照;未去雄玉米的生物量及茎秆直径则随去雄携带顶叶的增多而提高,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去雄及去雄携带顶叶对被去雄、未去雄玉米果穗的行数、穗长、穗直径、行粒数、千粒重等无显著影响。被去雄玉米的秃尖长度以去雄带1顶叶最短,其次为去雄不带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穗粒数、单穗产量以去雄带1顶叶最高,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未去雄玉米的穗粒数、单穗产量则随去雄携带顶叶的增多而增加,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单位面积的玉米产量及经济系数以去雄带1顶叶最高,其次为去雄不带顶叶、去雄带2顶叶、去雄带3顶叶。[结论]玉米去雄时应携带1片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去雄 去除顶叶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蝇头麦”的发生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录焕 白杜娟 +2 位作者 井明珠 陈梁 白岗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48-150,161,共4页
综述了"蝇头麦"的形态特征、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渭北旱塬防治"蝇头麦"应加强蓄水保墒、合理施肥和防治黄矮病等措施,特别是在小麦拔节期到抽穗期加强水肥管理,可有效减少"蝇头麦"。
关键词 蝇头麦 形态特征 发生机理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