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佳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文静 乔帆帆 +5 位作者 刘欢 韩瑞 蔡兴航 王楠 张严磊 唐志书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95-98,共4页
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契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野外实地走访调查,对陕西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栽培情况和药材的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此次调查完成28个样地共140个样方套,发现药用植物289种,涉及69科222属,其中... 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为契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野外实地走访调查,对陕西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栽培情况和药材的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此次调查完成28个样地共140个样方套,发现药用植物289种,涉及69科222属,其中国家重点调查品种64种,调查栽培品种9种,完成了3种药材的市场流通调查。佳县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数较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丰富多样,但除大枣和远志外整体蕴藏量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县 中药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 重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属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过程副产物及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发现与循环利用策略构建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盛 严辉 +3 位作者 钱大玮 赵明 唐志书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9-584,共6页
我国枣属(Ziziphus)植物可供药用的主要有枣、酸枣和滇刺枣,均属药食同源品种,资源需求量大。但其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弃物及副产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对该类群药用植... 我国枣属(Ziziphus)植物可供药用的主要有枣、酸枣和滇刺枣,均属药食同源品种,资源需求量大。但其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弃物及副产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展,对该类群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及副产物的产生及其潜在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其资源利用途径与系统利用策略进行了整理,以期为我国枣属药用植物资源产业链延伸提供支撑,为其资源价值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属 大枣 酸枣仁 中药资源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渭北黄土旱塬地区蒙古黄芪播种育苗模式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静 孙晓春 +5 位作者 蔡兴航 李耀 乔帆帆 田星 姬翔宇 唐志书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3,共4页
以陕西佳县产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播种方式(撒播、条播和覆膜穴播)和自制种衣剂包衣育苗,测定黄芪苗期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病虫害发生率,当年育苗结束后测定种苗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在3种播种育苗方式中,覆膜穴播的黄芪... 以陕西佳县产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播种方式(撒播、条播和覆膜穴播)和自制种衣剂包衣育苗,测定黄芪苗期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病虫害发生率,当年育苗结束后测定种苗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在3种播种育苗方式中,覆膜穴播的黄芪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均优于撒播和条播,种衣剂对黄芪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显著降低黄芪幼苗病虫害发生率。撒播和条播的黄芪种苗产量和苗数高于覆膜穴播,但其优质种苗率和优质种苗数远低于覆膜穴播。因此,渭北黄土旱塬地区黄芪育苗采用覆膜穴播的方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播种育苗 渭北黄土旱塬 种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膜法高效富集的油水分离原理研究及其新型膜分离过程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华旭 唐志书 +5 位作者 郭立玮 刘红波 潘林梅 李博 邢卫红 高从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应用于中药油/水分离过程的研究探索,面向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创制新型膜材料,是实现“用”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关键。因此,将多尺度科学的创新性成果有效应用于膜过程分离原理的揭示,利用膜技术的“高效、节能、降耗”等特征实现中药挥发油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必将为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膜法富集 分离原理 多尺度 新型分离过程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DFT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靖丽 于海东 梁艳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中药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黄芪中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获得4个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 为了研究中药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大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黄芪中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获得4个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构。根据量子化学参数酚羟基键长、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BDE)和绝热电离势(IP)等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不同溶剂对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4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与实验结论十分吻合,其中毛蕊异黄酮的C3′-OH的抗氧化活性大于C7-OH。在抽氢反应机制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减弱;而在单电子转移机制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类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抗氧化活性 酚羟基解离能(BDE) 电离势(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翘果实生长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毅丹 郭嘉瑜 +5 位作者 邝芳芳 李铂 孙静 陈莹 张雨曲 杨新杰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试验以陕西省柞水县连翘种植基地的6 a生连翘植株为试材,设置对照、有机肥、叶面肥以及3种不同浓度复合肥(50 g/株、100 g/株、150 g/株)共6个处理,于果实成熟期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连翘果实部分生长指标普遍高于未... 试验以陕西省柞水县连翘种植基地的6 a生连翘植株为试材,设置对照、有机肥、叶面肥以及3种不同浓度复合肥(50 g/株、100 g/株、150 g/株)共6个处理,于果实成熟期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连翘果实部分生长指标普遍高于未施肥对照组,但各施肥组间差异不明显;施肥处理后除复合肥(150 g/株,F3)组外,其他组中连翘果实的黄酮类含量均略微下降;施肥处理后连翘果实中的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及绿原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叶面肥(YM)组处理下的苯乙醇苷类和木脂素类含量均为最高、增长效果最显著。综上所述,连翘果实发育前期喷施叶面肥有助于提高药用成分含量,进而提高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施肥 有效成分含量 药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复方中药药渣堆肥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良 张娱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6-9,共4页
为实现中药厂生产药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以两种复方药渣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进行发酵,在堆肥各阶段取浸提液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来测定其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两种复方药渣堆肥浸提液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保持稳定,平均根长随着堆肥... 为实现中药厂生产药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以两种复方药渣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进行发酵,在堆肥各阶段取浸提液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来测定其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两种复方药渣堆肥浸提液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保持稳定,平均根长随着堆肥进程迅速增加,最大根长也呈增加趋势,种子发芽指数稳步提升,堆肥结束时两种药渣的堆肥浸提液都能促进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种子发芽指数超过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堆肥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介导的S-巯基化修饰及其化学检测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珍 全心雨 唐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_(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H2S的作用主要通过对靶蛋白进行S-巯基化修饰,改变其结构,...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_(2)S)是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之后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各个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H2S的作用主要通过对靶蛋白进行S-巯基化修饰,改变其结构,影响其活性、稳定性以及蛋白质之间互相作用,进而调控细胞内信号通路及相关生物学过程。本文基于国内外对S-巯基化修饰的研究,主要综述了:S-巯基化修饰的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了目前已揭示S-巯基化修饰及其具体半胱氨酸(cysteine, Cys)位点的研究,并进一步总结了S-巯基化修饰与S-亚硝基修饰之间的关系;S-巯基化修饰的反应类型,3种化学检测(马来酰亚胺法、改良生物素转换法和标记转换法)方法的检测原理和特点,通过S-巯基化修饰检测的条件和应用范围,将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并对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讨论。根据作者在S-巯基化修饰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重点阐述马来酰亚胺法检测过程中,细胞和组织样品的制备及其较详细的实验步骤。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当前S-巯基化修饰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及该领域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为S-巯基化修饰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S-巯基化修饰 马来酰亚胺法 改良生物素转换法 标记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女煎对棕榈酸诱导的L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岩松 苏萌 +1 位作者 吕洁 雷莉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2,共7页
目的:研究玉女煎对棕榈酸(PA)诱导的肠L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1)将不同浓度(1.5、3和6 g/L)玉女煎溶液分别与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溶液(100 mg/L)混合并避光反应30 min,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的变化,评价玉女煎对DPPH... 目的:研究玉女煎对棕榈酸(PA)诱导的肠L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1)将不同浓度(1.5、3和6 g/L)玉女煎溶液分别与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溶液(100 mg/L)混合并避光反应30 min,采用全波长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的变化,评价玉女煎对DPPH·的清除作用。(2)将小鼠肠内分泌细胞系GLUTag分为空白对照组、PA(400μmol/L)组、PA+玉女煎(1.5 g/L)组、PA+玉女煎(3 g/L)组和PA+玉女煎(6 g/L)组,通过Hoechst 33342细胞核染色实验和MTT实验评价玉女煎对PA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3)将GLUTag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A组和PA+玉女煎(6 g/L)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水平,通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表达水平。结果:(1)玉女煎在体外可显著清除DPPH·(P<0.01)。(2)与PA组比较,玉女煎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PA诱导的GLUTag细胞活力降低,在6 g/L时效果最明显(P<0.01)。(3)与PA组比较,6 g/L玉女煎能显著恢复GLUTag细胞的GLP-1(P<0.05)和SOD1表达水平(P<0.01),降低ROS水平(P<0.01)。结论:玉女煎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抑制PA诱导的GLUTag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女煎 棕榈酸 肠L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锌活化制备枣核活性炭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世军 高森 +5 位作者 唐志书 崔春利 刘红波 梁艳妮 张娱 宋忠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探索枣核粉木质活性炭制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大枣核的利用价值。以50%氯化锌为活化剂,用煅法制备活性炭。在煅制时间为25 min时,制备活性炭性能最佳,产率为45.4%,碘吸附值为891.69 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278.65 m L/g。煅法制备活性炭... 探索枣核粉木质活性炭制取的新方法,深入研究大枣核的利用价值。以50%氯化锌为活化剂,用煅法制备活性炭。在煅制时间为25 min时,制备活性炭性能最佳,产率为45.4%,碘吸附值为891.69 mg/g,亚甲基蓝脱色力为278.65 m L/g。煅法制备活性炭工艺简单易行,成品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大枣核 氯化锌 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乌和附子的毒性与热性的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征 武雪 +2 位作者 刘建利 唐志书 宋忠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2-584,I0004,共4页
目的:研究川乌和附子的毒性与热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有毒中药。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川乌和附子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川乌... 目的:研究川乌和附子的毒性与热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有毒中药。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川乌和附子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川乌、附子在所选浓度范围(5~800μg/m L)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皆表现为抑制。形态学观察表明川乌和附子在≤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增加,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而当浓度≥10μg/m L时使细胞密度减小,死亡细胞增加,而细胞形态变化不大。台盼蓝染色表明川乌和附子在低浓度下没有细胞毒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对这试药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川乌和附子性热,在低浓度下表现为热性,而在高浓度下表现为细胞毒作用,可以杀死细胞。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评价寒热药性的方法适用于有毒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附子 MTT法 HELA细胞 台盼蓝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7种木脂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2
作者 白宏博 冯志强 +3 位作者 史鑫波 孙晓春 刘妍如 唐志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7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PDA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4 m L/min,柱温30℃,进样...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北五味子中7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PDA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4 m L/min,柱温30℃,进样量2μL。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并进行了线性方程、准确度、重复性、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在优化条件下,7种木脂素的出峰时间在5 min内,且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105~0.1600μg/m L,定量限为0.1050~0.8200μg/m 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340%~1.3800%之间,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5.09%~104.50%范围内。本方法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灵敏度高,适用于北五味子中7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脂素类化合物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及其铁(Ⅲ)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严磊 毛竹 +3 位作者 施欢贤 宋忠兴 段金廒 唐志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对酸枣果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酸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 以酸枣果肉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对酸枣果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酸枣多糖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7h,料液比1︰15,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3min,在该条件下酸枣多糖的提取率可达22.54%。与传统的水热提取法及超声辅助提取等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酸枣多糖时间更短、收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制备酸枣多糖铁(Ⅲ)复合物,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酸枣多糖能与Fe^(3+)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复合物中铁含量可达1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 提取工艺 酸枣多糖 酸枣多糖铁(Ⅲ)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对沙棘籽油精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红波 唐志书 +4 位作者 宋忠兴 刘世军 梁燕妮 张娱 党文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初步研究膜分离技术对沙棘籽油的精制效果及考察其适用性.以膜通量、膜污染阻力及油脂理化参数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切割分子量超滤膜及操作条件对沙棘籽油精制效果及其膜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切割分子量30 000的超滤膜适合于沙棘籽... 初步研究膜分离技术对沙棘籽油的精制效果及考察其适用性.以膜通量、膜污染阻力及油脂理化参数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切割分子量超滤膜及操作条件对沙棘籽油精制效果及其膜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切割分子量30 000的超滤膜适合于沙棘籽油膜精制,其对磷脂的截留率高达90%以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脂的酸值、皂化值,提高沙棘籽油的稳定性.操作压力、转速及溶液浓度对油脂膜精制过程中的膜通量及膜污染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操作条件对沙棘籽油的精制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膜分离技术能够应用于沙棘籽油的精制过程,能够达到较好的精制效果,提高沙棘籽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沙棘籽油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陕南产酸枣皮色素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严磊 薛妍 +2 位作者 宋忠兴 唐志书 王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以陕南产酸枣果皮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法对果皮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提取A(温度)、B(料液比)、C(超声功率)、D(超声时间)对酸枣皮色素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的工艺。结果表明,酸枣皮色素... 以陕南产酸枣果皮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法对果皮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提取A(温度)、B(料液比)、C(超声功率)、D(超声时间)对酸枣皮色素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的工艺。结果表明,酸枣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0℃,料液比1︰25,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50 min。在该条件下酸枣皮色素的提取率可达49.90%,产品为淡褐色无定型粉末。在此基础上陕南产酸枣色素对酸碱度的稳定性较弱,但是对热、光照及氧化剂相对稳定。因此,与传统的水热碱法提取相比,超声辅助碱法提取酸枣皮色素具有时间短、得率高的特点,陕南产酸枣色素稳定性较好,有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法 超声辅助 水热碱法 酸枣皮色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亚磊 郭玲丽 +3 位作者 谢培 宋忠兴 唐志书 王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42-45,66,共5页
首先采用二水平实验筛选出提取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主要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提取次数;再以提取物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将粉碎的杜仲皮以料液比1∶12(g∶mL)加... 首先采用二水平实验筛选出提取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主要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和提取次数;再以提取物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将粉碎的杜仲皮以料液比1∶12(g∶mL)加入75%乙醇后浸泡24h,超声提取2次,每次2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平均含量为1.51%。该优化提取工艺简单、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提取工艺 二水平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乙素及其苷元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靖丽 李娜 +1 位作者 闫浩 梁艳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34-1339,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灯盏花乙素及其苷元分子进行几何结构全优化,获得两个化合物的最低能量结构。从分子的几何结构、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BDE、绝热电离势IP和前线分子轨道等方面分析了两个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灯盏花乙素及其苷元分子进行几何结构全优化,获得两个化合物的最低能量结构。从分子的几何结构、NBO电荷、酚羟基解离能BDE、绝热电离势IP和前线分子轨道等方面分析了两个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C6位的酚羟基为灯盏花乙素及其苷元的最大反应活性位点,灯盏花乙素的抗氧化活性弱于其苷元的抗氧化活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天然的糖苷类物质水解为苷元后,其抗氧化活性增强。此外,还考虑了溶剂效应,考察溶剂极性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所有环境中,抽氢反应机制是化合物自由基清除反应的最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乙素 野黄芩素 抗氧化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靖丽 靳如意 +1 位作者 张光辉 梁艳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从原子水平上揭示青蒿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抗疟活性之间的关系,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青蒿素及其类似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分子的平衡构型、Wiberg键级、溶剂... 为了从原子水平上揭示青蒿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抗疟活性之间的关系,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青蒿素及其类似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分子的平衡构型、Wiberg键级、溶剂化能、偶极矩和静电势等方面分析了青蒿素及其类似物的抗疟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青蒿素及其类似物结构中七元环上的过氧桥键、醚氧键以及六元环上的内酯结构是其抗疟作用的关键活性位,过氧桥键处负的静电势越多,青蒿素与血红素的相互作用越强,分子的抗疟活性越强。理论预测四个药物分子的抗疟活性顺序为:青蒿素<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与实验活性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抗疟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膳食纤维饼干的研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世军 王林 +7 位作者 余沛 唐志书 宋忠兴 崔春利 刘红波 梁艳妮 张娱 许洪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6-8,23,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大枣膳食纤维饼干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大枣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配方。方法:在单因素变量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实验进行产品配方的优化,通过对饼干味道、形态、组织状态等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配方。结果:大枣膳食纤维饼... 目的:研究影响大枣膳食纤维饼干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大枣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配方。方法:在单因素变量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实验进行产品配方的优化,通过对饼干味道、形态、组织状态等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配方。结果:大枣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配方是大枣膳食纤维15 g,面粉80 g,玉米淀粉20 g,鸡蛋30 g,黄油25g,小苏打1.0 g。结论:选取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膳食纤维 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油微波提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红波 温娜 +4 位作者 周明科 唐志书 宋忠兴 梁燕妮 刘世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与优化微波技术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以提油率为指标,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优化微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539W,微波时间7 min... 目的:研究与优化微波技术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以提油率为指标,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优化微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539W,微波时间7 min,液料比8。此工艺条件下沙棘籽油的提取率为89.36%。结论:相比于传统提取方法,微波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果好,提取效率高的特点,可将微波提取技术应用到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中以提高产率、降低提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 微波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