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辨治高血压的认识与发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硕 陈震霖 唐于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39-4146,共8页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在所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医认为风、痰、虚、瘀等病邪侵袭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在所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医认为风、痰、虚、瘀等病邪侵袭人体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制,主要证型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阻窍、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治疗以平肝潜阳、健脾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补肾填精为主。本文从中药组方、针灸、穴位贴敷、足浴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进展,建议根据高血压的分级情况确定单独使用一种疗法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辅以针灸和穴位贴敷等。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与特色,今后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量、长期性、系统性的临床研究,并发展个体化精准治疗和智能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研究大黄-甘草配伍应用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艳琰 曹玉洁 +6 位作者 唐于平 陈嘉倩 乐世俊 李佳佳 康安 周桂生 段金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43-245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黄与甘草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特点,揭示其配伍的物质基础。方法以经典配伍组合大黄-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技术,分析在临床常用不同配比下大黄及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特点... 目的通过研究大黄与甘草合煎液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特点,揭示其配伍的物质基础。方法以经典配伍组合大黄-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串联技术,分析在临床常用不同配比下大黄及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特点。结果大黄与甘草配伍,当大黄:甘草≥1∶1时,大黄中主要蒽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8-O-β-D-葡萄糖、大黄素-8-O-β-D-葡萄糖及主要蒽酮番泻苷A、番泻苷B的溶出变化并不显著,而甘草中主要三萜甘草酸、甘草次酸及主要黄酮异甘草苷的溶出有显著增加;当大黄:甘草<1∶1,大黄中主要蒽醌及蒽酮的溶出明显增加,而甘草中主要三萜及黄酮的溶出变化不明显。结论从化学成分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经典泻下方大黄甘草汤、调胃承气汤中甘草酸、甘草次酸、异甘草苷的溶出增加可能是甘草调和大黄使其通滞泻下而不伤正的机理之一,从物质基础角度揭示了大黄与甘草配伍组方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甘草 配伍 化学成分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娟 马善波 +5 位作者 鹿纹菲 崔东晓 徐顶巧 乐世俊 曹蔚 唐于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651-1658,共8页
黄芪-当归配伍为经典补气养血药对,多糖是其重要药效物质。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分离纯化获得6种芪归多糖,CCK-8实验筛选发现其中两种AAPS-1a和AAPS-3a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显著,对HCT116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_(50)... 黄芪-当归配伍为经典补气养血药对,多糖是其重要药效物质。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分离纯化获得6种芪归多糖,CCK-8实验筛选发现其中两种AAPS-1a和AAPS-3a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显著,对HCT116增殖抑制作用最强,IC_(50)值分别为(47.59±1.3)μg/mL和(18.33±2.5)μg/mL;对A549增值抑制作用次之,IC_(50)值分别为(52.12±1.1)μg/mL和(170.21±2.3)μg/mL。同时,AAPS-1a和AAPS-3a显著诱导HCT116和A549细胞发生凋亡,HCT11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4%和46.5%;A54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和33.0%。结构特征分析表明,AAPS-1a和AAPS-3a为分子量分别为7.3×10^(5)、8.5×10^(4)Da的均一多糖。本研究从芪归药对中筛选获得具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芪归均一多糖,为阐明芪归多糖抗肿瘤结构基础研究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当归药对 芪归多糖 分离纯化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AES法的不同产地红花中无机元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濮宗进 周桂生 +5 位作者 严辉 彭国平 唐于平 宿树兰 黄胜良 段金廒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7,共12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来自安徽、甘肃、江苏、新疆和云南的40批红花(CF)样品〔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inn.)的干燥管状花〕中28种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中,供试40批CF样品... 采用微波消解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来自安徽、甘肃、江苏、新疆和云南的40批红花(CF)样品〔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inn.)的干燥管状花〕中28种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中,供试40批CF样品中Cu含量均最高,Hg和Pb含量也较高。来自云南的CF样品中H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省(自治区)的CF样品;来自不同省(自治区)的CF样品中,Pb和Cu含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As和Cd含量较低或未检出。大量元素中,供试40批CF样品中K含量最高,P和Mg含量较低,Na含量最低。来自甘肃的CF样品中Na和Mg含量以及来自云南和新疆的CF样品中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省(自治区)的CF样品,来自云南的CF样品中K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省(自治区)的CF样品,且其他省(自治区)的CF样品间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必需微量元素中,供试40批CF样品中Fe和B含量较高,Ni含量最低。来自新疆和甘肃的CF样品中Cr含量较高,来自甘肃的CF样品中Mn、Fe、Ni和Sr含量以及来自安徽的CF样品中Zn和B含量均最高;来自江苏的CF样品中Cr、Mn、Fe和Ni含量,来自甘肃的CF样品中Zn含量以及来自云南的CF样品中Sr和B含量则最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省(自治区)的CF样品较好地聚为一类,其中,来自安徽和江苏的CF样品先聚在一起,来自甘肃和新疆的CF样品距离较近,来自云南的CF样品与其他省(自治区)的CF样品距离较远。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CF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CF样品中无机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