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巨大腔外生长囊性胃间质瘤1例
1
作者
杨创勃
贾永军
+4 位作者
于勇
贺太平
段海峰
张喜荣
王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48-1449,共2页
患者女,66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10余年,近1~2年肿块增大"入院。查体:左侧腹部稍膨隆,扪及一拳头大小包块,触之质稍硬,无压痛,移动度可。CT平扫:腹腔中上部见巨大囊性占位,约15.3cm×30.7cm×38.2cm,邻近组织及胰腺等受压移...
患者女,66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10余年,近1~2年肿块增大"入院。查体:左侧腹部稍膨隆,扪及一拳头大小包块,触之质稍硬,无压痛,移动度可。CT平扫:腹腔中上部见巨大囊性占位,约15.3cm×30.7cm×38.2cm,邻近组织及胰腺等受压移位,肿物囊内无分隔,CT值约8~15 HU,囊壁厚薄不均,后上壁不规则增厚,CT值约25~43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冬
于楠
+5 位作者
张喜荣
吴宏培
任革
吕蕊花
李晨
贺太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比较增强CT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病理确诊ccRCC患者,按照3∶2比例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n=78)和验证集(n=53)。根据2016版肾癌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以Ⅰ~Ⅱ级为低级...
目的比较增强CT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病理确诊ccRCC患者,按照3∶2比例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n=78)和验证集(n=53)。根据2016版肾癌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以Ⅰ~Ⅱ级为低级别、Ⅲ~Ⅳ级为高级别ccRCC。训练集55例低级别、23例高级别ccRCC;验证集37例低级别、16例高级别ccRCC。以训练集构建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级别,于验证集加以验证,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增强CT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及0.76,敏感度分别0.83及0.56,特异度分别为0.84及0.8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98及0.85,敏感度分别0.96及0.91,特异度分别为0.75及0.84。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大于增强CT模型(Z=2.05,P<0.05),验证集中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P=0.3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概率阈值为0.08~1.00时,影像组学模型净获益高于增强CT模型。结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效能优于增强C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
肾细胞
肿瘤分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大腔外生长囊性胃间质瘤1例
1
作者
杨创勃
贾永军
于勇
贺太平
段海峰
张喜荣
王军
机构
陕西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
医学影像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48-1449,共2页
文摘
患者女,66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10余年,近1~2年肿块增大"入院。查体:左侧腹部稍膨隆,扪及一拳头大小包块,触之质稍硬,无压痛,移动度可。CT平扫:腹腔中上部见巨大囊性占位,约15.3cm×30.7cm×38.2cm,邻近组织及胰腺等受压移位,肿物囊内无分隔,CT值约8~15 HU,囊壁厚薄不均,后上壁不规则增厚,CT值约25~43 HU。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Stromal tumor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冬
于楠
张喜荣
吴宏培
任革
吕蕊花
李晨
贺太平
机构
陕西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
医学影像科
陕西
中医药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6,共5页
基金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9-YS04)。
文摘
目的比较增强CT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病理确诊ccRCC患者,按照3∶2比例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n=78)和验证集(n=53)。根据2016版肾癌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以Ⅰ~Ⅱ级为低级别、Ⅲ~Ⅳ级为高级别ccRCC。训练集55例低级别、23例高级别ccRCC;验证集37例低级别、16例高级别ccRCC。以训练集构建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级别,于验证集加以验证,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增强CT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及0.76,敏感度分别0.83及0.56,特异度分别为0.84及0.8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98及0.85,敏感度分别0.96及0.91,特异度分别为0.75及0.84。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大于增强CT模型(Z=2.05,P<0.05),验证集中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P=0.3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概率阈值为0.08~1.00时,影像组学模型净获益高于增强CT模型。结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效能优于增强CT模型。
关键词
癌
肾细胞
肿瘤分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Keywords
carcinoma,renal cell
neoplasm gradi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adiomics
分类号
R737.1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巨大腔外生长囊性胃间质瘤1例
杨创勃
贾永军
于勇
贺太平
段海峰
张喜荣
王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韩冬
于楠
张喜荣
吴宏培
任革
吕蕊花
李晨
贺太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