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ctDNA中HOXA7、SOX17甲基化联合影像学指标在肺癌早诊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蕊菲 刘葆婧 +4 位作者 武曼 冯飞雪 张雨馨 王战争 马艳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直径、影像学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肿瘤DNA(ci... 目的:探讨肺结节直径、影像学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HOXA7、SOX17甲基化联合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60例,作为肺癌组和良性结节组,另择同期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患者结节直径、毛刺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浆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癌变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肺结节直径、毛刺征、CEA、ProGRP、CYFRA21-1、血清HOXA7及SOX17甲基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肺癌组SC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结节直径、毛刺征及血清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是恶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模型为Y=e^(x)(/1+e^(x)),x=-7.233+(0.108×结节直径)+(3.860×毛刺征)+(0.021×HOXA7甲基化率)+(0.043×SOX17甲基化率)。预测模型的AUC为0.981,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较Mayo模型、LCBP模型的AUC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直径、毛刺征、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检测对肺癌患者早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基于以上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循环肿瘤DNA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R-1通过阻断JAK2 V617F突变的人HEL细胞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
2
作者 樊翠 张娅薇 +3 位作者 杨蕊 吴肖婕 周嘉迪 薛江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对Janus激酶2(JAK2)V617F突变的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EL细胞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PCR和基因测序鉴定JAK2 V617F突变;应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法鉴定LAIR-1募集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种类;采用CCK-8法检测HEL细胞的增殖;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HEL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STAT和PI3K/AKT/mTOR通路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在JAK2 V617F突变的HEL细胞中,LAIR-1与其配体胶原蛋白结合后可募集含Src同源域2磷酸酶2(SHP-2);LAIR-1可以下调HEL细胞JAK2、STAT1、STAT3、STAT5、AKT和mTOR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并能够显著抑制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而对BAX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影响;LAIR-1能够明显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HEL细胞凋亡。结论在JAK2 V617F突变的人白血病HEL细胞中,LAIR-1可通过募集SHP-2抑制JAK/STAT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 JAK2 V617F突变 Janus激酶(JAK)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TAT)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引起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怡敏 张宏方 +6 位作者 周雪宁 徐洋洋 王媛媛 叶峥嵘 史琳娜 环诚 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GB处理组分别用1×10~3CFU/m L、1×10~5CFU/m L和1×10~7CFU/m L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则先用10μmol/L GB阻断PAFR活性而后进行1×10~3CFU/m L A.baumannii感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E细胞PAFR、磷酸化的Janus激酶1(p-JAK1)、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p-STAT1)的蛋白水平,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中PAFR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MDA水平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JAK1和p-STAT1蛋白水平增加。结论 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PAFR活化,激活JAK1/STAT1信号通路促进HBE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 HBE细胞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加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鼠的炎症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怡敏 叶峥嵘 +6 位作者 周雪宁 张宏方 王媛媛 徐洋洋 史琳娜 环诚 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利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处理大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过程中TLR4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AK-242处理组、A.baumannii接种组以及TAK-242和A.baumannii联合处理组。TAK-242处理组... 目的利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处理大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过程中TLR4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AK-242处理组、A.baumannii接种组以及TAK-242和A.baumannii联合处理组。TAK-242处理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TAK-242(1 mg/kg),感染大鼠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A.baumannii。于接种后72 h,取肺组织匀浆后接种至LB培养基,进行肺组织细菌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中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感染A.baumannii 72 h后,肺内细菌基本被清除,而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中细菌计数显著增加;正常大鼠感染后,肺部有轻微炎症,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部炎症较为明显;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TNF-α和IL-6增加幅度小于正常感染组大鼠;正常大鼠感染A.baumannii 72 h后,PBMC中p-NF-κBp65蛋白水平升高,而经过TAK-242处理的大鼠感染后,PBMC中p-NF-κBp65的水平升高不明显。结论抑制TLR4/NF-κB通路引起大鼠A.baumannii感染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TLR4)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 TAK-242 核因子κ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2-1397,共6页
目的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诱导的肺炎模型,研究A.baumannii致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正常小鼠接种组和免疫缺陷小鼠接种组。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预处理实验雄性C57BL/6小鼠制备免疫... 目的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诱导的肺炎模型,研究A.baumannii致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正常小鼠接种组和免疫缺陷小鼠接种组。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预处理实验雄性C57BL/6小鼠制备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使用临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A.baumannii制备新鲜菌液(1×108集落形成单位/m L),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至小鼠,分别于接种后6、24、72 h,进行小鼠肺及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感染A.baumannii72 h后,肺内细菌基本被清除,而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及血液中细菌计数持续增加;正常小鼠感染6 h后,体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感染72 h后,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肺部有轻微炎症,免疫缺陷小鼠肺部炎症较为明显;正常小鼠感染6 h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均增加,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持续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A.baumannii诱导的小鼠肺部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 免疫抑制 获得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卵叶五加多糖功能饮料配方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宋逍 段玺 +3 位作者 巨红叶 焦莹 唐志书 赵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8-221,共4页
目的优化倒卵叶五加Acanathopanax obovatus Hoo多糖功能饮料配方,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口感)评分为评价指标,多糖、柠檬酸、蜂蜜加入量为影响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配方,再采用DPP... 目的优化倒卵叶五加Acanathopanax obovatus Hoo多糖功能饮料配方,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口感)评分为评价指标,多糖、柠檬酸、蜂蜜加入量为影响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配方,再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配方为倒卵叶五加多糖0.05%、蜂蜜6%、柠檬酸0.15%、苯甲酸钠0.1%,感官评分7.68。所得功能饮料色泽风味理想,组织状态均匀,透明度高,稳定性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36.80%。结论倒卵叶五加多糖功能饮料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是值得开发的新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卵叶五加多糖 功能饮料 配方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试验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龙脉宁不同提取液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逍 王昌利 +2 位作者 段玺 张文娟 董林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MTT法检测复方龙脉宁(Compound Longmaining,CLMN)水提液和醇提液含药血清(5%、10%、20%组)对氧化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CLMN提取液对H_2O_2导致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 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MTT法检测复方龙脉宁(Compound Longmaining,CLMN)水提液和醇提液含药血清(5%、10%、20%组)对氧化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CLMN提取液对H_2O_2导致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当H_2O_2浓度为100μM,作用时间24 h,可建立稳定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经H_2O_2处理后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降低,而LDH活性、MDA含量则显著增加,而用CLMN水提液和醇提液含药血清(10%、20%组)处理氧化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及SOD活性,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说明CLMN水提液和醇提液均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脉宁提取液 H9C2心肌细胞 MTT法 心肌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肺炎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血清CRP...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肺炎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血清CRP、PCT、血乳酸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结果肺炎组患者CRP、PCT、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存活72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14.29%。死亡组患者血清CRP、PCT、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ROC分析显示,灵敏度:PCT>血乳酸>CRP;特异性:PCT>血乳酸>CRP,血乳酸+PCT+CRP联合诊断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CRP、PCT、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通过测定血清CRP、PCT、血乳酸水平可有效评价患者预后,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
9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A.baumannii刺激BMDM,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1β前体(pro-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o-IL-1β蛋白水平;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并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使用A.baumannii接种预先给予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制备A.baumannii感染模型,给予AC-YVADCMK处理,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的水平;HE染色观察A.baumannii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A.baumannii刺激BMDM后,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增加,pro-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后,BMDM分泌IL-1β减少,A.baumannii接种的小鼠腹腔给予AC-YVAD-CMK处理,BALF中IL-1β的水平下降,其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YVAD-CMK通过减少A.baumannii感染BMDM分泌IL-1β减轻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贾雯 郭瑞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6-944,共9页
生物膜是细菌生长的动态过程,其产生的胞外成分可增强细菌对宿主防御机制和抗生素的抵抗力。耐药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将是临床感染治疗与控制的一大挑战。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高毒力型肺炎克雷伯菌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可... 生物膜是细菌生长的动态过程,其产生的胞外成分可增强细菌对宿主防御机制和抗生素的抵抗力。耐药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将是临床感染治疗与控制的一大挑战。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高毒力型肺炎克雷伯菌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难以治愈,其生物膜的形成使这种情况更加严峻。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临床抗感染治疗与控制带来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菌毛、多糖、群体感应系统和外排泵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膜形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TILLING群体的构建及EDR1基因突变的检测(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瑞华 冯昭 +1 位作者 冯飞雪 陈耀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4-1031,共8页
该研究选用栽培大麦品种‘西引2号’,通过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创建了3 750个M1及2 012个M2突变株系。结果表明:在M2中,有115株表现黄化,98株表现矮化,101株表现极早或极晚抽穗,其他35株表现分蘖... 该研究选用栽培大麦品种‘西引2号’,通过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创建了3 750个M1及2 012个M2突变株系。结果表明:在M2中,有115株表现黄化,98株表现矮化,101株表现极早或极晚抽穗,其他35株表现分蘖少、叶片小或者不育等性状,所有突变株系占M2群体的17.35%;M2的基因组DNA用于突变频率的研究,用优化的CELⅠ酶切体系对M2株系进行了EDR1基因突变体筛选,获得了EDR1基因的3个突变体,其中一个发生在外显子区域,导致了氨基酸Pro到Ser的转换,突变频率平均为每661kb一个点突变,这与前人研究的突变频率基本在一个范围内。该研究创建了大麦品种‘西引2号’的TILLING筛选群体,并用于EDR1突变体的筛选。为大麦性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搭建了新的资源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EDR1基因 TILLING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彦魁 杨文涛 吴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NM分期分为I期31例,Ⅱ期36例,Ⅲ期28例,IV期25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NM分期分为I期31例,Ⅱ期36例,Ⅲ期28例,IV期25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对象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各期乳腺癌患者,对照组的CD8^+水平低于各期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CD3^+、CD4^+、CD4^+/CD8^+水平逐渐降低,CD8^+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gG、IgM水平均低于各期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IgG、IgM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EA、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各期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CEA、CA125、CA153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各期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TNF-α、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各不相同,检测相关指标可为监控病理进展、评估病情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分期 乳腺癌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皂苷甲降低银屑病模型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瑞华 冯飞雪 +2 位作者 冯昭 马添翼 吕蕊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小鼠17型辅助T(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退银汤组[66.60 g/(kg·d)]、 EsA低剂量组[5 mg/(kg·d)],EsA中剂量组[10 mg/(kg...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小鼠17型辅助T(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退银汤组[66.60 g/(kg·d)]、 EsA低剂量组[5 mg/(kg·d)],EsA中剂量组[10 mg/(kg·d)],EsA高剂量组[20 mg/(kg·d)],每组8只。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退银汤组、 EsA各组PASI评分降低,退银汤组与EsA高剂量组降低较明显;各用药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减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各用药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EsA高剂量组IL-6含量接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EsA可能通过降低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商陆皂苷甲 退银汤 Th17细胞相关因子 银屑病样小鼠模型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卫英 胥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827-2830,共4页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收治的肝癌患者为肝癌组(n=120)、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n=100)、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0),测定CEA、AFP并进...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收治的肝癌患者为肝癌组(n=120)、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n=100)、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0),测定CEA、AFP并进行比较,同时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CEA、AFP、CEA+AF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对比。结果:3组CEA、AFP比较,肝癌组>肝硬化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内Ⅱ期CEA、AFP<ⅢA期<ⅢB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内肝细胞性肝癌CEA、AFP<胆管细胞性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诊断中CEA+AF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CEA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CEA、AFP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TNM分期 病理类型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永刚 黄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CHC组,同期从健康人群中选择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 目的探讨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CHC组,同期从健康人群中选择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将CHC组根据肝纤维化分期(S0⁃S4级)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亚组间各指标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在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S2⁃S4期)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CHC组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随肝纤维化分期增加,患者ALT、AST、TBIL、miR⁃134及miR⁃301水平有所上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LT、AST、TBIL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0.7,而miR⁃134及miR⁃301水平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0.70。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34及miR⁃301水平显著上升,并与患者肝纤维程度密切相关。miR⁃134、miR⁃301检测在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肝纤维化 miR⁃134 miR⁃3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