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4—2023年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与防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沁 韩琳 +3 位作者 张强 李海涛 杨致霈 张志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4-1551,共8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因与处置情况,为降低暴露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3年12月某中医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2023...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因与处置情况,为降低暴露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3年12月某中医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上报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2023年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发生率为3.08%(527/17098)。其中破损皮肤或黏膜暴露55例次,发生率为0.32%;锐器伤472例次,发生率为2.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125,P<0.001)。血源性职业暴露中主要为锐器伤(89.56%)、女性(83.49%)、工龄<5年(42.69%)、中级职称(67.93%)的医务人员。破损皮肤或黏膜暴露以医生为主(58.18%),锐器伤以护士为主(73.73%)。内科锐器伤暴露最高(42.80%),手术室破损皮肤或黏膜暴露最高(47.27%)。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为拔针(21.82%)、处置使用过的锐器物与随意放置锐器(20.34%)和注射、穿刺、针灸、封管或采血(19.49%)。71.73%的暴露来源明确,检出经血传播病原体前三位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70.86%)、丙型肝炎病毒(11.92%)和梅毒螺旋体(9.27%),暴露后正确处置率为88.05%。结论2014—2023年该中医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护士在拔针、处置使用过的锐器物等过程中发生较多,破损皮肤或黏膜暴露主要为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液喷溅至眼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锐器伤 破损皮肤 黏膜暴露 回顾性分析 中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