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泾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
作者 李元敏 唐本俊 +6 位作者 李依民 康鲜会 孙兰 杨鹏 颜永刚 彭亮 张岗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74-78,共5页
调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药资源物种分布及数量状况,提供必要的分析数据来保障当地中药资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施行方案》,经由对三类代表区域、样地、样方调查以及标本采集,图像和书面记录,并结合... 调查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药资源物种分布及数量状况,提供必要的分析数据来保障当地中药资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施行方案》,经由对三类代表区域、样地、样方调查以及标本采集,图像和书面记录,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等方法研究泾阳县中药资源的多样性。泾阳县现有中药资源77科、187属、226种,依样方统计重点品种含有42种,其中有6种在国家Ⅲ级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名录范畴内。泾阳县中药资源的物种分布状况已基本查清,对下阶段普查工作的延伸具备良好的引领意义,普查结果也支持着县域中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中药资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药用植物 调查 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三原县中药资源普查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依民 李元敏 +4 位作者 邹亚星 孙鹏 颜永刚 彭亮 张岗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79-83,共5页
[目的]系统调查和统计陕西省三原县中药资源品种、分布,厘清本县中药资源总量。[方法]依照三原县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要求,对V2系统随机生成的20个样地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通过采集实物制作腊叶标本等进行药用植物一般品种和重点品种调查,同... [目的]系统调查和统计陕西省三原县中药资源品种、分布,厘清本县中药资源总量。[方法]依照三原县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要求,对V2系统随机生成的20个样地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通过采集实物制作腊叶标本等进行药用植物一般品种和重点品种调查,同时进行栽培药材品种和传统知识调查统计。[结果]共调查样地20个,100个套方,600个样方,中药资源包含恩格勒系统中61个科,149个属,183种,涉及陕西省中药资源重点品种调查名录有43个。三原县栽培品种有皂荚、杜仲、国槐、丹参、月季等。明善堂第五代传人李朝阳在治疗脾胃病、风湿病方面常用方面四神汤加二花炭、独活汤加黑木耳等,效果较好。[结论]已基本摸清三原县中药资源总体情况,为该县中药材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原县 中药资源 普查 传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牛膝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思胜 张晓娟 +3 位作者 马传贵 刘洋洋 陈林 张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149-151,156,共4页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组成及定殖情况。[方法]通过组织块分离法,选取二年生怀牛膝茎部和根部作为分离对象,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 [目的]探讨道地药材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组成及定殖情况。[方法]通过组织块分离法,选取二年生怀牛膝茎部和根部作为分离对象,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怀牛膝材料中共分离纯化获得136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分离得到86株,茎部分离得到50株,根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它们属于8目11科11属;其中,怀牛膝根部内生真菌定殖率较高(65.0%),茎部内生真菌定殖率较低(37.5%)。茎部分离的内生真菌只有8种,根部分离得到11种。[结论]怀牛膝根部内生真菌表现出了较高的种属多样性。在怀牛膝根部分离的内生真菌中,优势菌属是镰孢属和Moesziomy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内生真菌 根部 茎部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根中木间木栓的形成与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娟 颜永刚 +2 位作者 张岗 彭亮 陈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72-1678,共7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年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中木间木栓的形成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以揭示黄芩木间木栓形成的特征以及发育过程中导管及周围薄壁细胞的变化,旨在为中药枯芩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年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中木间木栓的形成及其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以揭示黄芩木间木栓形成的特征以及发育过程中导管及周围薄壁细胞的变化,旨在为中药枯芩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结果表明:(1)黄芩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木间木栓发生在木质部异常导管的周围,先是导管内出现侵填体或其他物质,接着这些导管邻近的部分薄壁细胞内也出现一些物质,随后导管外围的正常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产生木栓形成层,进而形成木间木栓。(2)木间木栓将健康组织与这些异常的导管和薄壁细胞隔离,隔离在内的组织会逐渐成为死亡组织。(3)横切面观,小木间木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木质部的不同位置,由内向外逐渐扩大,与周围的木间木栓相连,最终形成大的木间木栓。(4)纵切面观,木间木栓以管状形式由根头部向下延伸,部分根中距根头部以下3 cm内有木间木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结构发育 侵填体 木间木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的掌叶大黄bZIP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璟 杜桥 +4 位作者 胡晓晨 李依民 高静 彭亮 张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651,共14页
bZIP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以及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系统筛选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bZIP基因家族,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及系统进化等特性,利用RNA-seq进... bZIP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以及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系统筛选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bZIP基因家族,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及系统进化等特性,利用RNA-seq进行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掌叶大黄bZIP基因家族有63个成员(RpbZIP1~RpbZIP63);根据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bZIP系统发育关系被分为A~I和K、S等11个亚族;RpbZIPs基因主要编码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RpbZIPs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基于RNA-seq数据,筛选出掌叶大黄根及根茎中高表达且响应MeJA的RbZIP16、RpbZIP17、RpbZIP61等6个基因,qPCR验证了其中4个与转录组测序表达结果一致。本研究系统分析掌叶大黄bZIP基因家族,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及大黄次生代谢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茉莉酸甲酯 系统进化分析 大黄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大黄4个MYB转录因子的分子克隆及胁迫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霞 李元敏 +4 位作者 李依民 胡晓晨 高静 颜永刚 张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2-1363,共12页
旨在克隆获得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基因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不同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依次编码333、275、293、291个氨基酸,... 旨在克隆获得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基因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不同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依次编码333、275、293、29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分别为34.781、30.525、31.243、33.313 ku, 4个RpMYBs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除 RpMYB2外其余3个基因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均定位于细胞核。由蛋白结构域和保守基序分析发现, RpMYB2、 RpMYB5含有1个HTH-MYB结构域, RpMYB3、 RpMYB6含有2个HTH-MYB结构域,且不同MYB转录因子包含的保守元件数量及种类存在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RpMYB2、 RpMYB5属于R1-MYB亚家族, RpMYB3、 RpMYB6属于R2R3-MYB亚家族,与其结构域分类一致。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根中 RpMYB2、 RpMYB6转录本丰度最高, RpMYB3、 RpMYB5基因分别在叶片、叶柄中高表达。经200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处理, RpMYB5于24 h达峰值;20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诱导 RpMYB6表达,表达量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于24 h最高(为0 h的10.30倍),抑制 RpMYB3表达;200μ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诱导 RpMYB6表达最为明显,3 h表达量上调至0 h的21.84倍。RpMYBs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也各有差异, RpMYB2受高温胁迫诱导表达, RpMYB3在损伤、高温胁迫下表达下调, RpMYB5在损伤胁迫下表达受抑制, RpMYB6响应高温、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大黄 MYB 表达分析 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肉桂丁香提取物结合壳聚糖涂膜对夏黑葡萄采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思胜 张晓娟 +3 位作者 张岗 李光辉 张贺庆 张化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用5种不同浓度的肉桂丁香提取物提取物结合1.5%壳聚糖涂膜处理采摘后的夏黑葡萄,研究其对夏黑葡萄采摘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内,相对于对照组,肉桂丁香提取物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使夏黑葡萄采...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用5种不同浓度的肉桂丁香提取物提取物结合1.5%壳聚糖涂膜处理采摘后的夏黑葡萄,研究其对夏黑葡萄采摘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内,相对于对照组,肉桂丁香提取物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使夏黑葡萄采摘后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可降低夏黑葡萄的落粒率和失质量率,一定程度上可延缓丙二醛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其中,C4处理(9g/L肉桂+20g/L丁香+1.5%壳聚糖)在抑制落粒率、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等方面效果较好,并且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夏黑葡萄的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肉桂丁香提取物 壳聚糖 采后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小燕 李依民 +3 位作者 高静 徐进 颜永刚 张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19-1926,共8页
该研究以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种子为材料,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设置系列浓度NaCl(0、100、150、200、250 mmol/L)胁迫试验,以及系列浓度水杨酸(SA)溶液(0、50、100、150、200、250 mg/L)拌种和浸种后盐胁迫实验,测定3种大黄... 该研究以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种子为材料,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设置系列浓度NaCl(0、100、150、200、250 mmol/L)胁迫试验,以及系列浓度水杨酸(SA)溶液(0、50、100、150、200、250 mg/L)拌种和浸种后盐胁迫实验,测定3种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揭示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NaCl浓度增大3种大黄种子的发芽率均呈直线下降趋势,且子叶、胚轴、根和苗等生长均受到强烈抑制。(2)在拌种条件下,200 mmol/L NaCl胁迫下掌叶大黄苗长在200 mg/L SA处理下受到显著促进;200 mmol/L NaCl浓度盐胁迫下唐古特大黄种子发芽率在250 mg/L SA处理下受到显著抑制;100 mmol/L NaCl胁迫下药用大黄种子发芽势在200 mg/L SA处理下受到显著抑制,其发芽率在150 mg/L SA处理下得到显著抑制,其苗长在250 mg/L SA处理下受到显著抑制。(3)在浸种条件下,200 mmol/L NaCl胁迫下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率在50 mg/L SA处理下显著提高,其幼苗根长和苗长的生长在250 mg/L SA处理受到显著促进;200 mmol/L NaCl胁迫下唐古特大黄种子的发芽势在200 mg/L SA处理下得到显著促进,其幼苗根和苗的生长在50 mg/L SA处理下得到显著促进;100 mmol/L NaCl胁迫下药用大黄根和苗的生长在100 mg/L SA处理下均得到显著促进。研究表明,3种大黄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趋势一致,但对不同浓度SA拌种和浸种的响应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种子 盐胁迫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幼苗响应干旱胁迫的光合、抗氧化特性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关思静 王楠 +5 位作者 徐蓉蓉 葛甜甜 高静 彭亮 张岗 陈莹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6-2190,共15页
为探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测定乌拉尔甘草幼苗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干... 为探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模拟干旱的方法,测定乌拉尔甘草幼苗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至7 d时,甘草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_(s))、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_(r))到达最低值。相对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trnent,SPAD)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干旱引起甘草的氧化应激,处理1 d时提高了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降低了根中CAT活性。处理7 d时提高了根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e,POD)活性,降低了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甘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7500和5298个;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结果表明,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的DEGs在三大类的分布基本一致,均被显著富集到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结构、催化活性、转导活性等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DEGs均显著富集在转录因子、蛋白激酶、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P450等代谢途径。转录调控网络分析预测表明,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bHLH(basic helix-loop-helix)、NAC(NAM/ATAF/CUC)、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和WRKY类转录因子可能与甘草次级代谢产物相关基因存在转录调控关系。综上,本研究揭示了干旱胁迫对甘草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部位基因的表达,可为今后研究甘草抗旱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胁迫 生理特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富集分析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苔素对铅胁迫下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姬海月 胡本祥 +3 位作者 杨冰月 罗瑶 颜永刚 彭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3-2102,共10页
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研究对象,采用3 mmol·L^(-1)醋酸铅溶液模拟铅胁迫,探讨两种处理方式(预浸种、拌种)不同浓度(0~100μmol·L^(-1))芸苔素(EBL)对远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铅含量的影响。... 以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研究对象,采用3 mmol·L^(-1)醋酸铅溶液模拟铅胁迫,探讨两种处理方式(预浸种、拌种)不同浓度(0~100μmol·L^(-1))芸苔素(EBL)对远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远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胚芽长度、鲜重、干重在铅胁迫下显著降低,EBL预浸种和拌种处理可有效缓解远志种子和幼苗遭受铅胁迫的伤害且具有剂量效应。(2)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它们在0.01μmol·L^(-1) EBL拌种处理下分别为0μmol·L^(-1) EBL处理的1.99、2.31、1.95倍,且拌种处理影响较浸种处理更为显著。(3)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EBL浓度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且预浸种和拌种处理的酶活性均在0.01μmol·L^(-1) EBL浓度下最强。(4)在铅胁迫下,远志幼苗MDA和H 2O 2含量均随着EBL浓度增加而先下降后上升,均与空白对照(CK)差异显著,且预浸种和拌种处理的含量均在0.01μmol·L^(-1) EBL浓度下最低。(5)远志种子和幼苗中Pb含量在铅胁迫处理后均大幅显著增加,拌种处理种子中铅含量增幅远大于浸种处理,而幼苗中铅含量增幅在两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铅胁迫种子中铅含量在0.0001μmol·L^(-1) EBL预浸种处理后显著升高,在0.0001~1.0μmol·L^(-1) EBL拌种处理后显著降低,而幼苗中铅含量在各浓度EBL拌种和浸种处理后均显著升高,并均在0.01μmol·L^(-1) EBL处理下最高。研究发现,铅胁迫致使远志幼苗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受损,严重抑制了远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浓度(0.01μmol·L^(-1))EBL能通过调节铅胁迫下远志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系统活性而有效缓解过氧化伤害,增强植株抵抗铅胁迫伤害的能力,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但却显著促进了幼苗中铅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铅胁迫 芸苔素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的分布与积累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旋勐 张岗 +3 位作者 高静 颜永刚 魏瑶 陈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34-1842,共9页
选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山茱萸果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果实形态观察法、显微及超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山茱萸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分布及积累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以单因素ANOVA检验不同发育时期单宁含量的差异,以... 选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山茱萸果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果实形态观察法、显微及超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山茱萸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分布及积累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以单因素ANOVA检验不同发育时期单宁含量的差异,以揭示单宁物质在山茱萸果实发育中的变化规律,为山茱萸果实涩味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山茱萸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和果实体积变化明显,可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幼果期、中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单宁物质主要分布在山茱萸果实中果皮的单宁细胞中。(2)在山茱萸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细胞数目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幼果期单宁细胞从无到有,随着果实发育单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至中果期单宁细胞数目开始减少。(3)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单宁细胞数目的变化一致,单宁含量在花后120 d时达到最多,随后逐渐减少。(4)单宁物质首先在细胞质的小液泡中积累,中央大液泡形成后则为单宁物质积累的主要场所,其积累形态主要有颗粒状、不规则状和板块状3种;单宁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中果期后期及成熟期在中央大液泡液泡膜附近有电子致密物质积累。研究认为,山茱萸果实中中果皮薄壁细胞为单宁物质积累的专属细胞,即单宁细胞,单宁物质的合成运输与液泡、囊泡以及线粒体的作用密切相关;成熟期山茱萸果实总单宁含量降低,涩味降低,表明单宁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果实涩味息息相关,可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的方法对山茱萸果实中单宁物质的合成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单宁物质 单宁细胞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浸提液对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静 成希 +4 位作者 胡本祥 颜永刚 祝昕怡 张亚丽 张鼎岳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54-58,共5页
研究以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为材料,采集雪松、油松、白皮松的松针,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设置不同浓度松针浸提液浓度(10、15、20、25 g·L^-1)处理种子,观察其对甘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 研究以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为材料,采集雪松、油松、白皮松的松针,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设置不同浓度松针浸提液浓度(10、15、20、25 g·L^-1)处理种子,观察其对甘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雪松、白皮松松针浸提液均能提高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平均发芽时间。3种松针浸提液对甘草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15 g·L^-1雪松松针浸提液和10、20、25 g·L^-1油松松针浸提液对甘草胚芽生长为化感促进作用。雪松和油松松针浸提液皆能抑制甘草胚根生长。白皮松松针浸提液对甘草幼苗胚根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综上,松针浸提液能促进甘草种子的萌发,但抑制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浸提液 萌发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