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婷 杨兵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30-530,535,共2页
患者,女,66岁。以双膝关节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周之主诉入院。发病以来,无明显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咯血,查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正常,双膝关节内翻。胸部X线示:心影增大,右侧胸膜肥厚。心脏超声(图... 患者,女,66岁。以双膝关节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周之主诉入院。发病以来,无明显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咯血,查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正常,双膝关节内翻。胸部X线示:心影增大,右侧胸膜肥厚。心脏超声(图1,2):主肺动脉内径29mm,右肺动脉内径16mm,左肺动脉内径14mm,右肺动脉内可见33.2mm×15.9mm中等回声,其近心端,随心脏舒缩摆动;余心脏各房室腔及大血管内径测值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TC联合ERCP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冉兵 常永莉 +3 位作者 郑刚 齐婧 钟伟 吴少锋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困难性插管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例,其中行超声引导下PTC与ERCP会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联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困难性插管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6例,其中行超声引导下PTC与ERCP会师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直接改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内支架置入率、保持引流通畅时间、支架阻塞后再通率、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胆道内支架置入率为100.00%(23/23)、外引流置入率为8.70%(2/23)、支架阻塞后再通率为26.09%(6/2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36条简明健康状况(SF-36)量表评分为(85.54±2.38)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前后SF-36量表评分的差值为(21.36±2.5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OS为12.5个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C联合ERCP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OS,使患者更加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及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开元 杨兵社 +2 位作者 王静 左秀娟 汤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75-778,793,共5页
目的探讨PCM和GLM临床表现、2D声像图、SMI血流分级及弹性成像的特征,以期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2例NLM患者的临床表现、2D声像图表现、SMI血流分级及弹性成像特征,统计分析并以ROC曲线评价有效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32例NLM患者... 目的探讨PCM和GLM临床表现、2D声像图、SMI血流分级及弹性成像的特征,以期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2例NLM患者的临床表现、2D声像图表现、SMI血流分级及弹性成像特征,统计分析并以ROC曲线评价有效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32例NLM患者中,PCM患者19例,GLM患者13例。两组患者发病诱因、乳头溢液、包块、触痛、皮肤损害、病灶位置及回声特点资料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分级、弹性评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弹性应变率比值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Log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诱因、乳头溢液、包块、触痛、皮肤损害、病灶位置及回声特点为鉴别诊断PCM和GLM的特征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7参数联合鉴别诊断PCM和GLM的ROC曲线AUC=0.966均高于各参数AUC,其灵敏度=92.9%,特异度=95.8%。结论二级7类参数综合评价,能较好区分PCM和GLM,提高鉴别诊断效能。而SMI血流、弹性成像及弹性应变率对二者的鉴别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超声弹性成像 超微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4年西安咸阳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彦孜 刘俊 +4 位作者 郑玲芳 李晓燕 袁宁霞 薛静 王越月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为CHD一级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西安咸阳地区经产前胎儿心脏超声及生后小儿心脏超声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证实的子代CHD孕妇228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为CHD一级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西安咸阳地区经产前胎儿心脏超声及生后小儿心脏超声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证实的子代CHD孕妇228例及正常儿孕妇45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孕妇一般情况、妊娠史、既往病史、家族史、遗传史,孕前和孕期情况(有无服药、发热、饮酒、精神刺激、接触放射线或化学制剂等、孕早期患病情况、接触有害物质情况、孕期宫内感染情况、孕期膳食情况、孕期负性生活事件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CH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早期接触放射线、孕早期饮酒、孕妇年龄≥35岁、孕前和孕早期糖尿病、居住地距交通主干道<100 m、居住地或单位附近有污染企业、孕期强烈精神刺激是C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早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叶酸,孕期常食用蛋肉鱼类、牛奶及豆类制品可以降低胎儿CHD的患病风险。结论做好围产保健,减少孕期疾病,避免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孕期注意营养均衡,孕早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叶酸,孕期常食用蛋肉鱼类、牛奶及豆类制品等措施,有利于降低子代CHD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胎儿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