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联合CT血管造影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冉兵 常永莉 +3 位作者 齐婧 钟伟 郑刚 孟临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CT血管造影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左心耳血栓形成情况检查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以及二者联...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CT血管造影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进行左心耳血栓形成情况检查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以及二者联合分别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左心耳血栓阳性和阴性结果,分析3种方法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TEE诊断左心耳血栓阳性患者33例(33.00%)、阴性患者67例(67.00%)。两类患者的基线特征对比发现,年龄65岁、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比例以及BMI、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尿酸、NT-proBNP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EE诊断结果相比,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0%和4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联合的阳性检出率为3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左心房上下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诊断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左心耳开口长径及短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左心耳容积最大值及最小值、左心耳射血分数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95和0.816。结论:比较3种方法与TEE的诊断结果,对比TEE检查阳性与阴性患者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造影参数,可以看出二者联合的诊断效果更好、更准确,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描记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