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聪玲 王永刚 郑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2-1774,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此病症的相关研究颇多,而中医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本病治疗的多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CAS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对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燕妮 王兰兰 +3 位作者 查青 史海龙 冯雪松 晁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通过总结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肿瘤免疫的认识和进展,分析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未来中医药免疫治疗肿瘤方面进行展望。方法在系统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治疗以及中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多... 目的通过总结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对肿瘤免疫的认识和进展,分析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对未来中医药免疫治疗肿瘤方面进行展望。方法在系统总结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治疗以及中医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萜类等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的治疗作用的报道基础上,分析中药肿瘤免疫治疗机制及临床效果。结论中医药免疫方法对肿瘤患者的早、中、晚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机制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肿瘤免疫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内源RNA调控肝癌及中医药干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阳阳 晁旭 黄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202-206,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转录物,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上具有结合microRNA(miRNA)的部分互补序列,这些互补序列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从而抑制miRNA对靶基因mRNA的表达作用。也就是说,LncRNA能够...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转录物,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LncRNA上具有结合microRNA(miRNA)的部分互补序列,这些互补序列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从而抑制miRNA对靶基因mRNA的表达作用。也就是说,LncRNA能够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eRNA),通过海绵吸附的方式与miRNA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止miRNA同其靶mRNA结合,进而调控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临床上,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通常被诊断为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中居于前列,肝癌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使得HCC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LncRNA除了可以直接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外,还能够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eRNA)与miRNA相互作用,从而在HCC的进展中参与调控细胞增殖、死亡以及侵袭与转移等过程。该文从LncRNA海绵吸附miRNA发挥生物学功能这个方面,归纳总结相关Lnc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此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海绵吸附 肝癌 中医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衰老视角的3种常见慢病共有机制与中药发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春利 闫浩晨 +2 位作者 王敏 王川 孙继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和技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AS)3种常见慢病和衰老基因相关的共有机制和潜在治疗药物。方法 从AgingAtlas、CellAge、GenAge和MSigDB等数...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和技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2型糖尿病(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AS)3种常见慢病和衰老基因相关的共有机制和潜在治疗药物。方法 从AgingAtlas、CellAge、GenAge和MSigDB等数据库中收集和整理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将从CTD、DisGeNET、GeneCards、OMIM、PharmGKB和TTD等数据库中获得与NAFLD、T2DM、AS相关的基因和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得到的基因集取交集后,得到这3种常见慢性疾病的相关疾病基因集。利用clusterProfiler包对衰老基因集、3种疾病相关基因集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取交集。将筛选得到的KEGG通路上的富集基因合并后,导入STRING数据库并构建PPI网络,利用MCODE工具分析得到PPI网络中的核心子模块,计算其中每个节点、模块的重要值Nim和Cim。同时,采用Lasso回归模型、Boruta算法以及随机森林模型等3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特征基因筛选。利用HIT2.0数据库查找关键特征基因相关的靶向中药小分子。利用SwissADME和ADMETlab 3.0在线系统对小分子进行ADMET评价和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对关键作用靶点和筛选到的小分子进行对接。结果 总共获得1 325、616、78、597个与衰老、NAFLD、T2DM、AS相关的基因。衰老和3种疾病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取交集后得到2条共有交集通路,共包含243个基因。构建PPI网络,3个核心子模块中Cluster 2的Cim值最高。根据特征基因筛选结果,结合PPI网络模块分析结果,找到4个与衰老相关的特征基因:CDK6、CDKN1A、MYC、PTEN。这4个靶点具有94个潜在中药小分子候选药物,其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SV)是这4个靶点共有的中药小分子。ADMET评价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成药性。PTEN靶点具有较高的Nim值,RSV与PTEN进行分子对接,显示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结论 从衰老的角度来看,发现了一种潜在的中药小分子RSV,它可能通过调节关键基因PTEN来预防和治疗NAFLD、T2DM和AS这3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老年慢性疾病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钟伟 王永刚 +3 位作者 于远望 郑刚 齐婧 尚俊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43-2045,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较复杂,发病机理为气血亏虚,痰瘀交阻。中医主要采用补肾活血法、化痰通络法、清热养阴法、解毒活血法和健脾降浊法,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提高脂联素水平,从而改...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较复杂,发病机理为气血亏虚,痰瘀交阻。中医主要采用补肾活血法、化痰通络法、清热养阴法、解毒活血法和健脾降浊法,可以明显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提高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IMT和粥样斑块面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颈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抑郁的关系
6
作者 王育伟 丁文华 +3 位作者 邱景景 克拉热·吐鲁洪 杨琼 耿玉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2,sTREM2)水平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与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2,sTREM2)水平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与抑郁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SVD患者208例(CSVD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抑郁组(CSVD+D组)112例和非抑郁组(CSVD-D组)96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将抑郁组(CSVD+D组)分为轻度抑郁患者(8~17分)80例、中度抑郁患者(18~24分)27例和重度抑郁患者(≥25分)5例;另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以及sTREM2与抑郁程度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2水平对CSVD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预测价值。结果CSVD组血清sTREM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95±3.82)μg/L vs(1.40±1.21)μg/L,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REM2水平诊断CSVD的曲线下面积为0.917,敏感性为87.52%,特异性为85.64%,最佳截断值为2.272μg/L。CSVD+D组血清sTREM2水平高于CSVD-D组[(6.40±3.93)μg/L vs(5.01±2.87)μ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TREM2水平是CSVD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5,95%CI:1.019~1.220,P=0.018)。不同抑郁程度CSVD患者血清sTREM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TREM2水平是CSVD+D组患者轻、中度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3,95%CI:1.013~1.223,P=0.026;OR=1.135,95%CI:1.004~1.284,P=0.043)。血清sTREM2水平预测CSVD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603。结论血清sTREM2水平与CSVD患者有关,其检测结果可能为临床诊断CSVD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CSV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存在潜在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克敬基于以健脾宣肺滋肾法调和营卫治疗掌跖角化症
7
作者 高天 田曜铭 +2 位作者 王瑞辉 殷克敬 尚羽倩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4,共3页
掌跖角化症是皮肤科临床难治性疾病,该病的病机与脾虚失养,肺气亏虚,肾气不足有关。脾气不足、四末肌肤失荣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外邪侵入导致经络不通,营卫失和是发病的关键病因。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肾精先天不足,皮毛失养所致;... 掌跖角化症是皮肤科临床难治性疾病,该病的病机与脾虚失养,肺气亏虚,肾气不足有关。脾气不足、四末肌肤失荣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外邪侵入导致经络不通,营卫失和是发病的关键病因。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肾精先天不足,皮毛失养所致;另外患者常从幼时起发病,病邪伏于皮肤,日久侵袭脏腑,往往会影响肺肾功能。殷克敬教授提出了健脾宣肺滋肾调和营卫的治疗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掌跖角化症治疗的过程,从而为该病的治疗打开崭新的思路,并提供多维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角化病 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 脾主四肢 肺主皮毛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模拟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文婷 冯锦辉 +7 位作者 杨珂 李莎 王斌 刘继平 卫昊 史永恒 王川 王国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0-869,共10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对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D)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对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LJDD)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对HLJDD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UPLC-QTOF-MS技术在采集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数据,并结合对照品、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检索,分析HLJDD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HLJDD治疗GA的潜在机制,筛选活性成分和GA的交集靶点,进一步富集分析和建立可视化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和交集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通过UPLC-Q-TOF/MS方法鉴定出47个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得到HLJDD治疗GA的关键成分54个,交集靶点37个,PPI分析得到其中度值前10的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0种生物过程、7种细胞组分、8种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6条干预GA相关通路,发现其治疗GA相关的通路主要涉及IL-17、TNF等炎症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了HLJDD的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力良好。结论:已鉴定的HLJDD中的关键成分如黄柏碱、黄连碱、汉黄芩素、β-谷甾醇等可能通过调节IL-17、TNF通路中的多个核心靶点如PTSG2等来缓解GA,这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脐血N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
9
作者 樊云霞 高军 +7 位作者 韩之海 黄炳俏 齐冰 陈寅嘉澍 奚凤 王丹 念沛沛 樊伟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8-635,共8页
目的:探索性临床试验初步观察PD-1抑制剂联合脐血N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依据肿瘤类型、参照CSCO指南,采用标准化疗、靶向治... 目的:探索性临床试验初步观察PD-1抑制剂联合脐血N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依据肿瘤类型、参照CSCO指南,采用标准化疗、靶向治疗或贝伐珠单抗联合PD-1抑制剂进行21 d为一疗程的多疗程治疗,期间适时进行脐血NK细胞输注治疗(8×10^(7)个/次)。每个治疗周期均检测患者靶病灶大小、肿瘤标志物水平、外周血中12种细胞因子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同时评估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经PD-1抑制剂联合脐血NK细胞治疗后,2例患者达到疾病稳定(SD;依照RECIST 1.1),其中1例患者持续118 d,另1例患者持续92 d。在NK细胞输注治疗后,患者1肿瘤标志物CA199显著下降到正常值范围内并维持3个随访期,患者2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和CA724均出现显著下降。结论:NK细胞与化疗和PD-1抑制剂联合治疗实体瘤具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中3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实体瘤 免疫治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羽 程丹桂 +5 位作者 刘兴国 高军 李延林 袁增江 刘东文 杨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1,I0005,共5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患者140例,按3∶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患者140例,按3∶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剂,疗程3 d。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24、36、48 h排气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有效性评价采用全分析(FAS)集及符合方案(PPS)集分析,安全性指标以安全性(SS)集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均进入FAS集和SS集(试验组105例,对照组35例),125例进入FAS集(试验组96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首次肛门排气中位时间FAS(PPS)为27.5 h(24.0 h),对照组为34.0 h(34.0 h);肠鸣音恢复中位时间FAS(PPS)为8.0 h(8.0 h),对照组为11.0 h(11.0 h),试验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PPS分析显示,试验组36 h排气率与48 h排气率分别为72.92%(70/96)、87.50%(84/96),均高于对照组的51.72%(15/29)和68.97%(20/29)(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四磨汤口服液可明显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口服液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安慰剂对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状位T2W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青 彭雪艳 +2 位作者 郭长义 朱欣阳 贺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1,64,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矢状位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的瘤内结合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评估其术前预测宫颈癌ⅠB期和ⅡA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两家医院术前接受MRI检查和根治性子宫...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矢状位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的瘤内结合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评估其术前预测宫颈癌ⅠB期和ⅡA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两家医院术前接受MRI检查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MRI图像,分为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对矢状位T2WI图像瘤内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和1~6 mm的瘤周环(ROI-1、ROI-2、ROI-3、ROI-4、ROI-5和ROI-6)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Pearson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以最佳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构建0~6 mm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以上最佳影像组学模型评分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以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以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由瘤内结合瘤周3 mm区域得到6个有效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2和0.857。由肿瘤最大径、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临床模型预测效能次之,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940和0.847。基于肿瘤最大径、RBC、瘤内结合瘤周3 mm的6个有效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效能更稳定,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952和0.939,经校准曲线和DCA分析,列线图的校准度较高,临床净收益较大。结论基于T2WI瘤内和瘤周3 mm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较好地术前预测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对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广泛性切除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叶大黄4个MYB转录因子的分子克隆及胁迫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霞 李元敏 +4 位作者 李依民 胡晓晨 高静 颜永刚 张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2-1363,共12页
旨在克隆获得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基因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不同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依次编码333、275、293、291个氨基酸,... 旨在克隆获得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基因ORF,并对其理化特性、系统进化关系、不同组织表达、激素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等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RpMYB2、 RpMYB3、 RpMYB5、 RpMYB6依次编码333、275、293、29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分别为34.781、30.525、31.243、33.313 ku, 4个RpMYBs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除 RpMYB2外其余3个基因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均定位于细胞核。由蛋白结构域和保守基序分析发现, RpMYB2、 RpMYB5含有1个HTH-MYB结构域, RpMYB3、 RpMYB6含有2个HTH-MYB结构域,且不同MYB转录因子包含的保守元件数量及种类存在差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RpMYB2、 RpMYB5属于R1-MYB亚家族, RpMYB3、 RpMYB6属于R2R3-MYB亚家族,与其结构域分类一致。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根中 RpMYB2、 RpMYB6转录本丰度最高, RpMYB3、 RpMYB5基因分别在叶片、叶柄中高表达。经200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处理, RpMYB5于24 h达峰值;20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诱导 RpMYB6表达,表达量随时间推移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于24 h最高(为0 h的10.30倍),抑制 RpMYB3表达;200μ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诱导 RpMYB6表达最为明显,3 h表达量上调至0 h的21.84倍。RpMYBs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也各有差异, RpMYB2受高温胁迫诱导表达, RpMYB3在损伤、高温胁迫下表达下调, RpMYB5在损伤胁迫下表达受抑制, RpMYB6响应高温、盐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大黄 MYB 表达分析 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小鼠海马ERK、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珊珊 袁诗宇 +6 位作者 史磊磊 张瑞华 张雨涵 石勇 王欣 韩朝军 刘继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基于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探究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小鼠的作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CRS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和滋水清肝饮低、中、高剂量组(8.835、17.670、35.3... 目的基于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探究滋水清肝饮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抑郁小鼠的作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建立CRS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和滋水清肝饮低、中、高剂量组(8.835、17.670、35.340 g/k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同时继续进行CRS处理。给药7、14 d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及行为学实验。给药14 d后,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BDNF、TNF-α、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ERK1/2、p-ERK1/2、GSK3β、p-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 d后,盐酸氟西汀组和滋水清肝饮中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好率升高(P<0.01),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1),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有所改善,血清MDA、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SOD活性和5-HT水平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TNF-α、IL-1βmRNA表达降低(P<0.01),BDNF mRNA和p-ERK1/2、p-GSK3β、CREB、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滋水清肝饮可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小鼠海马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清肝饮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CRS) ERK/GSK3β/CREB/BDN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肝细胞性肝癌的增效减毒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兴强 晁旭 冯雪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顺铂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化疗药物,化疗的同时易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和多药耐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新型有效药物降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势在必行。槲皮素是一种在... 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顺铂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化疗药物,化疗的同时易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和多药耐药,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新型有效药物降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势在必行。槲皮素是一种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天然无毒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槲皮素的多种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已被逐步挖掘,如促凋亡、抗增殖、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等;槲皮素不仅能够增强化疗效果,还能够降低化疗中的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槲皮素对HCC化疗药物增效减毒效应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槲皮素作为治疗HCC的辅助药物应用于临床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肝细胞性肝癌 化疗药物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血宝合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晓峰 张一妙 朱丽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9-1593,共5页
生血宝合剂是由何首乌、女贞子、桑葚、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制成的中成药,其方中君药为墨旱莲,臣药为女贞子、桑葚,余为佐药,君臣相辅,佐药于之下,阴阳协调,具有提升机体造血、提高免疫、减少机体炎性反应、缓解疲劳感等作用。近... 生血宝合剂是由何首乌、女贞子、桑葚、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制成的中成药,其方中君药为墨旱莲,臣药为女贞子、桑葚,余为佐药,君臣相辅,佐药于之下,阴阳协调,具有提升机体造血、提高免疫、减少机体炎性反应、缓解疲劳感等作用。近年临床上将其广泛应用于气血亏虚证,如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贫血等,改善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免疫环境,纠正多种贫血,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药品不良反应少。还实践性地应用于癌因性疲乏、月经过少、慢性心力衰竭、术后子宫缩痛等疾病,能改善神疲乏力及血虚月经量少,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缓解剖宫产术后宫缩痛,改善临床症状,但目前临床研究较少,需进一步增加临床样本。目前研究生血宝合剂具有潜在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使用前景不错,本文对近几年来生血宝合剂的临床运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及拓展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血宝合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既病防变”脾肾同补法调控缺血性脑卒中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羽 李文武 +5 位作者 徐青云 朱潇 苗琦 雷烨 张怡敏 朱慧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5-220,I0023,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由于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的特点。I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凋亡、兴奋性中毒、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在脑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由于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的特点。I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凋亡、兴奋性中毒、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在脑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是凋亡。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erine-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是调控IS细胞凋亡的关键通路之一。既往研究显示中医理论“既病防变”指导下的脾肾同补法是IS的基本治则,该治法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既能针对IS基本病机进行治疗,又能防止疾病传变,疗效确切。文章拟以“既病防变”为基础,以脾肾同补法为切入点,针对PI3K/Akt通路调控IS细胞凋亡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病防变 脾肾同补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erine-threonine kinase Akt)通路 脑卒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疗效对比研究
18
作者 程娅雯 韩香凝 +5 位作者 李嘉豪 商苏杭 程三平 张润宁 韩建峰 刘福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8,共6页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 目的 比较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 ADAPT)与支架取栓(stent-retriever thrombectomy, SRT)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ICAS-LV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二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所致AIS患者,根据首选取栓装置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SR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检验及检查结果、手术过程及临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117例患者,其中ADAPT组48例,SRT组6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SRT组首次取栓成功再通率(P=0.014)及首选取栓装置成功再通率(P<0.001)均高于ADAPT组,且医源性夹层(P<0.001)及血管痉挛(P=0.003)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ADAPT组更换取栓装置补救治疗比例显著高于SRT组(P<0.001);但在最终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及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等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ICAS-LVO患者,首选SRT治疗相较于ADAPT治疗具有更高的即刻成功再通率,且血管损伤风险更小,但二者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选直接抽吸技术(ADAPT) 支架取栓(SRT) 动脉粥样硬化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段型食管闭锁磁力吻合治疗现状及展望
19
作者 权董文 田永仓 刘仕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长段型食管闭锁(long-gap esophageal atresia,LGEA)是小儿外科治疗难题之一,需分期手术。实现微创化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并改善预后是临床医师和患儿家属的共同目标。近年来,通过磁吻合完成消化道无缝线吻合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复... 长段型食管闭锁(long-gap esophageal atresia,LGEA)是小儿外科治疗难题之一,需分期手术。实现微创化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并改善预后是临床医师和患儿家属的共同目标。近年来,通过磁吻合完成消化道无缝线吻合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复杂消化道梗阻疾病中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国内外均有利用磁吻合技术成功救治LGEA的病例报道。磁吻合实现空腔器官腔内吻合的特点为LGEA患儿重建食管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磁吻合技术的不断改良,尤其是电磁吻合(electromagnetic anastomosis,EA)技术的开发,有望突破传统磁吻合技术重建食管盲端距离≥3 cm的复杂LG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磁力学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8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龙雨欣 晁旭 +1 位作者 刘洋 张红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甲基转移酶样8(methyltransferase-like 8,METTL8)是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METTL)家族中的成员,通常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为甲基供体,催化底物分子的甲基化。3-甲基胞嘧啶核苷(3-meth... 甲基转移酶样8(methyltransferase-like 8,METTL8)是甲基转移酶样蛋白(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METTL)家族中的成员,通常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为甲基供体,催化底物分子的甲基化。3-甲基胞嘧啶核苷(3-methylcytidine,m^(3)C)是RNA胞嘧啶碱基上的第3位氮原子发生甲基化,对维持RNA二级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目前发现,只有METTL8能同时调控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与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tRNA)m^(3)C修饰。此外,METTL8还与胚胎干细胞分化、骨骼肌基因调节、肿瘤增殖等密切相关。鉴于METTL8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METTL8的结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8 3-甲基胞嘧啶核苷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